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六十八章 汝之志,吾不及也! (第2/2页)
下治世,也是我等要达到的最终社会?”“天下从数百年战乱下走出,进行了一场彻头彻底的大治,只为了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吗?”“这难道不是太平年间民众的基本要求?”“何以能成为大治目标?”众士人一愣。初始他们脸色倒还正常,但随即略一深思,脸色却不由一白,等到后面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脸色直接变成了煞白。他们惊慌的四下张望,眼中难掩恐惧和骇然。他们已察觉到了问题所在!一直以来,他们潜意识里,都把诸子先贤之言视为了至真真理,所以听到天下大治时,第一反应便是天下大同,因而他们提出的所有治理之策,都是为实现天下大同。而今有人告诉他们。诸子错了!他们视之为生命的诸子之学错了!这造成的打击实在太大!在这一刻。不少士子只感觉天塌了。看着下方士人的凄惨模样,秦落衡也目光微沉。他知道自己说的这番话,让在场士人很难受,甚至是接受不了,他们一生所学皆为诸子文章,在这数百年里,诸子的影响力其实是有增无减,而诸子先贤之言,也早已被士人奉为了圭臬。甚至视之为了生命!但......诸子也是人,人都会犯错。何况只是言语?而且诸子之言不该被神化!冀阙内的士人皆为天下名士,但他们受到诸子学说的影响太深了,甚至是早已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以至缺少了自己的独立认知,天下若是想实行大治,思想上一定会寻求突破。至少。百家思想不能成为大秦前进的桎梏!而今的百家思想越发趋于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长此以往,必将形成对天下民众的荼毒,继而生成一种无形的思想枷锁,随着时间,这枷锁只会越来越紧,以至于勒的世人喘不过气。大秦要的是进步之士、拓新之士,而不是只会照本宣科、思想保守的士人。秦落衡就这么望着众人。静等着他们从心神震荡中清醒过来。下方。蒯通目光清明。他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他为名家之士,名家信奉唯物主义。蒯通扫了眼四周,又看了看秦落衡,眼中露出一抹疑色。不知为何。他感觉这是秦落衡故意为之。秦落衡似乎有意想把诸子从神坛上拉下来。只是他不明白这是为何?他不受影响,但其他士人可不一样。很多士人早已将诸子捧上了神龛神椟,他们把诸子的一言一行,皆视为天下至理名言,容不得任何人置辩,稍有争执,便会群起而攻之,百家这些年里之所以互相间如此敌视,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此。而今不少百家学子已陷魔怔。即便是他,自认辩才无双,也不愿轻易招惹。现在秦落衡将百家士子亲自捧上神坛的神龛神椟打碎,现在不少士人还处于震惊迷茫,等他们清醒过来,只怕不仅不会感激,反倒会对秦落衡恨之入骨。毁其信念,无异于杀人父母。秦落衡因何这么做?他想不明白。他不认为秦落衡在无的放失。这一定是有原因的!蒯通双眼紧紧的盯着秦落衡,脑海中却在回想秦落衡说的话,在忆起前面一些言语时,他不禁深深的看了秦落衡一眼,双眼充满了复杂之色。他知道原因了!蒯通叹道:“汝之志,吾不及也!”“大争之世,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天下亟需一条由乱到治的治国理念,因而百家孕育而生,随着天下从分裂走向一统,百家思想却越发与世事不合,而且越发趋于保守,而今更是成了制约天下之桎梏。”“天下大治!”“百家思想已不合时宜。”“他是故意打碎士人心中的神龛神椟。”“他就是要让士子自我否定!”“唯有如此。”“天下士人才能从诸子的思想中挣脱出来,进而重新审视这个天下,从而开启自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上的顶级碰撞,继而真正奠定出天下大治的盛世之基。”“他所求的天下大治。”“非是治国。”“而是旨在重塑华夏文明!”“这场士子盛会,名为‘文明立治’,其实是实至名归,只是我等士人未明晰其本质罢了。”“他所说的人,并不是我等理解的那具简单躯壳,更重要的是这。”蒯通用手指用力点了点自己的脑袋,随即才目光幽然的看了秦落衡一眼,长叹道:“汝之志,吾不及也!”“能躬逢此会,吾何其幸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