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统江山,你管朕叫傀儡昏君_第一百零四章 所谓捷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所谓捷报 (第1/1页)

    凌阳城,皇宫。

    宫内人头涌动,各自忙碌。

    各处张灯结彩,仿佛过年一般气氛。

    但后天的大日子,比春节更为重要。

    陆晟大寿。

    关中所剩税银无多,但此次寿宴,依旧要尽显体面。

    一次寿宴的举办,要花费的银两,几乎比得上燕军一年的俸禄。

    即便如今燕国四面环敌,关外仍民不聊生,却对关中、特别是凌阳城没有多大影响。

    酒继续喝,舞继续跳。

    歌舞升平的世界,总比文人的讽刺诗精彩。

    大殿中。

    “启禀皇上,铁马关吕布回报,我军大捷,歼灭敌军一万余。”

    胡勒读着兵部呈上的折奏。

    自从这一场胜利后,捷报便快马加鞭送回凌阳,此时距离所谓“铁马关大捷”,不过一日时间。

    “吕布果然不负朕所信任。”

    听闻此捷报,陆晟心上眉梢,多日的怒与愁消减不少。

    “传朕口谕,吕布继续坚守铁马关,没有朕的命令,不得擅自撤离,坚守到底,铁马关里一切事务,皆可由吕布决断。“陆晟又道。

    “遵命。”胡勒俯身放好折奏,而后替陆晟题字,将方才吩咐一一写在皇上手谕上。

    命令由凌阳城出发,传到铁马关。

    “还有,江北战事先放一放,命令莫道宽往后撤回关南,镇守南边,至于青州、冀州,保持原状便可。”陆晟对局势有了进一步的判断,往日激进的风格,已不再适用于当今时势。

    淮江战事连连失利,青州虽有胜仗但难以固守,如今北边更是强敌来临。

    面对天下如此局势,陆晟已经失去一统天下称霸中原的野心。

    反正年事已高,何不及时享乐。

    ……

    铁马关。

    战事平息。

    吕布亲自手握方天画戟,站在高墙之上,俯瞰远处数万齐军。

    在昨夜,他便已经收了荆轲送来的密信,在信中,李衡已经向吕布说明计划内容,只待吕布试行,时机一到,齐军将再度返回关中。

    目前吕布的忠诚度,仍有七十一,仍忠诚于李衡。

    吕布其实颇为着急,心想李衡为何不直接率大军前来,而后吕布在城中接应,打开城门,自然就可以占据铁马关。占据铁马关,便可以剑指整个关中。

    这种计划,李衡早已经有想过。

    但不能忽略一个实质性,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李衡所率领的军队兵力,远远低于燕军。

    齐军中,虽然有七万到八万多兵力,但除去守卫北方六州,以及黄文敬所率领的一万兵力,真正能够进攻铁马关的兵力,只有四万余。

    而敌军呢?陆晟所统治的燕国,继承了李氏大齐的关中势力,兵力雄厚,对外号称百万大军,抹去水分,实际兵力,也有三十万之众。

    此刻的铁马关里,有燕军一共六万余人,守卫关中其余城池重镇的兵力,就有七万多,防守京城凌阳的禁军数量,暂未得知,相信至少有八万主力精锐。

    冀州军、青州军,还有此刻位于淮江一线的莫道宽大军,依旧是对大齐军队的威胁。

    只依靠李衡所率领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吕布此刻开门投诚,其军中能有所多少将士能够追随,归降之后又是否完全忠诚,确实值得思量。

    围攻铁马关第十日,齐军再度发起“总攻”。

    与先前一般,进攻半个时辰,齐军攻势受挫,便立即撤退。

    在齐军将领看来,这又是一次试探性进攻,略有不顺利,便会选择退兵。

    但在铁马关燕军士兵看来,他们又获得一场“大胜”。

    “回将军,敌军后撤了!”

    铁马关上望去,齐军全部往后撤退。

    吕布命人探子前去追踪,时刻禀报。

    一个时辰过后,探子便回到铁马关,说道:“齐军正在往北撤退,可能是向回到金石城,敌军行军缓慢,部队混乱,或许军心已经动摇……”

    吕布立即说道:“出关追击!”

    “将军,当心有诈。”有属下提醒道。

    吕布转头对副将说道:“事不宜迟,立即追击,你立即率领五千骑兵前往追击,随后,他又转过身对另一人说道:“郑锵,你率领三千骑兵从绕到金石城前,进攻敌军后方,不可放虎归山。”

    那郑锵事陈献留下来的亲信,听到吕布指使他,心中不悦,说道:“吕将军,我军奉命坚守铁马关,不能擅自出城。”

    “陛下手谕,铁马关一切决策,皆由本将军决断,如不服从,大可上奏皇上。”吕布说道。

    郑锵即便有任何不悦,也不敢上书皇上,只得率领三千亲信部队,不紧不慢地出关追击敌人。

    在被围攻数日后,铁马关的燕军终于再次出关,追击敌军。

    三个时辰过后,已经是傍晚时分,从铁马关看去,远远见得有燕军返回,粗略一看,仍有数千人兵马。

    天黑之前,郑锵所率领的三千部队,也一同返回铁马关。

    “战况如何?”吕布问道。

    “回将军,我军斩杀敌军约六千余人,可惜郑将军的包抄部队并未赶到,让敌军逃回了金石城里,如果援军能够抵达后方,敌军决定会被我军尽数歼灭。”副将如此说道,话里话外,似乎都在指责郑锵追击不及时。

    郑锵身处一旁,听到副将将责任推卸在他身上,未免有些恼怒,但他自从出关之后,确实带领部队,对于副将那谎报战功的行为,他颇为不屑。

    “斩杀敌军六千人?真能吹……”郑锵心中暗骂道,面对指责,淡淡说道:“将军,我军出城便往金石城赶去,但沿途并未遇到敌军,恐怕是情报有误。”

    “当真如此?”吕布低声质问。

    郑锵并未回答。

    此时,郑锵部下的一名士兵却站出来说道:“回吕将军,郑锵将军率领我军出关之后,便有心拖延,并没有急速赶往金石城,以至于错过围歼敌军之良机。”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没想到郑锵亲信部队中,竟然出了个“叛徒”指责他的过错。

    吕布立即厉声质问道:“郑锵将军,尔等刻意延误战机,究竟出于何等目的?莫非是敌军派来的细作?”

    这番指责,让郑锵难以预料,处境十分尴尬。

    说他延误战机也罢,竟然冤枉他是敌军jianian细,这个黑锅,郑锵自然不愿背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