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 要想富先修路,来钱路子 (第1/2页)
尚书六部、九卿等衙门一、二把手都跳出来哭穷、要钱! 李世民听得脑袋都大了,脑袋里面就只剩下一个“钱”字! 他倒是想呵斥这些大臣,朝廷请他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跑到太极殿上来给他提问题! 可正所谓人穷志短,没钱话也没底气,李世民可以肯定他真要是呵斥这些大臣,最后这些大臣都会借机找他要钱! 如今国库没钱,他金库同样是没钱,到时候只会更加尴尬。 就在李世民因为钱的痛苦不已的时候。 一直靠在魏王李泰宽广胳膊上睡觉的李佑,被大殿上的争论声吵醒,接着李世民耳边就响起了李佑无情吐槽的声音。 【吵什么吵?一个个像极了泼妇骂街!扰人清梦!】 【早就当这个太子没意思,还没人信咱,时不时就要被李世民拉来站台!咱又不是名模!】 【先修路的事情,这事都要吵,咱也是服了,难道‘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没有听过么?】 【要咱,修路的标准不仅要对标秦朝,还得再往好了修,高速公路或许修不出来,但水泥路怎么着也得上马吧!】 【以长安为中心,关中到陇右、关中到蜀都、关中到扬州、岭南等等!】 听到李佑的心声,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比秦直道还要好的道路,他李世民何尝不想弄上,真要能修出超越秦直道的路,光是这一件事,便能让他李世民万世留名! 而且有了宽敞、好走的大道,长安对于大唐疆域的掌控也会越发牢固,甚至能让大唐的实力再上一个层级! 但....修路要钱啊! 无穷无尽的钱,没钱就得加税,加税就会增加百姓负担,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得造反,最后路没修好,估计大唐也就没了! 李世民想到这里,心里那是止不住的摇头! 而李佑的心声也还在继续。 【看李二那苦瓜脸,多半是想修,只是没钱而已!】 【到钱...那咱可就有发言权了,毕竟大唐中央银孝大唐士农工商银行可都在咱手里呢!】 【cao作方法也很简单,虽然银行在咱们手里,但咱们也不能乱印钱,不然会造成通货膨胀!】 【不能直接印钱,那就得吸收储蓄,也就是让百姓将钱存到银行里面来,咱们给百姓利息,这样一来国家有钱修路,百姓也有了额外收入,简直是双赢!】 【当然银行里面的钱可不能让户部随意支取,而是通过贷款的形式,也就是约定好利息、借钱修路!这利息肯定得比给百姓的利息高,这样才能保证银行有足够的钱给百姓支付利息!】 【以李二的性格,要是听到这个他肯定要开口问,户部贷款就相当于是朝廷贷款,修路那么多的钱,最后还不是得要还,本金加利息一块,那还不得把国家财政拖垮?】 【呵呵,李二实在不是玩金融的料啊!首先全国管道一旦修好,除了给官方、军队用外,完全可以对百姓、商贩开放啊!特别是商贩,时间就是金钱,他们穿山越岭、长途跋涉,原本十的路,走管道只需要一半时间,你他们愿不愿意花钱上路?】 【另外有了路之后,全国完全可以开设交通运输业务,比如从长安到洛阳,可以乘坐朝廷的马车,这是不是又是一笔收入?】 【到时候,路有了,还会催生出很多赚钱的行当,税收也就上来了,海怕没钱还贷款么?只要能还上贷款,这种模式就能一直持续下去,大唐发展速度能不快么!】 【呵呵,修一条路,可以让大唐金融、交通获得质的飞跃,我就想不通李二这家伙居然还犹豫!】 听完这些话,李世民脑袋嗡嗡作响,仿佛是李佑在他脑袋里面丢了好几个炸弹一样! 很快,懵逼、震惊、呆滞全部转化为了欣喜、激动,李世民越发不淡定起来! 呐! 这不就是自己心心念念想要的发展大唐的治国神策么! 要不是太极殿上还有文武百官,李世民这会忍不住跳起来,大声欢呼起来。 李佑的想法像是一把奇幻的钥匙打开了他新世界大门! 原来如此! 虽然之前建立大唐中央银孝大唐士农工商银行是为了将铜钱换成纸币,更好的让钱流通,特别是远距离交易,有纸币简直就是福音。 原本以为银行就这一个功能,所以后来纸币顺利流通之后,李世民也就将这件事情抛到脑后了。 今在听到李佑的那番话之后,李世民顿时感觉到李佑是何等的远见啊! 这简直就是点石成金、无中生钱的神来之笔! 借贷...原本民间的手段,被硬生生的拔高起来,成为发展国家的利器! 不过...要让百姓们都将钱存入银行,这难度怕是有些大啊! 一个是百姓们手中的余钱并不多,另外一个是按照传统思想,这钱肯定得拿在自己手里才最为可靠,吸收储蓄肯定是个漫长过程。 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够汇聚起足够修路的钱。 想到这个问题,李世民高涨的情绪一下子就降了一些。 【吸收储蓄是银行长期的任务,也是主业,不过前期想要靠普通百姓的存款来解决修路的资金缺口,这显然不现实。】 【这个时候就得把目光对准那些王公贵族了!】 【让王公贵族、富商乃至世家门阀统统存入银行,这社会上八成的闲散资金便汇聚起来,而百姓见王公贵族们都存了,又有实实在在利息拿,钱能生钱,自然也会愿意将钱存入银行,如此便能吸收社会上九乃至更多的资金,资金放在银行当中,也能有效的促进社会稳定!】 这话李世民听得很明白,也很懂! 这和战场上将军身先士卒一个道理,领头的人都上了,下面的人自然愿意跟上! 可问题又来了,那些王公贵族、富商、世家门阀可是比百姓更加精明的存在,谁会愿意将身家性命全部放到别处? 【嘿嘿,这个时候就得展示出纸币的功效了!】 【如今大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