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闷sao男你够啦_7、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第1/2页)

    其实,郭与昨天晚上回家后,就悄悄地跟父亲郭建华说了这件事。

    他请父亲找交警队的朋友,帮忙查一辆尾号为1688的黑色奥迪轿车。

    上午,父亲就把车主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发给了他。

    他要到富强工程建设公司,找一个叫赵展鹏的人。

    郭与出了校门,按照手机上的地址找了过去。

    去之前,他先给赵总打了个电话。

    “喂!哪位?”电话接通,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

    “您好!我是宿城中学的……”

    “嘀嘀……”

    郭与话没说完,对方就挂断了电话。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预兆,但郭与还是很快赶到富强工程建设公司。

    “美女!我找一下你们赵总,我们约好的。”郭与微笑着对前台小jiejie说。

    美女,打量了他一下,见他进门直呼赵总,以为他们早就认识,所以没有阻拦。

    其实,郭与在公司门口,已经看见了那辆车牌号为1688的奥迪轿车,车上虽然没有行车记录仪,但车辆前挡风玻璃上明显有安装过行车记录仪的痕迹。

    这是一辆新款的奥迪A6,他想这样的车这样的号牌,肯定是老板的座驾。

    郭与按照前台的指引,来到二楼的经理办公室。

    他敲了敲门,没等对方答应就走了进去。

    老板椅上坐着一位双下巴非常明显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穿了一件黑色的T恤衫,胳膊上的纹身露出了一半。

    嘴里叼着烟虎着脸,在烟雾缭绕的后面,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正大摇大摆走进来的年轻人。

    “叔叔好!”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进了门郭与先是笑嘻嘻地打了个招呼。

    一声,叔叔喊出。

    中年男子,脸色顿时缓和了许多,他掐了烟用低沉的嗓音问道:“你是学生?”

    “是的。”

    “也是要看我的行车记录仪?”

    郭与满面含笑地摇了摇头,说道:“不是”

    听了郭与的回答,赵总抬头瞟了他一眼,眼前的年轻人年龄不大,但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

    从他微皱的眉头,可以看出他此时对郭与已经产生了好奇。

    郭与自然洞察到了赵总的变化,于是继续说道:“我来是想预约赵总做个采访。”

    郭与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上前递了过去。

    名片自然是,宿城零距离吴谨嫣的。

    赵总拿起名片,看了一眼后往桌子上一丢说道:“采访我,哼,我有什么好采访的。”

    “昨天晚上,我市某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名热心的中学生,扶起了受伤的老人,结果反被老人家属讹钱,这件事在互联网发酵,成了大家热议的社会性话题,这时一位热心市民,顶着压力,提供自己行车记录仪里偶然间拍到的视频证据,帮助中学生洗清了嫌疑。”

    郭与侃侃而谈,他在向对方描述一种情境。

    “哼!”

    赵总一脸的不以为然,这件事对他来说虽然是举手之劳,但他这种人,如果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郭与知道,这些对赵总自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于是他接着说道:“赵总,您别着急啊!后来这位热心市民,了解到受伤老人家庭比较贫困,主动捐款帮助老人垫付医药费……”

    听到这里,赵总微微调整一下坐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他知道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正在向自己,描述一件宣扬自己热心公益的事情。

    他貌似受到了触动,身体微微前倾认真地看着郭与。

    郭与见状会心一笑,接着说:“这位热心市民不仅帮助中学生洗清了嫌疑,还积极捐款帮老人治病,这样这位热心市民,一下成为整个事件中,最热心,最善良,最受人尊敬的人。”

    郭与说完,往沙发上一坐,翘起来了二郎腿。

    “哈哈……”

    赵总笑着站了起来,往郭与跟前走了几步说道:“小兄弟,不瞒你说,上午接到几个交警的电话,问我的车有没有行车记录仪,妈的,听他们的语气我就很不爽,老子直接回他一个字,没有。”

    郭与瞪大了眼睛,微微一笑露出一个不可思议的表情,表示回应。

    “不过,小兄弟,今天我就给你个面子,我马上就亲自去趟交警队和医院。说实话社会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很心痛。”赵总一本正经地说道。

    他道貌岸然地把自己说得很有正义感,还顺便卖给郭与一个人情。

    这就是在社会上混出来的人精,精致的利己主义。

    郭与自然也是认识到了这个点,才会信心满满的来。

    “赵总,果然是个非常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啊!”郭与口是心非地拍着马屁,竟然还做到了脸不红心不跳。

    “哪里哪里,小兄弟你才是前途无量啊,哈哈。”

    赵总看着眼前的郭与,到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忍不住的夸奖道。

    赵展鹏是小混混出身,这几年借着房地产大开发的东风,一夜暴富。

    富了之后,就渴望改变这种暴发户的形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立人设,建立一个热心公益,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形象。

    郭与的话完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