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刘海中抽过去了 (第4/5页)
接将钱给缴了。 “老易这人,真的是没说的......” “那可不,老易做咱们院子里面的一大爷以来,在这点上没有掉过链子。” “早上的事儿,傻柱和何大清的事情怎么说?” “那能怎么说?老易要是那样的人,傻柱还能是现在这样吗?” “说的也是......” 院子里面的住户,对于易中海的评价,再次提升了不少。 傻柱听着格外刺耳,“不是,你们到底啥意思啊?他就给院子里安装了一个消防栓,你们就一个个这嘴脸?” “嘿,傻柱,你这话什么意思?” “你能耐,你把消防栓的20块钱拿出来啊!” “老易最起码还是为咱们院子里面做实事,哪像你和何大清,为咱们院子里面做过什么?” 院子里面众大妈不禁指责起来傻柱和何大清。 “我......” 傻柱气得张口结舌,缓不上来嘴。 “大伙儿,别这么说傻柱,可能当时何大清真的给我捎信儿了,但我给忘了,也有可能!”易中海连忙站出来,充当好人。 “就是,老易能有什么坏心思?” “傻柱,这事儿说过就过了,还有完没完了?”聋老太太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拐杖敲着地面,指着傻柱说道。 阎埠贵:“傻柱,你给老易道个歉,这事儿就算过了!” “对,你给老易道个歉,就算过去了。” “......” 聋老太太以及几个大爷大妈,纷纷发话。 傻柱人气的肋骨疼。 就连何雨水此时也一脸天真的冲着傻柱说道:“哥,你就道一句歉,有那么难吗?” 有那么难吗? 傻柱咬着牙看着自己这傻meimei,“你知道当初我是怎么过来的吗?” 如果当初我知道老爹给自己留了一百块钱,我至于娶了钱凤霞吗? 我至于日子过成这样吗? 易中海此时却是一脸笑意的,再次冲着大伙儿说道:“你看看你们,这么逼傻柱干嘛?他还年轻,面子薄,这事儿就当过去了。” “我说的!” 这话底气十足,显得很是大度。 引得众人又是一顿盛赞。 傻柱那脸憋的通红,像个熟透了的西红柿,扭身回了自己屋子。 易中海眯着眼睛看着傻柱的背影,回头继续招呼:“往下挖深一点,省的到时候谁把水管子给挖断咯。” 等整的差不多的时候, 刘海中恰巧从外面回来了,看着院子里面的众人正在忙活,不由多看了几眼。 老易瞅见他,连忙招呼道:“老刘,咱院子里面装了个消防栓,也忘了给你提前说。” “想问问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刘海中脸上的肌rou抽了抽,“装消防栓对咱们院子利大于弊,我能有什么意见?” “那行,你没有意见的话,我就放心了!” 刘海中:“......” 你特么什么意思?故意的是吧? 刘海中刚想转身,易中海又说了一句,“对了,老刘,你要是觉的自己想当这一大爷,我今天也和街道办说了一声。” “一会儿街道办的人就来。” “咱们啊,再选一次!” 刘海中的表情一下子凝固了,看向易中海,“这事儿,咱院子的人知道吗?” 易中海义正言辞的说道:“又不是什么大事儿,趁着这机会,大伙儿都在,我就再说一遍,一会儿街道办的人过来。” “咱们院子里面再选一次管事儿的人。” “大伙儿没有意见吧?” 阎埠贵笑着说道:“这还选什么啊,肯定还是你老易管事儿啊!” “对啊,这还选什么?” “老易,你没必要因为个别人说什么,就搞这么大的阵仗,我们都是支持你的。” 看着众人这么内涵自己,刘海中的脸跟猪肝一样,嘴角抽搐了一下,自己回后院了。 进了屋子, 见刘光天、刘光福俩孩子在那儿皮,也不写作业,也不帮着做家务,火腾的一下冒了起来,拎起来皮带照着俩人的身上就抽了起来。 打的刘光天、刘光福哭爹喊娘。 ...... ...... 果然, 没半个小时的时间,街道办就来人了。 “大伙儿都出来了,开全院大会了!” “大家伙儿都出来一下!” “......“ 易中海冲着各家各户喊道。 等大伙儿都到的差不多了,数了数,才发现王平安和娄晓娥不在。 易中海不由看向阎解成,“解成,你知道平安去哪儿了吗?” 阎解成现在也算是王平安在机电车间的自己人了,所以他多少知道一些。 “我出厂子的时候,见王科长他骑着车子往东走了,估计去老丈人家了吧!” 回四合院是往西走,而往东走,大概率就是去娄家了。 街道办来的人是个年轻人,闻听不由皱了一下眉头,“那既然这样,大伙儿就不等他了,赶紧开始吧!” 易中海点了点头, “大伙儿估计也知道了,今天咱们召开全院大会呢,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重新选一下管事儿的人。” “离着上次时间也有三年多了,今天有人提意见,所以......我就找了街道办的干部,这是常干部,过来做个见证,大家热烈欢迎!” 常姓干部,起身冲着大伙儿点了点头。 “哗~” 一阵掌声, 场中唯有两个人的面色不是太好,傻柱和刘海中。 俩人拍手的时候,脸色极其的僵硬。 易中海伸了伸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然后拿出一个箱子,继续说道:“首先呢,咱们还是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来心中的三个管事人,一会儿由常干部,和咱们院子的老冯来唱票。” 之前就说过,老冯早些年是给达官贵人做账房先生的,统计个数据那是手到擒来。 眼见众人没有人反对,常干部示意易中海可以继续。 随即, 易中海将准备好的纸条和笔交给了院子里面的各户人家。 “咱是以户为单位,也就是说,一户只能写一个纸条,多了可不行啊!” 各家彼此看了一眼,然后低着头将心中的人选给写了上去。 当然也有不会写字,便让已经上学的儿子,甚至让关系不错的邻居给代笔。 院子里面一共22户, 因为王平安不在,所以只有21户。 随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