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满朝臣暗通款曲 董仲颖擢升朱棣 (第1/2页)
———————————————— ...... “相国!中郎将吕布和尚书令李儒求见!” 宣室殿上。 正准备在龙榻上就寝的董卓再度被李儒和吕布吵醒。 “怎么又是你们两个!” 董卓披着外卦从里间骂骂咧咧的走出来,没好气的看着李儒和吕布两人。 李儒上前一步:“回禀相国!弘农王刘辩有密奏呈上!” “刘辩?他能有什么密奏?” 董卓疑惑的看向李儒手中呈上的封泥筒。 若是有两千年后的后人瞧见,必会以为这是一个保温杯,二者外形极为相似。 然而这封泥筒则是用来装盛保密信件所用。 并且还要封泥盖章,以确保信息没有外泄。 董卓看到这些,眉头紧皱,神色瞬间异变。 一旁的李儒和吕布虽然早有预料,却没想到董卓的反应会这么强烈。 董卓在看到一半的时候,便已经怒不可遏的骂了起来: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帮狗娘养的!不要脸的东西!吃里扒外的腌臜玩意!” 牙根子咬得死死的,恨不得将那牙齿咬碎一般。 “相国,是前线出了什么大事了吗?” 李儒试探的问道。 “东西呢?刘辩送来的东西呢!” 董卓忙问道。 吕布转身冲着外面喊了一声,两个太监扛着一个箱子,箱子当中里面都是各式各样的竹简。 董卓慌忙拿去那些竹简一一查看,仿佛要确认些什么。 一旁的李儒和吕布没有说话。 两人虽然没有打开朱棣送来的那封密报,但从这些敞开竹简上面,却已然猜出了大概的原由。 在董卓连续检查了七八份竹简之后,愤怒的将那一箱子竹简推翻在地,不断用肥大的脚掌使劲的踩在上面。 “混账!咱家要杀了他们!咱家要杀了他们全家!” 李儒急忙下跪道: “相国不可啊!!!” “你知道他们都干了什么吗?” 董卓指着那些竹简骂道: “那些狗屁的大臣,跟那些诸侯联手也就罢了!竟然还背地里面勾连贱民反贼,说什么,只要他们帮忙除掉咱家,朝廷就给他们大官!混账东西!老子好歹也是朝廷重臣,是一国之相,他们让反贼来对付咱家。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显然李儒提前便已经预料到董卓会有如此的反应,也自然提前找来了应对法子。 李儒捡起地上的一个竹简,轻描了一眼,随后从容淡定的说道: “相国,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这些汉臣心里的那副德性了!何必因此动怒呢!” “咱家心里亏啊!咱家把朝堂管得哪里差了。他们凭啥这么想造咱家的反。” 董卓气得在屋子里面乱跳,一旁的吕布言道:“义父,稍候!俺这就去挨家挨户的把这些官员给义父拿来是问!” “站住!” 董卓急忙制止道:“整天毛手毛脚的!不知道做事前,先动动脑子吗?” 听了董卓的教训,吕布这才停步。 随后沉默的站在一旁,等着董卓拿主意。 董卓此刻正在气头上哪里有主意可拿,自然还得是李儒来提议: “就目前来看,跟白波反贼勾结的官员占了朝堂三成有余。尽数都是对平日里对献帝忠心耿耿的那些家伙,他们做出这些事情不足为奇。” “难道咱就放着不管了?” 董卓怒道:“睁眼瞎,当事情没发生过?” “当然不能!” 吕布忍不住插嘴道:“必须给这些混蛋一些教训不成。”https:// “中郎将息怒!相国也息怒!” 李儒淡笑一声。 董卓瞧着他从容的样子,骂骂咧咧了一句: “你小子有什么主意,赶紧说!” “我没主意!” 李儒笑道。 “那你还笑个屁!” 董卓刚骂完,李儒指着董卓没有看完的那封密报:“我的直觉告诉我弘农王有主意。” 说罢,董卓便继续看下去。 果不其然,在密报的末端,有弘农王提前替自己想好的对策。 董卓看罢,冷哼一声:“这臭小子,让我当众把这些给烧了!” 就在吕布也觉得诧异的时候,李儒忽然又大笑起来: “弘农王真是奇人啊!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董卓不解,吕布也瞪大眼睛。 “既收买人心,又起到警告作用,看上去饶过了他们,实则警告他们,自此他们行事便只能处处谨慎。” 李儒言道: “微臣也想不出这么好的主意啊!” “这主意真这么好?” 吕布疑惑的问向李儒。 李儒回了他四个字“杀人诛心!” 这一下可是提醒了董卓,董卓脸色一沉,立刻安排黄门令吉安: “将这些竹简上的人,全部都给咱家记下来,然后往里面倒一下灯油,重新封存起来。咱家明天上朝,好烧!” 吉安得令,立刻安排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