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嫡公子_第一百五十章 你要死了!(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 你要死了!(求订阅) (第2/2页)

所以......”“他死了!!!”“十公子身亡后,关中氏族暴动,你作为当时的受害者,或许对这事看的并不真切,但我却是看的分明,关中氏族起初只是想彻查十公子死因,并没有想把火烧到你们身上。”“但暗处却一直有人在扇风点火。”“而这人。”“不出意外,也是陛下。”“陛下在朝中的威望何其高?”“陛下若是发话,关中氏族根本不敢闹,但陛下却一直在纵容关中氏族挑事,以至到后面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弄出了逼宫之事,直到这时,陛下才出面收拾乱局。”“你以为陛下的手段到这就结束了?”老翁眼中露出深深的惧色。他摇头道:“远没有。”“十公子一个垂髫小孩,他真的对陛下有威胁吗?”“陛下真正忌惮的是关中氏族!”“当时大秦一统之势早已奠定,大秦也已覆灭韩赵魏三国,当时军中大小将领几乎都出身关中氏族。”“陛下真的就毫无猜忌?”“自然不是。”“不过那时关中氏族连灭三国,风头正盛,没有正当理由,即便威望高如陛下,也不敢轻易动关中氏族。”“陛下需要一个借口!”“十公子的死,只是一个由头。”“用来挑动关中氏族的神经,逼迫他们犯错,但当时关中氏族在军中威望依旧很高,陛下贸然对他们动手,还是有不小风险,陛下还需要削弱关中氏族在军中的影响力。”“所以......”“陛下采用了李信的二十万伐楚。”“李信前期伐楚,一路顺风顺水,若是不出意外,这次伐楚又将是一个大获全胜,就在这时,熊启叛乱,熊启叛乱之时,蒙武奉命阻拦,但蒙武没有拦住,以至熊启跟项燕内外夹击,秦军大败。”“熊启当时为秦国丞相。”“当年嫪毒叛乱,蕲年宫之变,就是熊启平定的,熊启若是真有反心,根本就不会那么出力,但他当时就是反了,原因自然跟关中氏族有关,当年关中氏族暴动,目标直指楚系一脉。”“熊启则首当其冲。”“陛下当年若为熊启说话,熊启那会沦落到叛乱地步?”“诚然。”“当时的楚王是熊启异母兄弟,但陛下也是他的表侄,两者虽然确有亲疏,熊启一直仕秦,岂会这么不智?”“熊启实则是被逼反的!”“不过,朝堂对外说的是熊启不愿见楚国灭国,所以临阵倒戈,而朝中大臣则一致认为是关中氏族惹的祸,但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得落到我们这位陛下身上。”“熊启倒戈,虽然很意外,但并不影响大局。”“蒙武当时奉命拦截。”“以蒙武统帅能力,拦截熊启是手到擒来,但蒙武却是没有拦住,不仅没有拦住,甚至都没有过多阻拦,以至让熊启跟项燕实现了里应外合,从而致使了秦军大败。”“正是由于这次大败。”“陛下开始大刀阔斧对关中氏族下手。”“前面立下不少战功的杨端和、羌瘣、翁仲、辛胜等将领,直接遭到陛下弃用,得到重用的是现任内史腾、任嚣、冯去疾、冯劫等原六国官吏。”“自此。”“关中氏族一蹶不振。”“朝中、军中都再无当初影响力。”“也再难威胁到陛下。”“等灭到楚、燕、齐三国后,因为战功获爵的缘故,这些原六国出身的官吏,开始不断晋升到朝堂。”“以至如今。”“朝堂由原六国出身的官吏占据主导。”“现在你知道,为何蒙氏跟关中氏族政见如此割裂了吧?”“正是因为蒙武没有拦截住熊启,从而导致了李信伐楚失利,进而导致关中氏族失势,所以关中氏族一直对蒙氏耿耿于怀。”“蒙氏则一直对外宣称,若非当时关中氏族不理智,熊启根本就不会叛乱。”“两方至今都没有释嫌!”“但......”“蒙武真的拦不住吗?”“李信失利之后,王翦率大军伐楚,蒙武为先锋,这时的蒙武可是把熊启一路碾压到死,根本就没给熊启任何喘息机会,所以拦不住是假,不敢拦才是真。”“伐楚之后,蒙武被陛下闲置了。”蒙武伐楚后,就查无此人了,但最后却是得以封侯,我就emmm这么设计了“但你可还记得,伐燕、伐齐是何人领军?”芈辰沉声道:“王氏的王贲和蒙氏的蒙恬!”老翁点了点头。笑道:“是啊。”“其他关中氏族都被陛下冷落。”“唯独王氏和蒙氏。”“因何?”“因为王氏和蒙氏,从陛下即位开始,就一直站在陛下这边,他们才是陛下真正的近臣。”说完。老翁似笑非笑的看向芈辰。戏谑道:“当年关中氏族势大,陛下以十公子之‘死’为由,开始大刀阔斧的削弱关中氏族,眼下朝堂原六国出身的官吏势大,你觉得陛下又会以谁为由,开始肃整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