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制糖作坊 (第2/2页)
要小许多,有些人十二三便成婚了。 故,要想找十六岁以上还未成婚之人,那便是凤毛麟角了。 所幸人口的基数大,很快他便选中了两名年轻女子,且直接改名,春花与秋月。 不多时,他带着一行十二人,来到城门跟前,那守城的官军仔细看了看,本有意盘问一番,但见前面带头的是读书人,便老实放行了。 很快,一行人来到角落处的无名小院中,有序列队。 “爹爹!” 衣衫褴褛的春花秋月同时施礼万福。 赵巽一个激灵。 爹爹? 这可不兴叫啊! 他忙是开口:“以后叫我少爷就好,还有你们其他人,同样叫我少爷即可,” 其余等人,以那丰腴妇人为首,同时言称少爷。 “从今日起,你们,将不再忍受饥饿!”赵旭严肃开口。 前方十二人顿时眼睛一亮。 这简单的一句话,简直不啻于救命大恩。 这年头,天干地旱,粮食欠收,能活下来,有一口饭户口,已十分不易,更别提每日都能吃饱了。 “万谢少爷!”众人齐声。 “嗯!” 赵旭装腔作势,一副大爷派头:“但,自今日始,你们每日都要劳作!” 众人浑不在意。 劳作……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要不然人家少爷教你过来作甚?吃闲饭吗? “你!” 赵旭指向那丰腴妇人:“叫什么?” 那妇人躬身:“奴家巧儿。” “好,以后,他们所有人都由你管控,你来监工!” 赵旭说了一嘴,便开始讲解诸多具体事宜。 是日,那叫做巧儿的女子亲自上街购买了五百余斤红糖,且买了诸多食材,众人饱餐一顿,在夜色降临之后,悄然睡去。 男子居一间房,通铺,三个女子居一间房,赵旭独居一间房。 转来翌日,众人便开始忙活起来,在赵旭的指导下,不断烧火、赶工。 一个简易的制糖作坊,便这般成立起来。 也是这一日,故都察院御史赵巽,正式升迁为户部福建郎中。 户部下辖十三道,每道皆以郎中为首,其中福建郎中相对特殊,非但管着福建,还兼管着北直隶。 上任的首日,赵巽在简单认识了户部衙门的一些同僚后,便开始查看关于福建和北直隶的诸多账目。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户部竟然有着如此之多的问题,其中最简单也是最刺眼的是……没钱! 各地的秋粮税赋等要十月之后才能解押京城,当下的户部库府,几乎空的能跑耗子了。 整个户部都没钱,可想而知,他这个郎中也就捉襟见肘了。 更令他难受的是,他看到了一份关于流民的文书。 就在北直隶,就在这皇城跟前。 近日来,随着天色渐渐寒冷,城外的流民越来越多,几日骤增两三千人。 要知道,这还只是秋天啊。 日后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流民的数量注定会倍增,届时,成千上万人没有吃的、没有住的地方,忍饥受冻,那就……只有一死。 “而今朝廷,已然到了如此境地了吗?” 赵巽呢喃着,不禁一阵无力。 以前,他倒也听说过流民的事宜,也见过,而今坐在户部郎中这个位子,再亲自感受,又大不一样。 这京城外的流民,是直接归他管的。 朝廷没钱赈济,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人死饿死、冻死吗? 他很是烦闷,不断翻看着过往的文书,不知多久,突然眼前一亮。 忝菜! 南方有大批量忝菜运送至京城,这些本准备着打碎了作为饲料喂马的。 不过此番朝廷购买数量不多,故,市场上便遗留下来许多。 忝菜可以喂马,人也可以吃啊! 最主要是,这玩意,便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