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四将夜闯乌丸营 搅得天翻地也覆(中) (第2/2页)
美了。 朱棣在脑海中迅速的过了一遍这个时代乌丸部落里面的高手。 思来想去,并未想到什么关键人物。 可对方的攻击却是越发的猛烈了。 只见这大汉借着弯刀短小的优势在营帐内冲着朱棣发起了数道攻击,手持绣春长刀的朱棣瞬间双手持刀柄,该握刀刃处。 将长刀变成了短刀。 那大汉也是这时才注意到朱棣手中这把长刀的怪异,竟然有二分之一没有开刃。 而且此刻竟然还利用没有开刃的地方,直接将长刀变成了短刀和自己的弯刀正好展开了短兵相接。 面对着这把来自后世的怪刀,那大汉此刻也是不知该当如何应对。 之前的凶猛,在朱棣将长刀变成短刀使用之后,也瞬间被消磨掉了。 说起这戚家刀。 后世人常把戚家刀与倭寇的武士刀做比较。 须得知道这明朝第一抗倭利器戚家刀和岛国倭寇武士刀的最大区别是;刀茎的不同。长度、宽厚都有所不同。 刀与柄的固定方式不同,倭寇的武士刀是靠目钉横穿目钉孔,戚家刀多是尾铆, 所谓戚家刀,狭义上是指戚继光军队里面所用的刀,广义上是指自戚继光以后明清时期生产的这类类似戚继光改良后的刀姿的刀。 这类刀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倭刀的弧度样式,柄一般是直的或者前下弯,而不类似倭刀的后弯式,这是符合华夏人的习惯的。 以及各区域匠人对尺度的把握不同,所以形式也会有所变化。 戚家刀的锻造都符合戚继光提出的“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要求,用百炼钢做刀身,纯钢做刀刃,做到整体刚柔并济。从现有的保存的戚家刀来看,几乎没有采用岛国锻造方式的。岛国锻造最大的特点使用软铁做刀芯,外包刃钢,锻造方法复杂,性能很好,但是成本过高。不适合大规模作战使用,所以华夏一直使用刃口夹钢的方式来简单处理刚柔兼顾的目标。 戚家刀学习了倭寇刀的姿态,整体一改往日风格。明军不用像倭寇那样注重单个刀体的研磨,更加注重整体的功效和制造成本,不像造价昂贵的日本刀,根本无法大规模普及。这样类型的明刀整体强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适合规模战场的格斗,为此戚继光、俞大猷专门编著此种刀的刀法。也正是朱棣和张角眼下所使用的《辛酉刀法》。 而戚家刀后期也有在刀体开血槽,这样的刀型在清朝早期也有沿用,中期以后基本绝迹。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句话是戚家刀虽然取材于岛国倭刀,然而岛国倭刀却来源于我朝唐刀。 故而戚家刀终究没失了本源正统。 清朝有客名王懿荣以作诗词《戚武毅公宝刀歌谢莱阳徐明府桂宝同年》: 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 刀轻如纸光如水,两行款识秋芒豪。 上镌万历十年字,是时公居蓟镇地。 登州戚氏岳家军,铸刀初成姓为记。 忆昔浙闽与三边,公所到处皆凌烟。 虏酒朔风不成醉,精神炯炯三百年。 ...... 只见朱棣连续出刀,逼得原本拥有主动权的大汉,被迫的退出了营帐。 待二人打到营帐外的时候,外面已经横尸一片。 只见张角一人已经将周边十几个乌丸胡人砍杀在地。 大汉见着那张角穿着乌丸兵士的兵甲,不排除他是依靠着偷袭,可即便如此,一口气解决了十几个人。 此人武艺绝对不简单,而自己眼下又是被一个武艺更不一般的朱棣给拦住。 情急之下,大汉怒汉一声,疯狂的朝着朱棣砍去。 然而朱棣手中由星陨石打造的绣春长刀轻轻一挥,大汉的弯刀直接被砍断。 就在朱棣想要补上一刀直接结束战斗的时候。 不远处战马声传来,伴随着一阵箭雨飞来。 “小心!” 张角跳了过来,挥舞手中的绣春长刀,为没能反应过来的朱棣当下了一波乱箭。 就在下一波,更多的乱箭飞来时。 却见,一杆长枪破空而来。 只见那长枪在空中舞出一道枪花,枪花化盾,将乱箭尽数挡下。 朱棣和张角定眼一看,赫然便是赵子龙去而又返。 “你们没事吧?” 赵子龙关心的问道。 “才刚开打,瞧不起谁呢?” 朱棣笑道。 而另外一边,大汉趁着机会逃到了援兵后面。 冲着朱棣,张角,赵子龙三人嘶吼道: “杀了他们!为大单于报仇!!!” “什么?” 赵子龙一愣,回头本能的看向朱棣。 不知道为何,他第一反应这件事应该是朱棣干出来的。 “你杀了大单于查木吉???” 朱棣这才回过神:“那个老家伙是大单于查木吉啊???” 他这才意识到为什么这大汉会如此的疯狂,满眼的杀意了。 “那他是谁?” 朱棣用刀指着那乱吼的大汉问道。 “他叫蹋顿。” 赵子龙解释道: “不过,他爹查木吉死了,他应该很快就会下一个大单于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朱棣穿越汉少帝更新,第一百章四将夜闯乌丸营搅得天翻地也覆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