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二:居然谈对象了! (第1/1页)
老二也没想到,作为寝室搞笑担当的她,居然率先在大二脱单了,为此我们还专门将群名改成了脱单进度25%! 老二是和一个学历史的学长在一起的,那个学长已经研一了,他的课题与元代文学有点关系,于是就在老师给大三的学长姐讲元代文学的时候来旁听,而老二在大一的时候选了跨专业的蒙古时代史,觉得那段历史好有意思,这学期看见文院给大三的学长姐开了元代文学这门课,就头铁选了这门课,而我们仨看见是高年级的选修课,直接滑走了,于是老三就只能一个人在孤零零地在一个充满学长姐的教室里面听课,为了不显得突兀,她早早地来到教室跑到教室倒数第二排坐着,而学长学姐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做好,那研一的学长也不慌不忙得跑到教室最后一排坐着,当然,这时候的老二还没有注意到那学长坐在她的斜后方,第一节课老师就说了考核标准以及要分小组做pre,老二一个21级的混在20级的班上孤立无援,大多数的学长姐很快速得组好了队,老二左望望右望望,举棋不定,最后下定决心问旁边的学姐,结果左右的学姐都说人齐了,老二就只好扭过头来问“同学,你们组好队了吗?”老二后面的两个学长说“还差人呢,你来不”,“来来来”,老二开心地加入了他们俩队伍之中,说“刚好四个人了,好耶!” “还差一个人。” “你们不是一起的吗?”老二看着后排的三个学长说。那研一学长听见了这话,就礼貌笑笑,说了句“不是,我就是来旁听的,没选这课。” 老二和组员听了,说了句“好吧”,就去寻找新的组员了,最后找到一个学姐组成了一组。由于他们这组组得太慢,最后只剩下第3、4、5周的pre还没被选,学长姐都觉得“早死早超生”,就选了第四周做pre,而按照文院的传统,起码得提前一周分好各part,然后各家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汇总。 之后去上课的时候老师说大家要自制席卡,方便讨论提问,于是老二特地来得早早得坐了原座位,摆出自己席卡,希望和自己组员坐在一起,噼啪,余光中看见有人坐在自己的旁边,老二自信那是自己组员,直到要上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边是另一组的成员,老二连忙到处看,发现学长姐们都散着坐在其他地方了,老二人生地不熟地也不好意思和别的学长姐进行交流,可当老师要求讨论“元代政治对于元代文学的影响”的时候,老二看看左右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学长姐,实在不好意思生生插入进去,于是自己一个人在那儿想,想着想着又走神了,忍不住在心里想“太尴尬了救命救命救命”,她低下头,假装沉思,用余光瞟到她座位后面的那个旁听的那个学长还坐在昨天的位置上,和他左边空两个位置的同学都没人可讨论,于是为了缓解这尴尬,老二去做了更尴尬的事情,她扭过头来对那研一学长和另一个同学说“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 这个时候要是他们俩都拒绝了,那老二简直要以头抢地,找个地缝钻起来,离开地球才能缓解这份尴尬,不过这两位都很善良,没有拒绝老二。 那学长松开鼠标,看了一眼老二和对面的同学,再扫了一眼黑板,然后点点头,为了方便讨论,研一学长移到了老二的座位后面,另一个同学移到了他旁边,三个人坐定,一时之间无人开口,老二转过来坐着,瞄了眼对面两人,说:“我感觉元代制度对于文学影响最多的就是科举时废嘛,让更多文人无法入仕只好从事一些文学创作以养家糊口嘛,然后可能就是四等人制的印象嘛——”老二还没说完,那研一学长就说“等下,不好意思我先打断一下,四等人制到底有没有明确地在元朝实行学术界还尚未有定论,四等人制并没有明确地出现在元代的文献中,唯一可见的只有科举时分卷考试按照四类人录取,所以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四等人制到底并不是元代官方的制度,所以这个提法可能会有点不严谨。” “唔,这个我不太了解呢,谢谢学长的指正哈哈”,老二尴尬地说,但其实心里面还是有点不服气的。“没事,我本来就是历史专业的,还比你们多学了好几年,自然会比你们先知道,你们现在不也知道了吗”,那学长摸了摸桌子说道。 据老二所说,这番话是老二第一次对于那学长有了直观且深刻的印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