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忽悠窦妙 (第1/1页)
纵观历史,华夏五千年的历史。 秦皇汉武,唐宗等等,一共24个朝代。 五千年的历史。 在这其中,汉朝400年出头的历史,虽然不是最长的。 但也名列前茅。 周朝八百年的历史,但名气连宋朝这些都不如。 更不用说,秦汉,两宋元明了。 而论文臣武将,汉朝时代著名武将的数量,也没有其他时代多。 但唯有汉朝,是深受大家发自内心的推崇。 所以从汉朝之后,一直到现代,民族都叫汉族。 刘宏,两世为汉族。 他也深深为这个民族,而自豪。 他想到了,历史上,前期的大汉,有对内部的“文景之治”盛世。 后期,“丝绸之路的出现”,这是基础。 而有了这个基础盛世,汉朝最深得人心的就是对异族的征战。 (啪!话说......) 刘宏想到了这里,思绪万千。 心中更是下定决心:“既然我来到了汉末,一定不会让汉朝灭亡。” 三国时代的武将,都将成为大汉的臣子。 在刘宏思考的时候。 一直愣了好久的窦妙,这才回过神来。 刘宏赤裸裸的话,直接将整件事情,摆到明面上。 听完刘宏所说的话。 窦妙带着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刘宏。 在听到刘宏,所说慈禧一脉所犯之罪时。 分析现在的朝堂的时候,丝毫不亚于在听到鲜卑族来犯的消息。 甚至比听到鲜卑族来犯的消息,给她带来的震惊还要大。 一旦掌握这些资料,可以说有了基本的与慈禧抗衡的底气。 看到诧疑不定的窦妙,刘宏一阵无语。 慈禧一脉的罪证,和异族来犯的消息。 在异族来犯面前,根本显得微不足道好吗! 但无论是慈禧,窦妙或者魏忠贤。 他们对军事一方面,与他们的政治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如果窦武此刻在这里,听到鲜卑族来犯的消息。 早就把这件事放在首位,其他任何天大的事情。 都没有异族来犯重要。 “陛下,时候不早了!” “你该走了!” 窦妙猛然起身,言语也没有了开始的镇定。 “慈禧乃是皇太后,你怎么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哀家念你年幼,今日所说之事,就当没听到过!” 现在的窦妙,已经丝毫不怀疑刘宏已经掌握了锦衣卫这股力量。 如果说慈禧所属势力的资料,罪行,让窦妙已经基本相信了刘宏的话。 而异族来犯的消息,则石锤了刘宏掌握锦衣卫这股力量。 以她对魏忠贤这么多年的了解,魏忠贤是绝不可能关心边境,异族的事情。 就算锦衣卫擅自做主,发现了异族来犯的消息。 告诉魏忠贤。 但魏忠贤绝不可能将此事,说给刘宏。 看到起身的窦妙,刘宏知道窦妙的心此刻已经乱了。 无论是自己出乎她的意料,或者是异族来犯的消息。 又或者是刘宏刚刚,所说“大逆不道”的话。 这些如果单个放出来说,还在窦妙的承受范围之内。 但刘宏此刻却连说三件。 彻底打乱了窦妙。 而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放下戒心,考虑事情也不会那么全面。 随后刘宏也缓缓起身。 十二岁的年龄,但已经和窦妙一样高。 甚至比她还要高出一丝。 在刘宏起身的瞬间,属于他的帝王气势也释放了出来。 不过相比之前用到小李子身上的,现在只是一丝。 看着已经不算镇定的窦妙:“虽然是大逆不道的话,但也要看什么时候,对谁。” “如今的大汉,除了京城和附近两州之地,其他七州早就不在大汉的掌控之下。” “偌大的汉朝,在慈禧掌权后,仅仅几年就千疮百孔。” “如今朝廷的命令,只能下达到两州。 “其他七州,朝廷的命令百姓根本不知道。” “当然除了慈禧的命令,毕竟他掌控者传国玉玺” “但慈禧的都是祸国殃民的命令,无非是加大税收,大发徭役。” “这些命令到了地方,被各地官员联合世家豪强,借着慈禧的名义欺压百姓。” “母后觉得,如果慈禧再掌权几年,大汉还存在吗!” 听到这话的窦妙,看着刘宏,丝毫没有了轻视。 此刻阴沉着脸。 不知道在想什么。 最后刘宏再开口道:“眼下,在现在的大汉,已经到了几乎覆灭的地步了。” “中原的九州之地,只有两州朝堂的命令能够下达。” “百姓能够知道。” “而剩余的七州之地,只有印有传国玉玺的命令能够下达。” “在慈禧掌权得到传国玉玺后,下达的都是祸国殃民的政令。” “这些政令在刚开始,被各地官员联合世家豪强用来欺压百姓。” “最后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大汉天灾不断,百姓连活都活不下去。”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黄巾军的规模已经超过三百万的规模。” “现在朝廷,还有多少能调动的军队?” 说完这些话的刘宏,死死盯着窦妙。 而窦妙此刻,连他的目光都不敢对视。 这么多年,她忙着和慈禧,魏忠贤勾心斗角。 身为大汉太后的他,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 她虽然有着自己的私心,但对大汉还是忠心的。 当然不愿看到大汉的子民,连活都活不下去。 终于抬起头,看向刘宏叹了一口气说道:“哀家没有想到,大汉的情况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我以为在朝堂上平衡住慈禧和魏忠贤他们,大汉就相安无事。” “是哀家对不起大汉的百姓,愧对先皇,更对不起这一国之母的称号!” 看着十二岁的少年,窦妙神色间比刚才还要凝重。 “陛下,是我害了你,如今大汉内忧外患。” “就算陛下拥有锦衣卫,但魏忠贤的势力仍旧很大。” “而魏忠贤,哀家想不到陛下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支持你。” 而刘宏听到这句话,笑而不语。 拿起桌边的水壶,给窦妙的茶杯加满水,也顺便给自己的茶杯也加满。 然后开口道:“如果,朕说魏忠贤是朕的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