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长吏,秦始皇是怎样的一个人?(求订阅) (第1/2页)
渭水东去。咸阳东城的一隅。秦落衡正挑灯摆着算筹。突然。门外响起一阵窸窣的脚步声。秦落衡起身开门。门一开。秦长吏赫然出现在了门外。秦落衡作揖道:“小子见过秦长吏。”嬴政额首,信步进到屋内。平静道:“朝堂的田政之议已经结束。”“始皇已做了决断。”“我顺道过来给你说一下。”秦落衡眼中一喜。恭声道:“敢问长吏,始皇如何决断的?”“是推行‘使黔首自实田’?还是选择维持原样,静等着山东郡县生变?”嬴政看了秦落衡一眼。摇头道:“两者皆有。”“你提到的田政之危的确让人触目惊心,但朝堂有朝堂的考虑,一味放任不管,只会让地方跟朝堂离心离德。”“大秦凝起的民心也会尽失。”“再则。”“你考虑的过于片面了。”“你的初衷不错,是在为朝廷着想,却是没想过地方,大秦只用了十年就扫平天下,但地方官员除了官啬夫,大部分乡啬夫、里正等底层吏员,基本还是原六国官吏。”“他们对山东底层影响甚大。”“甚至于......”“鱼rou乡里就是他们。”“朝廷若是对地方动手,必然会带起一大片,到时地方识字办公的人恐会被一网打尽,那山东地方又交给谁治理?”“另外。”“唇亡齿寒,他们不会不懂。”“朝廷若真狠下心治理,惊惶之下,他们必定狗急跳墙,到时山东各地烽烟再起,这又岂是朝廷之愿?”“眼下还是当以稳为主。”秦落衡迟疑道:“稳没错。”“但治标不治本。”“只要土地兼并存在,这个矛盾就会不断激化,早晚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到时朝廷再想转头治理,就没有现在这么容易了。”嬴政冷哼一声。漠然道:“激化?”“他们没这个机会。”“土地兼并之所以恶化,根本原因在于大秦缺地方官吏,只要地方官吏数量能够跟上,就算把现在山东地方官吏全部换掉,也不会对大秦造成任何影响。”“地方眼下的任何问题。”“都在‘吏’上!”“只有解决了‘吏’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地方问题。”“你只盯着田地,却是忽略了本质。”“官吏才是地方祸乱的主因,正是地方官吏的纵容、阴奉阳违、暗中勾结舞弊,才造成了现今地方的糜烂之象。”“想正本清源。”“首要解决的是吏治!”“吏治解决了,所谓的田政问题,依法定罪即可。”经嬴政这么一点,秦落衡瞬间明悟。作揖道:“小子受教了。”“小子目光狭隘,只盯着田政,却是没考虑到根本。”“只是山东郡县众多,若是想彻底清换,则至少需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吏员,这么庞大数量的吏员,非朝夕能培养出来。”“小子不是很明白。”嬴政打量了一下小院,随即看向屋中的躺椅,大步走了过去,很是娴熟的躺了下来。随后才道:“大秦并不缺吏员。”“你少不更事,进入市井时间尚短,对大秦体制也并不熟。”“你可还记得当初说田政时是怎么说的?”“田政跟军功爵制一体!”“军功爵制的存在,不仅保障了大秦战力,同时也为大秦提供了大量底层官吏。”“官吏数量短缺的解决之法。”“就在军功爵制!”秦落衡眼皮一挑。他明白了。大秦要兴兵了。根据他记得的历史,就在这一两年内,大秦就要开启北伐匈奴和南征百越的战事。大秦真正的衰败由此开始。不过......大秦灭六国太顺了。以至于轻视了百越的战斗力,最后为平定百越,付出了高达几十万人的代价,这对大秦的消耗太大了,而且百越被打下来后,朝廷还不得不分兵五十万镇守。这进一步削弱了大秦的实力。眼下大秦实力正盛,冒然说大秦会南征失利,恐怕谁都不会信。即便上一次征伐已经失利。但上次失利朝堂是归咎于粮草供应。现在灵渠已经凿通,粮草供应的问题已彻底解决,满朝上下恐怕都认为,攻伐百越会一战而定。只是......事实很残忍。大秦的确胜了,但是惨胜。若是不知历史,大秦的举动没任何问题,只要能大获全胜,这次出征的将士会因此获爵受赏,继而进入到地方为吏,这会极大解决秦吏短缺的问题。而且这是南北双向战事。南北一起进行。也就是说,若是两向战事,都能顺利大胜,朝廷能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