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1.秦英的心思变了(求订阅) (第1/2页)
得到想要的珍稀药材,谭文祥没有兴趣继续留在这边,和夏臻斗智斗勇,匆匆告辞回家。望着他的背影,夏臻得意地笑了。这老头,做事目的性还是那么明确。不过这是好事,只要他帮自已确定石斛的安全性,接下来不管是人参、黄精还是枸杞,都可以通过游戏世界,获得变异,从而让药材的药效继续得到提升。姚家姐弟的中饭,依然在这边吃。夏臻今天心情好,特意多炒了两个菜,一大盆番茄炒蛋,一盆泡菜炒rou片,用来下饭特别过瘾。姚杰还好一点,姚艳却惊为天人。因为太好吃,她反而有些拘谨,不敢夹得太多。“随便吃。”见姚艳想吃rou,夏臻就把那盆泡菜炒rou片换到她面前。“以后熟悉了你就知道,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因为不缺rou票,所以隔三岔五,就会买些偏肥的rou回来,煮熟后放在水窑那边保存两天后,切成薄片当回锅rou炒,非常美味。当然真正最美味的,是产自禅境花园和水族馆产的蔬菜和河鲜。只是现在大家肚子里没多少油水,所以才会把猪rou当成最好的东西。“如果我们家以后也能像你家这样,天天吃这样的菜就好了。”姚杰被夏臻画了一张大饼后,现在已经不再把自已当外人,所以吃得很随意。“就我估计,整个舜江县,能达到这个条件的,只怕也不会超过一百家——”他这话的意思,不是指能吃得起rou的,而是指吃到这样的美食。“你尽管放大胆子说。”夏臻在旁边笑着纠正他。“能吃rou的家庭,绝对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但是能吃到这样味道的,肯定比你说的要少。”每天外销两百斤泡菜,看着很多,平摊开来,最多装成四百份上桌。一份就算十个人吃,也不过四千人尝过泡菜味。像自家这样拿出四分之一颗泡菜,切一斤肥多瘦少的rou片一起炒,估计只有耿启中家,才敢偶然这样奢侈一回吧!“那我们现在这样,是不是已经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了——”姚杰听后爽朗一笑。“如果被我爸妈知道,肯定会骂我们自私,有好东西不记得带给他们吃。”这当然是开玩笑。他的父母虽然馋rou,却不会真的跟儿女计较这些。“这个还不简单,一会儿我给你五斤rou票,你回头买些rou回家,炒泡菜给他们吃。”听他提到父母,不管真假,夏臻都不好装傻,于是直接让他拿回去孝敬父母。至于泡菜,要多少有多少。姚杰既然诚心跟自已干,就不能委屈他。“那我就不客气了。”姚杰听后怔了怔,又笑着答应下来。他是真没想到夏臻会这么重视自已的话。会这样说,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就是放低自已的存在感,向人示弱,让对方吹牛时心情愉快。却没想到夏臻当真了。他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一个人被重视后的感觉。原来不管自已说什么,他都会考虑自已的想法,并做出相应的措施。在这样的人手下干活,不亏。姚艳不知道弟弟和夏臻背后有过什么承诺,看到弟弟被重视,她就特别开心。她是个传统女人,只知道男人如果有出息,女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回到娘家后,她唯一的依靠,就是弟弟。她现在比任何人都盼着弟弟能成功。饭后姐弟俩再次拿了瓜子去卖,夏臻趁李自强午休的时候,进了一趟水族馆。那些沉入水底的石头和木头的表面,已经吸附了密密麻麻的螺蛳,他用手捧下来,倒进脸盆里。把它们在清水里养一天,明天中午炒一盆香辣螺蛳给姚家姐弟尝一尝。这就是自已人的好处了,有好东西,夏臻总会记着跟他们分享。从游戏世界出来,听到院子那边传来争吵声,出去一看,只见秦英抓着大熊陈伟江,正用扫帚柄在暴揍,周围的邻居没有一个上前劝解,反而纷纷说揍得好。李自强也在旁边,看得一脸兴奋。“怎么啦?”他走到周奶奶旁边,小声问道。“这家伙偷他后妈的钱。”周奶奶知道秦英现在帮夏臻腌泡菜,每天都有正当收入,“小秦的脾气谁不知道,这不正在代老公教训他吗?”在她看来,秦英绝对是个聪明人,平时对几个熊孩子,能忍则忍,很少会主动找他们的麻烦。像今天这样的事,她就可以借题发挥,当着所有人的面,让陈家父子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而台门里这些人,几乎个个都讨厌陈家三个孩子,看他们挨打,大家都当成了娱乐活动,甚至在一边拱火,好让秦英打得更狠一点。都说棍棒之下出孝子,陈伟江今年已经十五岁,性格差不多已经定型,如果再不严加管教,这辈子怕是没希望了。等他成年后,如果继续这样偷鸡摸狗,那同住在台门的邻居们,肯定会遭殃。“活该。”夏臻小声骂了一句。“他应该庆幸自已年纪还小,如果再大几岁,怕是要送去劳改了。”这时候对小偷小摸和男女关系查得很严,谁敢犯事,要么判刑坐牢,要么送去劳改,绝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像陈伟江这种从小名声就臭的惯犯,后果就会更严重。“其实也不小了,这个年纪都可以送去劳教了。”周奶奶语气平澹地回答。“只是他没犯大事,又没有人报警抓他,所以才有机会在外面自由自在地活着。”别看周奶奶很少出门,平时最多就在吉祥弄跟人聊天八卦一下。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她其实都懂,甚至比台门里其它人都看得明白。只是年纪大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触犯自已的利益,她也不想当这个恶人。自从开始做豆腐后,每天赚到手的钱,比儿媳和孙子上班还要多几倍,她就担心陈家几个小子回来。没想到运气不错,陈伟江居然先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