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南宋元年 (第1/2页)
“更有甚者,此贼打劫的钱物,每次都会分一些给穷苦的老百姓。一路打来,百姓安心务农,官员专注治理,没有一丝荒废,并不知道是敌军攻破城门。”耶律斜恨的咬牙切齿,“他们竟想当然的认为,敌军是大辽最亲民的队伍。” “此贼果然不简单。”萧太后明白了前因后果,觉得这正是她追求的治世良策。 “命人仔细搜集此贼的安民治城之道,”萧太后咳嗽了一阵,“我大辽国可效仿之!” “禀太后!”突然闯进来一人,侍卫都没来得及阻拦,就跪倒在地惊慌失措的禀报,“中京失守,十几万大军正朝上京而来。” 萧太后知道为时已晚。 不足二百里的路程,敌军用不了多久就会兵临城下,只能孤注一掷了。 萧太后下令,所有的兵力收缩回撤,全力拱卫京师,举全国之力,打一场上京保卫战。 辽国共有一百六十万大军。 萧天佐带走二十万,赵楠沿途攻陷收编的近三十万,再除去边防和重镇的守军,上京约有五十万精锐。 御帐亲军,这是辽军的主力,也是萧太后亲自掌管的军队。宫卫骑军,大首领部族军等等,悉数到场,可谓阵容豪华。 等萧太后调防完毕,赵楠的十几万大军到了城下。 城下摆阵,五比一,显然赵楠的军队不够看。 但是你别忘记,除了刀枪逆天的锋利,还有一千杆火枪没有展示过威力。 大辽国的二位战神齐齐拍马上阵,敢问天下谁人能敌? 赵楠新得幻影无影,就想领教一下,欲催马上阵。 这时,穆桂英、杨排风、黄凤仙、暴风和管家等人,将赵楠天天围住。 “公子,”穆桂英拱手,道:“我以统帅的名义命令你,不允许你出战,因为几十万人的安危系于你一人,你要为大家着想。” “我附议!” 众人纷纷阻拦赵楠出战。 他拗不过众人,只得后退一步,辽将无人能敌的时候,他再出去救场。 从无败绩的二位大辽国战神,今日沙场强强联手,更是俾倪天下。 与穆桂英、杨排风、黄凤仙三位大将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正在胶着之时,一骑白马飘然而至,杀入战阵。 管家开心得直喊:“公子,是展昭到了。” 展昭加入战阵,局势陡然分明,耶律斜和耶律休渐败下风。 城楼上观战的萧太后,下令众将一齐上前围剿敌军。 赵楠见辽将人多势众,拍马上前,敌将见又有宋军将领进阵来杀,恼羞成怒,撇开众人,杀向赵楠。 赵楠只一剑,斩首耶律斜于马下,拍马向前,又一剑,刺透耶律休的胸膛。 二位战神被人一剑斩杀于马下,如此气势,谁敢上前?辽将倒吸一口凉气,纷纷后退,军心大乱,辽军心里哇凉哇凉的。 赵楠等人撤回本阵,即令火器营全力进攻。 霎时,火炮齐鸣,火枪齐发,天昏地暗。“轰隆隆”的炮声,辽军的战马第一次听到,都吓惊了,辽军又一次受到慌乱,踩踏的魔咒,死伤无数。 火器营刚停下,陆战队万箭齐发,辽军哀鸿遍野。 火器营第二轮攻击开始,辽军的几十万军队都吓傻了。这是老天震怒,上天在惩罚我们呀!辽军一个个像木偶一样,杵在那里不知所措。 穆桂英率人向城里冲杀,辽军一时竟无人抵挡,很顺利的活捉了萧太后。 萧太后下令,停止抵抗。 至此,大辽国战败投降。 赵楠命萧太后召集全军将领来上京议事,萧太后宣布了三项决定。一是自己退位;二是立萧天佐为新帝;三是改国号年号皆为为“南宋。” 南宋元年。 萧天佐登基,人称萧太祖。萧帝下昭召回萧天佑。赵楠、穆桂英等人尽心辅佐,等南宋朝廷稳定下来,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赵楠任命杨排风,为南宋百万大军的左副统帅,杨延朗为右副统帅,黄凤仙为丞相,总领全国政务。 南宋兵马大统帅当然是穆桂英。 只是,穆桂英还需要回朱仙镇的。当然,萧太后也是要回朱仙镇的,她若留下,旧势力会迅速壮大,威胁到南宋的稳定。 萧太祖下旨,成立南宋锦衣卫,命展昭为南宋锦衣卫指挥使,主管军饷、钱粮、将吏待遇、军户后勤和军户编制管理。 锦衣卫,是赵楠用来搜集情报的机构。 总部设在朱仙镇,建立驿站传递情报。 北宋境内的情报,由穆桂英负责安排陆战队的人接洽传递。 一切都安排妥当,穆桂英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