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回 神人(2) (第2/3页)
:“不是啦!”心中却是甜甜的。上官清影道:“这太湖还有比我的玉儿更美的人吗?我怎么不知道。”公孙玉道:“是西施啦。” 西施也叫做作先施,据说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人尊称其为“西子”。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媚出众。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这个事情上官清影自然知晓,只是从未往这方面去想,听她说起此事,有感而发,说道:“吴王因西施而误国,但西施何辜?后主刘禅有贤明张后,不也一样亡国?”他话音刚落,忽然发现数十丈外一叶扁舟停在湖中,一个头戴斗笠的白衣僧人立于船头,船尾有个小童摇桨。白衣僧人听到上官清影的话,转头向这边看了一眼,又转过身去。公孙玉未察觉,说道:“本朝不也有则天皇帝之事?” 上官清影打断公孙玉,指着那小舟道:“一僧一僮,一叶扁舟,真如一幅泼墨山水一般。”公孙玉顺着上官清影的手指看去,说道:“果然!若一生能如此清净悠闲,倒也不错。”上官清影知她有所指,道:“心安乐处才是身安乐处!” 那僧人再未回头,上官清影想上前打探百花门之事,小舟已经扬起帆,快速的划远了。 上官清影轻叹一口气,公孙玉道:“清影不必焦虑,若是有缘,很快就会见面的。”上官清影点点头,笑道:“劝人宽心,自己却忧心忡忡。哈哈哈……” 二人不再言语,公孙玉躺在上官清影怀中,任由湖上的风吹乱长长的秀发,上官清影轻轻搂着她,二人均感从未如此亲密过。 便在此时,只听得一声巨响,一人猛地从水中窜出。三人吓了一跳,急忙翻身起来,却见那人震起的水浪过大,小舟一边快要立起来。如意正在那边船头,被弹在空中,吓得花容失色,手足无措的乱抓乱踢。 却见那人身体如鱼一般修长,尤其是双臂、双腿,乍一看如同四脚蜘蛛。凌空抓住如意的一只手,揽入自己怀中,然后立在船头。 只见他头发披散着,湖水沿着身体流下。如意惊魂未定,呆呆地不知所措。那人微微拱手道:“在下九龙门‘水神’巴悉,见过上官公子。”上官清影上前,把如意拉过来,挡在身后。巴悉一动不动,道:“上官公子,百花门已经背叛了则天皇帝,在下劝你千万不要去百花门。”上官清影道:“则天皇帝虽然让位了,但我如果敢违背,也是死路一条。” 巴悉道:“你可以逃到关外,逃到西域,逃到大漠。”上官清影道:“如果那样的话,我宁可去死。”巴悉眉头紧锁,道:“‘花神’被你所激,换了俗,百花门掌门心眉师太说她六根不净,已将她带回百花门面壁。百花门下了‘百花追杀令’,凡百花门弟子遇到公子都杀无赦!” 上官清影道:“我千里迢迢来到这儿,这个传闻却闻所未闻。”巴悉道:“百花门是一群尼姑,下的命令自然只有尼姑知道。她们平素不与人交往,公子不知也是正常。”上官清影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你如何得知?”巴悉道:“‘花神’身受重伤,从河东来江南静养。我和门内的兄弟分别照顾,她是在我们眼前被带回百花门的,自然知道。”上官清影道:“原来如此。” 巴悉道:“公子还是快点离开吧,刚刚那个白衣尼姑应该就是百花门的人,他穿着白衣,百花门中地位必是极高。”上官清影道:“既来之则安之。多谢‘水神’提醒,但在下既然来了,只有完成则天皇帝的任务才敢回头。” 巴悉眉头紧锁,道:“既然如此,公子不如今晚就住在舍下,明日在下亲自送公子前往百花门如何?”上官清影道:“如此就多谢了!”巴悉叹口气,摇摇头,欲言又止。 上官清影等三人坐在船尾,巴悉亲自摇桨,他双手如飞,小舟在他手下飞一般,却偏偏十分平稳,丝毫没有摇晃。 约莫画了一个时辰,小船过了一片荷塘,天气尚未转暖,喝汤一片破败,只有枝枝蔓蔓的半截留在河面。在荷塘中曲曲折折地划了两个多时辰,申牌时分,遥遥望见远处杂乱无章的树丛中,露出一角飞檐。 巴悉道:“公子,这里就是舍下!”说着将船直向树阴中划去,到得邻近,只见一座松树枝架成的木梯,垂下来通向水面。巴悉将小船系上树枝,回头笑道:“请上岸吧!” 上官清影携着公孙玉的手跨上岸去,公孙玉拉着如意的手走下来。见疏疏落落四五座房舍,建造在一个小岛上。房舍小巧玲珑,颇为精雅。小舍匾额上写着“水韵”二字,笔致颇为潇洒。 巴悉带着二人穿过一片垂柳,正见一座古韵浮桥,桥上只有五根细细的竹竿,连到另一边,然后折个弯,又连到另外一边的小屋边。巴悉道:“这是五音渡,二人贵客小心。”说着自己先走了过去,只见他步履轻盈,走在浮桥上叮咚作响。上官清影等三人走上桥头,却见流水缓缓从脚下流过,与桥面相隔甚近,踏出每一步脚下的声音都不相同, 公孙玉深通音律,道:“不愧是五音桥,竟然与宫商角徵羽五音想和。”巴悉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