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人间万姓抬头看(4更求订阅,今天一万字!) (第1/2页)
一听就会,一学就废。 写完几首诗。 肖童神态轻松,面带微笑,看向身前的黄文光,问道,“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我相信,你也可以的。 学没有学会,不会的话,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写诗词。 其实,写诗写词就是这么简单。 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文以载道而已。 感情到位,精确用字,掌握平仄和韵律,无非如是。 谈不上什么机遇和阅历。 你要不要来上一首?” 黄文光想要吐血,说的太简单,做起来太难。 写诗的方法都懂,可是为什么大贞立国三百年,基本就没有什么千古名士? 他赶紧摇头,“我没有准备,等我准备好了,就写写。” 肖童依然态度温和,漫不经心,“写诗写词而已,需要什么准备? 岂不闻七步成诗,你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再来几首,无论是牡丹诗,还是别的什么,其实都可以。 我都略知一二。” 黄文光的脸都黄了。 他觉得肖童对略知一二的理解和自己对略知一二的理解有所不同。 “再来一首!” “再来一首!” “再来一首!” 三味书屋的学子,听说肖童还能再来一首。 纷纷的高喊起来。 有人站了起来,神情热烈。 有人舞动手臂,满脸兴奋。 有人高声呐喊,释放激情。 很多人,都被肖童这一句漫不经心的话,挑逗的热情高涨。 原来写诗、写词,对有些人而言,真的就是那么简单。 黄文光尴尬站在那里。 肖童抬手虚按,满场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坐了下来,神情依旧狂热。 聚精会神,眸光都聚在肖童的身上,没有人多看黄文光一眼。 “既然大家喜欢,我就再来一首,还是牡丹诗如何?” 三味书屋中的一位学子举起手,站了起来。 “肖师,我有个另外的想法,能不能讲?” 很多人,都看了过去。 尤其是三味书屋的山长曹秋心一下子提上来,有些紧张。 这个学子他认识,是三味书屋的天骄叶不凡! 是一位年轻的秀才,属于神童一样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平时就有自己的主见。 曹秋担心叶不凡弄肖童难堪,那样的话,三味书屋也会跟着丢人。 一旁的弘乐书院的马衍磊笑着看了看叶不凡,对于这个学子,他也有所了解,也是一位即将点星的天骄人物。 以前他们都被解臣的名头压制,如今随着解臣的名声被毁,他们的光芒也开始绽放。 马衍磊看了看叶不凡,随后看向曹秋,曹秋也看了过来。 马衍磊眼神中的意思很明显,这三味书屋的天骄学子,总不是自己派出来捣乱的吧? 同时心中也是盘算着,想要把这位天骄学子弄到弘乐书院中去。 对于任何的天骄人物,弘乐书院来者不拒。 看着风度翩翩的叶不凡,肖童点头示意,“有什么话,请说。” 叶不凡道,“肖师的诗才惊世,几首牡丹诗,让人听了耳目一新,通俗易懂,皆可传世。 这样的佳作,我也想听了又听。 只是我知肖师除了牡丹诗,还做了述剑等佳作。 知道肖师身怀大才,想请肖师不做牡丹诗,作一首命题的诗句如何?” 肖童听了有些紧张,这难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其他的学子,也都是纷纷议论。 刚刚的几首牡丹诗,很有可能是肖童游历牡丹园之后所作的,如今拿出来显摆。 若是要当场,作一首命题诗句,真的是太难。 好的诗句。 需要多多打磨,每一个字,都要推敲。 不然难成佳句。 如今大贞流传的一些名诗,都历经岁月打磨,被改过多次。 想要临场发挥,写出来一首比较不错的诗句,都会非常难,非常难。 作为学子,他们对此深为了解。 肖童心中也忐忑,他不会作诗,最怕遇到这种命题现场,万一自己的记忆中,没有对应的诗句,岂不是应对不上来? 但仍得回应叶不凡。 “命题诗句也可以,你说说看。” 叶不凡道,“我想请肖师写一首诗,来激励三味书屋的学子奋发读书,就以读书为题,请肖师写诗。” 有关读书的诗句啊。 肖童一下子放松了,没有任何紧张。 他脑海中,有关读书的诗句简直是不要太多。 多到几乎可以批发。 “好,没问题!” 肖童在讲台上沉吟,这方面的诗句太多,他决定好好的选一首。 三味书屋中,彻底安静。 叶不凡也坐了下来。 其他的学子、夫子等等,都在苦思冥想。 想要完成这一首诗作,然后和肖童暗暗较劲,看看谁更有才。 过了好一会。 肖童没有出声,一旁的黄文光双眼都亮了。 这是难住了? 三味书屋中的读书人,也是开始窃窃私语。 “是不是难住了,现场写出好的命题诗句太难!” “这要是把肖童难住了,肖童丢了面子;对三味书屋也不是好事,以后哪位大贤还敢来三味书屋授课?” “读书,这个词很宽泛,但是想要写出来好的诗句,真的太难,感觉无处下笔,又处处可以下笔。” 叶不凡坐下后,一直盯视着肖童,他只是想要见识一下肖童的灵思、急才,并没有刻意打压肖童的意思。 毕竟,肖童刚刚说过,写诗、写词不过是唾手可得,信手拈来的事情。 这句话,肖童说的漫不经心,可是太招人恨。 文人相轻,自古皆然。 谷丛 王卫看向身边的夫子,“周夫子,你可有佳句?” 周夫子摇头,“写出诗句不难,难的是写出佳句,读书两个字,想要写好并不容易,我一时间,也琢磨不出来好的句子。 好的诗句,既要通俗易懂,便于流传,又要寓意深刻,给人启迪,还要朗朗上口,一念难忘。 难难难,诗太难。” 王卫点头,“确实如此,我也有了句子,可显得可以堆砌,没有意境,不知道肖公子能不能临场写出来佳作? 如今我们三味书屋会因为肖童授课写出来的几首牡丹诗可以留名青史,万一这一首有关读书的诗句写不好,就成了污点。 叶不凡太年轻,有才不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