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别叫我导师,叫哥 (第1/1页)
最新分组后,原来的骆阳小队彻底离散了。 大A进了杨静怡的队伍,余遥进了李姿琪的队伍。 陈竖队伍里,除了他之外,另外两个练习生他也是第一次接触。 幸运的是剩下的练习生都是有实力的。 陈竖在选人的时候挑的也很精准,两人都有音乐和乐器功底。 蔡亦兴在宣布下次公演的主题是“梦想”时,骆阳就已经定下了要表演的歌曲。 分组结束后,节目组特地给一段时间让他们沟通熟悉,在导师的带领下研究主题创作。节目组会让摄影师拍摄这段镜头。 陈竖带着他们到了录制场地户外的一块草地上。 四个人席地而坐地讨论。 “刚才你们也听到了,我把创作的任务交给骆阳了,所以咱们这次的创作由骆阳主导。”陈竖遵守了他的诺言,用导师权威给他背书。 另外两位练习生多少有点儿尴尬。 其中一位人气排名第四,比骆阳还高了一个名次。 “骆阳,你确实很有实力,我挺佩服你的。但我还是觉得由你一个人来创作的风险太大了。这次咱们不是光唱就行了,演奏也得自己来。你一个人创作压力会不会太大?” “对啊,其实可以让我们各自负责自己乐器的部分,陈竖导师负责统领全局,这样更合理。” 两位练习生提出了他们想法,对骆阳主导创作提出质疑。 陈竖坐在一边,双手撑着后仰的身体抬头看天。 仿佛事不关己。 骆阳刚开始就遭到了质疑,这种情况他也不能强帮,否则适得其反。 还是得看骆阳自己能不能说服他们。 “你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骆阳不想在这种问题上多做纠缠。 他想了一个绝对友好的解决争端方式。 “这次咱们的表演形式是乐队式表演。要不这样,咱们分两套方案来做,我自己做一套,你们做一套。让陈竖导师决定用谁的。” 骆阳说完,另外两位练习生反而犹豫了。 如果要单独完成创作,他们的水平还不够。 但陈竖导师听完后很赞同骆阳。 “行,就这么定了。我和你们俩一起创作,作为方案B备用。骆阳自己创作方案A,如果骆阳创作的质量不过关,就用B方案。” 这回另两位练习生没有异议了。 他们两个回去后,在陈竖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创作。 一天之后,骆阳拿着已经完成的几张曲谱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连一个整体的节奏还有旋律小样都还没弄好。 “你已经创作完成了?” 陈竖的表情已经可以用震惊来形容了。 骆阳还没说话,他就一把扯过骆阳手里的曲谱稿件,一张张看了起来。 这些完成了的谱子里有吉他谱、贝斯谱、鼓谱和键盘谱。 哪一种谱子的完成度都是异常惊人的。 包括歌曲的曲谱和歌词也都是完整的不像话。 陈竖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除了找出几处寻常的错漏外,再无其它问题。 就单从这曲谱看来,这首摇滚歌曲的质量绝对上乘。 “咱们试着来一遍。” 说着,陈竖抽出鼓谱做到了排练室的架子鼓前。 骆阳拿起排练室里的吉他配合陈竖弹响了前奏。 陈竖很快进入状态,吉他前奏一结束,他挥动鼓槌咚咚地敲了起来。 激昂清透的鼓点回荡在排练室内,让人振奋。 陈竖激动的像个一百六十斤的胖子。 畅快淋漓的直敲到尾声,他回味片刻才站起来,嘴里啧啧称奇,隔空朝骆阳竖起了大拇指。 “咱们也别忙活了。再忙活,短时间内也做不出比骆阳这个更好的了。”陈竖走回来对另外两位练习生说道。 这回他们两人没有争辩什么。 见他们没话说,陈竖又自顾自的去研究曲谱了,看得出来是发自肺腑的喜欢骆阳的这个作品。 “那我讲讲咱们的分工吧。” “好……好的。” 骆阳说完,另外两位练习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连声附和。 按照骆阳的构想。 他自己负责主音吉他的弹奏,陈竖负责节奏吉他弹奏同时兼任主唱。 因为陈竖特有的成熟男人那种低沉又高亢的嗓音正是这首歌所需要的。而且他唱功成熟,高音区域也能轻松驾驭。 但现实问题是,另外两位练习生都不会打架子鼓。 对于他们这个临时拼凑的十八线乐队来说,骆阳要求不高。 没有键盘手,可以忍。 反正键盘大多用来为主旋律铺底,没有也就少了点层次,影响不了大局。 没有贝斯手,也可以咬牙接受。 毕竟贝斯就算有也几乎没什么存在感,没有顶多让演奏听起来发飘,缺少低声部。 但如果没有架子鼓,那就没有了灵魂。 这个不能忍。 骆阳果断请陈竖导师负责了架子鼓的演奏部分。 由于打架子鼓体力消耗较大,那这首歌的主唱就不能再让他担任了。 骆阳想了想,最后还是他自己来担任主唱。 他负责歌词最多的两段独唱。 段落的最后两句让陈竖和声,最后副歌高潮部分大家合唱。 “陈竖导师,你看我这么安排怎么样?” 骆阳布置好了每人的分工,问了问陈竖。 “别叫我导师,我导不了你的师。我要不是专业玩乐队的,你能当我导师了。以后叫我哥,别叫我导师!” 陈竖表情夸张地半开玩笑。 显然被骆阳这一套行云流水的“专业”安排刺激到了。 骆阳不会跟他说,他是模仿的前人著名乐队的演唱会,再简单调整的。 既然陈竖让他叫哥,那这哥不能白叫。 骆阳笑嘻嘻地对陈竖说道:“哥,还有一个事儿需要你的帮忙。” “什么事儿?” 骆阳改了对陈竖的称呼,陈竖反而感觉舒服多了。 “节目组提供的乐器都太次了,你看能不能把你们乐队的好玩意儿借来,咱们公演的时候用。” “你太精了。叫我一声哥就想让我办这么大的事儿?” 音乐人的乐器一般不会轻易外借的。 贵重的就更别说了。 好的吉他和贝斯他自己就有,鼓的话他的乐队里有,拿过来公演用也不是不行。 问题是小小的综艺节目的公演,值得吗? “行,这事儿包我身上,谁让你叫我哥了呢。” 陈竖想了想还是答应了骆阳。 他性格比较直爽,抹不开面。 而且骆阳能写出这首摇滚乐,确实让他没有想到。 出于对好音乐的尊重,用好的乐器来表演也没什么不妥。 不能只是玩玩。 他也要认真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