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_第二章 艺成下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艺成下山 (第2/2页)


    “有没有一些江湖上的新鲜事说来听听?”

    宋青书摇了摇头问道,小二虽然知道的消息不少,对镇子很了解,但没有宋青书想听的江湖上的热闹。

    “客官,小人只是店里的一个小二,没什么见识,哪知道江湖上的什么事。最近小店也不见什么武林人士,就连武当派的几位大侠都不太能看到了。”

    “去吧。”

    附近都是武当派势力的辐射范围,一般的江湖人士确实不太可能到武当的地盘来。

    正派刚威逼过武当,自己心黑当然认为武当也黑,不敢来。

    邪派只要有点见识,基本没人敢到武当派地盘送死。

    武当附近的富商地主,都是武当派的老香客,会给武当供奉不少的香火钱。

    这些老香客,不管有钱没钱,都在武当派的保护范围。

    武当距离襄阳不远,直接距离一百多公里。

    当初张老道在少林寺跟郭襄分开,本是被郭襄推荐去投奔居住在襄阳城的郭靖夫妇。

    但将要到襄阳的张老道,因为喜欢郭襄的原因,自尊心觉醒,不想变成一个依靠女人的男人,要给自己追求郭襄留下一个机会。

    刚好遇上了风景壮丽的武当山,就在武当山留了下来。

    “武当脚下,还敢拦路抢劫,把我武当派放在哪里?”

    宋青书没有径直就往襄阳去,选择了一条曲线。

    时间也不着急,当然想多看一下当代的风土人情。

    元朝治下的百姓,不能说生活的不好。

    因为只从表面制度上看,元廷真不算一个剥削严重的朝廷。

    但不看具体具体执行,只看制度就是耍流氓。

    元廷根本就不管百姓,因为对基层的控制有限。

    元廷采用的是包税制度,包税制度下的结果朝廷只向商人收税。

    灵感可能是来自于自己的部落制和宋廷的卖扑制度。

    如果商人良心的还行的话,百姓确实可以生活的不错,汉族百姓没有兵役,平常年景国家规定的税务也不算多,所以很多人不说元朝黑暗。

    对这些只想种田吃饭的百姓来说,能吃饱就已经很幸福。

    但要遇到是一些黑心商人,这些人肆意加税,随意的盘剥百姓,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也就是很普遍的事情。

    这些被商人迫害的百姓,也就只会去怨恨商人,想不到是元廷的制度问题。

    如果是当地有蒙古驻军的地区,蒙古兵更是可以肆意欺压杀害百姓,活不下去也是分分钟的事。

    被屠了之后,更是说不出朝廷的坏。

    治安的话,跟其他朝代没什么差别,甚至因为吏治腐败的原因,还不如其他朝代。

    土匪水贼邪教义军,是到处都有的情况。

    还没有离开武当派百里的范围,宋青书就遇到了劫匪要抢自己的马。

    十几个连武功都不会的土匪,想抢宋青书当然是知心妄想。

    仅仅是给了宋青书一个实战神门十三剑的机会。

    “大侠,饶命啊,小人们这也是第一次抢劫。”

    “这么熟练的求饶,你说你是第一次拦路抢劫,你说我怎么可能相信?”

    “大侠,小人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婴儿……”

    “别那么多废话,带我去你们的山寨。”

    以目前的生产力来说,劫匪这种东西,根本没可能完全杜绝。

    但看到了管一下肯定比不管的好。

    回到山寨,宋青书开了一个公审大会,除去匪首,剩下的各自按着罪责惩罚。

    最后把山上的喽喽和土匪掳掠来的人口驱散,烧了山寨,就算是除了一个匪窝:

    “这些财物你们分了,各自找生路去吧。”

    “公子,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若公子放弃,小女子愿意……”

    “不用回报,千万不要回报。”

    宋青书连忙拒绝,行侠仗义不好做,救出来的大姑娘小媳妇,个个都要以身相许。

    元廷不可靠,所以宋青书也完全考虑不了抓了歹人送官的事,都是当场处理。

    也不必在乎这些人有没有背景,有没有什么靠山。

    武当山附近这一块,就是武当派说得算。

    就是元廷也不敢轻易找武当山的麻烦,这就是张老道杀了几十年靼子杀出的威慑力。

    武当派创派几十年,就能跟少林寺这样的千年门派并称,根本还是因为张三丰太强。

    享受了几把行侠仗义,逞强扶弱的侠客瘾之后,行程当然也就耽误了很多。

    半个月时间,宋青书才来到襄阳城。

    襄阳城其实挺繁华的。

    元朝的商业繁华,城里自然也就繁华,街道之上人来人往,各自商品也是琳琅满目。

    就连娱乐业都可以算是很丰富。

    单看大城市一隅的话,还以为是什么王朝盛世。

    虽然因为郭靖顽强抵抗的原因,襄阳城被屠了好几遍。

    但过去了这么多年,早已经完全看不出什么大战的痕迹。

    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天,难免遇到几个江湖人。

    宋青书也是了解到一些江湖上侠客的含金量。

    学上几手武功,组建一个小势力,搞一个山庄帮派团伙。

    然后做上几件好事,在江湖上就可以叫一声侠客。

    这份流量跟武功高低有关系,但也没有那么绝对的关系。

    就跟百多年前的江南七怪一样,虽然武学上是菜逼。

    但因为行事磊落,嫉恶如仇,重信重义,就可以称为侠客,闯下偌大的名头。

    如果只是当一当坐地户,只要武功能跨入三流。

    不去大派的地盘浪,只在自己屁股底下一亩三分地活动的话,其实就已经挺难遇到敌手。

    “把你们这唱曲最好的姑娘,叫出来了吧。”

    宋青书在襄阳城安顿下来之后,就先来了青楼。

    倒不是真想做什么事,主要是受一下文化的薰陶。

    元曲这么有名的东西,宋青书作为一个读书读了那么多的人,不可能不想见识

    “公子,有相熟的姑娘吗?”

    青楼的老鸨看到宋青书眼睛要冒光。

    宋青书这副皮相还是太好了一点,比气运之子张无忌都要帅很多。

    “找个唱曲好听的来就行,我听几首曲子就走。”

    “还是个邹儿吗,公子放心没有人比我们楼里的姑娘,更会唱曲儿。”青楼老鸨调笑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