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 骨科会诊 (第1/2页)
第二天刚到班,李惜阳就接到了骨外吕梁的电话。 说他们科室接收了一个非常严重的伤患,邀请他过去看一下。 于是李惜阳换上白大褂,就往骨科去了。 吕梁早已在骨外门口等着了,远远看到李惜阳走来,一时间心头感慨。 他一直都知道李惜阳的过人之处,可他们这群人从运城到帝都,也不过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后者就已经在院里闯出了不小的名声。 据说那里双肾移植手术,医学部那边已经计划编入明年的教材里了。 这是多少医生一辈子的追求啊。 而他还那么年轻… 从运城一起来的各科同事们,有的私下了拉了几个小群,群里聊得最多的就是李惜阳。 有人羡慕,也有人酸。 于吕梁个人来说,如果说他在运城的时候对李惜阳是敬佩,那么现在就只有仰望了。 李惜阳可不知道他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变化,对他来说每一天都一样,医院宿舍两点一线。 这是他的生活,简单而充实。 看见吕梁后,李惜阳打了声招呼,便直入正题,“吕医生,病人呢?” “在病房!” 我先带你过去,咱们边走边说。 “好!” …… 去病房的路上,李惜阳了解到这是一个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切割性断裂的患者。 情况和李惜阳上一次在骨外碰到的那个病人很像,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断指类型,分为切割性断裂、碾压性断裂、挤压性断裂、撕裂性断裂。 先前那个伤患是挤压伤,属于断肢再植里面最难的一种手术。 而眼下这个患者是切割性断肢,是再植中最容易的一种。 听到这,李惜阳不明白了。 这种手术只要按照正常的神经血管接驳就可以了啊,没必要专门请他过来啊。 吕梁突然面露难色,张了张嘴,最后说道,“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李惜阳意识到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不一会儿,两人进入了病房。 伤者是个男人,大概三十多岁,看身上的工服就知道是工厂里打工的工人。 而医院里接到的断指病人,往往十个人中就有六七个都是在厂里上班,这是高危人群啊。 此时患者的手被数层纱布包裹,但依旧被鲜血渗透。 这种伤势,除了缝合电灼外,根本没有其它有效的止血方式。 患者脸上虚白,没有一点血色。 不过却不见撕心裂肺的疼痛,想来是被安排了止疼剂。 这样也好,方便医生问诊。 “病人你好,您这是怎么弄的啊?” 男人看了眼李惜阳,虚弱的开口,“干活的时候一不小心,抓到砂轮片上了!” “砂轮?” 李惜阳眉头一皱,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如果是砂轮的切割伤,那可就不止切割伤那么简单了,伤口断面一定还有十分严重的摩擦伤。 在这种情况下,创口的血管、骨头、神经、肌腱等等所有的人体组织都会扭曲变形, 而且,沙轮上面还携带着碎屑,很有可能塞入血管和骨髓腔里去。 这样的话,用灌注法的话很难清理干净, 一旦清理不干净,就算移植上去之后,十有八九都会发生病变坏死, 更严重的情况,是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想到这,李惜阳上前将患者伤口上的纱布慢慢掀开,视野中一片血rou模湖。 仔细查看,能发现患者拇指缺失了2\/3,食指、中指、无名指均有不同程度的有皮rou粘连。 再看断截面,不出所料,摩擦伤十分严重。 应该是已经做完了一轮清创,但创口内部明显还有颗粒状物没有清除干净。 这样的情况下行再植术,难度很大啊。 “拇指呢,拿过来我看下!” 李惜阳一边观察伤口,一边对着吕梁问道。 可吕梁咂了咂嘴,“那个…拇指丢了!” “丢了?” 李惜阳一怔,回头看向吕梁。 吕梁解释说,“砂轮机在厂房三楼,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就立马赶了过去,可现场找了还几圈,都没有找到断离的拇指。” 李惜阳又看向病床上的伤者,后者摇头。 显然也不记得拇指掉哪去了。 最有可能是被掉进齿轮机里给搅碎了。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呵呵,李医生来了呀!” 李惜阳转头看向门外,是骨外副主任邓文博。 “邓副主任好!” 李惜阳微笑点头。 邓文博招了招手,“既然来了就一起吧!” 李惜阳一愣,去哪? 边上的吕梁小声道,“科里针对这个患者临时召开了一个会议。” 说完,吕梁又补了一句,“就是邓副主任让我叫你来的!” 哦? 李惜阳有些意外。 …… 会议室里,骨外来了不少人。 李惜阳左右看了一眼,怎么不见耿言耿主任? 吕梁小声说,“耿主任和院长一起去三院了。” 李惜阳这才想起魏主任也不在急诊,应该也是一起过去了。 至于去三院做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这时邓文博发言了,“各位,你们都是科室的骨干,这次叫你们来是想着一起商量一下9号床患者的手术。” 说着,便对旁边的人点头示意。 助手医生赶忙拿着提前打印好的病例和检查报告分给众人。 李惜阳也拿到了一份,正是那个四指断离的工人。 可还没等李惜阳细看,会议室里就响起一道质疑声。 “邓副主任,这患者我看过,拇指丢失,右手功能基本上算是没了,现在做再植手术的话,意义不大吧!” 邓文博张了张嘴,然后又被那人打断, “另外,这检查报告上显示,患者的血管和骨髓腔已经被砂轮颗粒污染了,这大大增加了断指再植的术后风险。 综合以上两点,我不赞成再植手术!” “对,我也不赞成!” “我也不赞成!” “……” 那人说完之后,陆陆续续又有四五个医生跟着附和。 李惜阳奇怪的发现,那些人恰好都坐在对面一排。 而刚才说话的那个,正坐在邓文博副主任的对面。 李惜阳不禁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