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昼夜 (第2/2页)
这仍让元行阙觉得危险。 医者采药多半要入深山,虽然之前秦望寻一直告诉他她只是去附近非常熟悉的山林当中采药,但夜半不归,若不是走得太远,就是遭遇了什么意外。元行阙放心不下,拿过秦望寻放在前堂的灯笼想出门寻找,但是被秦望寻救回来这么久,他连药舍的门都没出过,之前心情沉郁,又不愿意跟人搭话,所以对秦望寻到底去了哪里一无所知。 他在门口踌躇了一会儿,心情越来越焦躁。一会儿埋怨自己踟蹰不前,一会儿又担心在山里迷路反而连累秦望寻,一会儿后悔没有多向秦望寻了解情况,自己不该放她一个姑娘独自去山中采药,一会儿又自恨一介残废之身,什么都做不了。他右手捏着灯笼杆站在院门前,只觉得满眼昏黑的景物都化作地狱厉鬼似的,张牙舞爪地朝他逼近,他烦透了,却拿他们无可奈何。 把他从极其烦躁的境地中拉出来的是忽然出现在路边的一道火光,元行阙夜视视力极好,远远就看见那是有人拿着一个火把,而看那人的身形,再熟悉不过,自然是秦望寻。 看见秦望寻平安归来,元行阙心中放下了一块石头,但他并没有因此轻松多少,反而看着手中压根没走出院门的灯笼,越发觉得自己没用,咬了咬牙,将灯笼熄灭,随手扔在屋门前。 秦望寻远远地看见了门口的灯笼,也看到元行阙发现她回来之后就转身回去了。不过走近看见被他摔在地上的灯笼,心中顿时分晓。 她不动声色地进门,照例放下背筐,揉着肩进屋倒水喝,期间并不多看元行阙一眼。后者沉默地坐在床上,脸色并不好,看着秦望寻的身影,忍不住开口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情绪被极力压制了,但听起来还是不怎么温和。 “采一株药,走得远了些。”秦望寻淡淡道。 “夜间行山路本来就危险,而你又是一个人!”元行阙的语气有些冲,“看着天色渐晚就该原路返回,为了采那一株两株药的,出事了怎么办?” “我有分寸。”秦望寻还是那副淡漠的语气,“你的药不能停,否则会影响恢复。” 元行阙闻言抬眸看他,眼神有些阴鸷,嘴角却是嘲讽:“还是为了我是么?为了我,你可以不辞辛苦地天天伺候一个陌生病人,为了我,你不分昼夜地出门采药,身上到处都是淤青。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我根本就不想接受这些,我不想要你这么做!” 一阵沉默,秦望寻望着自己手上的杯子,神色冷淡。但突然,她嗤笑一声,转头看着元行阙,清冷的脸上是元行阙并没有见过的认真的神情:“你是在质问一个医者,为什么要去救一个性命垂危的病人吗?” 她放下杯子,缓缓朝元行阙走过来,桌上的烛光辉映在她眼里,衬得她的眼神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感伤:“还是在质问一个大齐子民,为什么要拼尽全力,拯救一个用鲜血和性命保护我们的将士?” 她这番话说的元行阙一愣,脸上原本的暴戾褪去些许,取而代之的是眉宇间隐隐流露出的脆弱。 “你知不知道我是怎么把你带回来的?”秦望寻继续道,元行阙呆呆地看着她,眸光一闪,缓缓摇了摇头。 “嘉峪关离这里很远,是你的战马,指引我从成堆的尸体中把你挖出来,又一路驮着你跟我到这里。”秦望寻喟叹一声,语气中染上落寞之意,“那是一匹黑色带甲战马,就算已经遍体鳞伤,我还是能从它眼中看到属于我大齐铁骑的坚毅和勇敢。” 元行阙眉头轻轻皱起,他嘴唇动了动,但什么都没说出口。他似乎已经知道什么,因为在秦望寻这里的许多天,他根本没看到自己的战马。 “在把你驮到这里之后,它体力不支,伤重而亡。”秦望寻缓缓道,眼前仿佛又出现当天那匹黑色战马悄无声息在她身后倒下的样子,不知战场上有多少人,就是这样死在敌人的刀兵之下。 元行阙颤抖着吸口气,猛地低下头,一星半点亮光潜藏在他睫毛下,被他偏头狠狠躲过。 “很抱歉,当时你的伤势也极其危重,我只好先行为你治疗。等你稳定下来后,那匹战马早已无力回天。我将它埋葬在后面的山坡上,之前没有告诉你,是怕你情绪受影响,现在你知道了,如果愿意的话,去那里看看他吧。”秦望寻道。 元行阙低着头,久久久久没有回答,只是右手抓着床沿,抓得指尖泛白。 秦望寻叹口气,伸出手放在元行阙头顶上,拇指轻轻摩挲着他,道:“失去一只胳膊,对你的打击很大,我知道,也了解。但你毕竟活了下来,也许当初是你的战友为你挡下了致命的一刀,也许是他们的尸体围住你使你没有被犬戎人发现,也许你的战马在旁边嘶叫了很久很久,才终于等到援救。他们跟我一样,拼尽全力希望你活下去。你当然可以不接受这一切,可以离开,甚至寻死,我无权干涉。但我希望你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活着,或许远比你死去,得到的更多。” 元行阙微微发颤,像是突然触碰到三更天落在草叶上的露水那样,被突然的寒凉刺激得浑身瑟缩。秦望寻的话彻底冲垮了他压在暴戾和焦躁之下的防线,他忍不住抱住秦望寻的腰,脸埋在她的衣服里低低呜咽,好似一只凄惶寻找依托的野兽幼崽。秦望寻轻柔地抚摸过他的发丝,任凭他在怀中发泄。 哭出来总归是会好一些,人的眼泪,有时比草药管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