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不一样的吴尚晋 (第2/2页)
” “嗯嗯。”小玲点头,然后又是抬头问道:“我姐说你偷她糖吃,有这事吗?” 王泉无语,看着小玲纯真的大眼睛,厚脸皮神功瞬间破防。 这顿午饭足足吃了两个多小时,酒足饭饱,人去房空。 大部分人都回了家,说歇一会,下午再过来干活。 吴尚晋这家伙也是没少喝,摇摇晃晃往外走。 王泉不放心,亲自把他送回了家。 老妈、舅妈和一些帮忙的妇女,收拾了残局。 老爸和老舅也是喝了不少,说话都有点大舌头了。 老爸道:“高兴,今天高兴!” 老舅接道:“行,我大外甥行!” “咱老王家,这回这事办的漂亮!”老爸又是说道。 “那天卖鱼,我就看出来了。我这大外甥随我,有出息!”老舅又是说道。 “以后,这大棚搞起来了,我看谁还敢欺负咱!”老爸继续。 “我那小时候就聪明,那上山下河……” 老舅还准备往下说,舅妈一个枕头扔过来,“还嘚啵嘚呢,你看你都醉成啥样了?” 老妈也是笑道:“你两这天聊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还聊得火热……” “哈哈哈……” 刚进屋的王泉也是笑了。 老爸一见,笑问:“大儿子,你爸今天表现咋样?中不?” “好,好,好,中,中,中!”王泉笑着回答。 老爸心满意足,又一脸骄傲地看向一旁的王泉老舅。 “呼呼呼……” 老舅抱着一个枕头,已然是在炕上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 “哈哈哈,江林,你不行,才这点酒,你就多了!” 老爸大笑起来,脸色越发红了。 “王泉,给你爸弄点水去!” 老妈吩咐,王泉应了一声就跑外屋,舀了一大瓢凉水进来。 “呼呼呼……” 这一转身的空,老爸也是趴在炕上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 王泉情不自禁地伸出了大拇指,道了声“行!” “我爸和我老舅还真是棋逢高手,将遇良才,难分伯仲呀!” “错!”王英不知道从啥地方冒了出来。 一家人目光“唰”一下子落在了她的身上。 “他两这叫半斤对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哈哈哈……” 一句话,一家人都笑了。 就在这欢声笑语中,温室大棚顺利奠基。 砖墙越砌越高,但是老王家荷包里的钞票则是越来越少。 虽然是赊欠了一些沙子、水泥和人工费,但是用钱的地方太多。 尤其是保温材料啥的,不光是贵的离谱,有钱也难以搞到。 至于是赊账则是想都不用想。 眼见钱袋子就要见底,不少后期的材料也都需要进货了。 王泉呢,还如同没事人一样,一天到头笑嘻嘻的模样。 不知道,是他不知道愁呢,还是脑袋断了一根弦。 这盖大棚的紧要关头,他居然还有闲心和吴尚晋去县城里逛了一圈。 且不说,王泉如何。只说这吴尚晋从头到脚一身新,还理了发,换了新造型。 整个人都精神了,模样还是那个模样,但是感觉却不是那个感觉了。 那叫一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就连他最爱的鸟窝头也是消失不见,成了传说。 这一新发现迅速火遍石头村,好似一匹崛起的黑马,以不可抵挡之势,登上了大柳树下微型广播站的新闻榜。 然后,一路压碾,所向披靡,连续打败了石头村诸多惊天大事。 超越罗娟和刘大江订婚大事记,力压老王家大棚种菜疯狂计划,一跃成为头条热点。 热点就意味着万众瞩目,就意味着众目睽睽,就意味着把人放在了显微镜下。 各种臆想、猜测变成了思路清晰的推理。 然后,得出一个个言之凿凿的结论。 最终,又演绎成了各种不同的故事版本。 于是,吴尚晋,这久在石头村无人问的光棍汉,一下子成为了全村的香饽饽。 有人和他称兄道弟,有人请他吃饭喝酒,甚至还有人要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 初时,吴尚晋还欲拒还迎,扭扭捏捏,到了后来,尝到了甜头,那就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至于,为啥全村人突然间都对自己好,吴尚晋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就是咬紧牙关不说。 他越是不说,村里人越是迫切。 就连眼高于顶,鼻孔朝天的老刘家对他的态度也是有了好转。 一直以来,和他不大对付的刘小霆。 现在,见了他,也是翘着兰花指,一脸笑嘻嘻地主动打招呼。 而今时,不同于往日,吴尚晋已然不是昨天的吴下阿蒙。 嗤之以鼻,冷哼一声,一笑而过。 扬眉吐气,这也算是找回了过去的场子。 讨了一脸无趣的刘小霆才走,刘大江就迎了上来。 一口一个吴哥地叫着,好似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亲热无比。 吴尚晋这人有点犟脾气,但是耳根子软,听不得别人说好话。 刘大江三言两语就把他请回了家,然后好酒好菜摆上桌来。 两人开怀畅饮,一番高谈阔论。 直喝得吴尚晋这个三十多的光棍汉,双腮红润,面若桃花。 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弱柳扶风,天上掉下来个林meimei。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纵论古今,无所不知,无所不明。 趁此机会,刘大江问出了,石头村无数村民心中的那个问题。 “吴哥,老王家大棚奠基那天,你挖出啥宝贝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