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害相关,不敢轻绝决!(求订阅) (第2/2页)
之利害,不然我华阜久居咸阳,又岂能看得其中黑幕?又岂能一针见血、直击要害?”“这其实非是我华阜之功。”“而是秦落衡之功。”“最终的结果你们也清楚了,朝廷选择了在三郡做新政试点,并没有直接选择推广到全境,这已足以说明了陛下态度,至少对于这个新田政,陛下是有不满的。”“而且......”“在议事之前,陛下曾问询过秦落衡,因而新田政最终走向,或许就有不少秦落衡的影响。”“这些姑且太远。”“诸位都听说过士人盛会。”“很多人只知道士人盛会是秦落衡cao持的,但并不清楚,之所以能举行这次士人盛会,也全是因为秦落衡,其在博士学宫,直言百家当改变,也提出了很多切实想法。”“他的话引起了其他博士不满,被其他人告到了陛下那,从而有了那次的广开言路,而在士人盛会上,秦落衡言出不逊,因而他虽在盛会上大出风头,但也是遭到了陛下冷遇。”“平心而论。”“他受到的惩罚太轻了!”“所以未必不能看出是陛下的偏爱。”“秦落衡暂时的确没有处理政事的经验,但人不是生下来什么都会的,长公子当年也是跟着王绾老丞相学了一段时间,才能够得心应手的处理政事。”“我却是相信,给秦落衡机会,他同样能做到!”“诚然。”“秦落衡犯过不少错。”“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秦落衡跟长公子最大的区别就在此处。”“长公子错了之后,会认错,但很少去改,秦落衡是知错就改,而且为人谦逊有礼,处事大方,既有老秦人的朴实敦厚,也有为公子的机敏果敢。”“我始终相信一点。”“当年秦落衡为储君的不二人选。”“现在依旧是!!”“而且比当年更加令人信服。”四下静谧。没有人主动开口。就连前面问话积极的甘罗也沉默了。他们如何听不出华阜心思?只是华府没得选。但他们却是有选择的余地,秦落衡对他们而言,太过陌生了,十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他们早就没了以往的锐气,而今做事也愈发追求谨慎小心了。他们不想轻易去站队。见状。杨端和主动开口道:“事情还没到这种地步,眼下秦落衡还未恢复身份,谈这些为时过早,华阜也是一片好心,不过,这件事就到此为主吧。”“我们说再多都无济于事。”“而且我们也无权干涉陛下的抉择。”“眼下卫肆入狱,他跟秦落衡究竟说了什么,以及他究竟有什么企图,我们尚且不明,此时不当为其他事分神,而且陛下既然没有选择将秦落衡身份公开,自然是有陛下的打算。”“我们如此大肆讨论,已经是犯了忌讳。”“慎言慎言!”说完。杨端和话题一转,说起了另外的事。他开口道:“天气渐寒,南疆却是并不太平,越人时不时藏匿丛林,绕过边境,袭杀大秦民众,而今已是血迹斑斑,而眼下蒙恬率领的大军,也进入到了修整阶段。”“依我之见。”“百越该彻底平定了!”闻言。众人心中一惊。白逸凝声道:“杨御史,认为要出兵了?”白逸为白仲之子,白起之孙,原本归朝的当是白仲,只是白仲年岁已高,因而始皇也是特许征召了白逸入朝。他出身将门,自然对打仗感兴趣。杨端和沉声道:“陛下一直对百越扰边不满,而数月前,灵渠已竣工一部分,以后粮草供应的问题将彻底解决,百越这插在南疆的刺,的确到了该被拔除的时候了。”“那杨御史,认为何时会出兵?”白逸继续问道。杨端和沉吟片刻。缓缓道:“应在开春不久。”“百越是一处艰苦之地,环境十分恶劣,若非百越一直越过边境袭杀秦人,朝廷其实都不想大动干戈,只是百越毫无自知之明,一次次的挑衅,他们注定要再次承受大秦怒火!”“北疆现有蒙恬镇守,匈奴只能惊惶北逃。”“而南疆也该彻底安定下来了!”其他人目光微动。关中氏族大多是行伍出身,相比于朝堂纷争,他们更喜欢去聊一些军事,因而杨端和的话一出,瞬间就引起了在场众议。唯有甘罗,目光微凝。他看了眼杨端和,又看了眼华阜,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却是不知在想些什么。不过。他已经暗暗记下了秦落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