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我要去县城 (第1/2页)
不出胡贤所料,背上担子的村民回村的路用了十个多小时。太阳落山以后月亮升起来了,很圆很亮,可在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普遍性的营养不良,所以差不多都有夜盲症,在晚上走路是看不清的。胡贤拿出强光手电又把手机的手电筒打开,又倒出一根绳子让村民抓着绳子跟着绳子走,才勉强解决这个问题 回到村子里,留村的老弱都在晒粮场点着篝火等着,毕竟是村里的青壮都出去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整个村子可就都没有活路了。 终于见到人们都回来了,还是还是带着大量的粮食回来的,村民高兴地欢呼着跳跃着。胡贤让村民回家拿来炊具煮粥让村民放开了吃,吃饱了便回家睡觉。 别的事睡醒了再说。 忙活到凌晨2点胡贤才躺进睡袋,有些发愁啊,7万斤大米,一次才能背800斤,就算是一次被1000斤那也需要70天,而且还不能保证一天背一趟,人太累了,还要建仓库、准备春耕。 要想别的办法啊 工具?运力? 胡贤努力的想着在20世纪的农村有什么工具用来运东西,尤其是在东北农村会有什么工具是运东西的,忽然想到了爬犁、狗拉爬犁或者马拉爬犁,便想着现在虽然没有马可就算是人拉爬犁也要比肩挑人抗强啊,嗯,明天先做几架爬犁,过几天去买马。先这样吧。 第二天胡贤让刘皇叔和铁牛安排人砍树。一是清理道路,二是为盖仓库准备材料,虽然工效会很慢,但是不能让村民有吃白吃饭的感觉。斗米恩,升米仇。这个道理胡贤还是知道并经历过的。 胡贤找到刘木匠和他商量做爬犁的事。 虽然刘木匠不知道什么是爬犁,可架不住爬犁这玩意结构其实很简单。就是工具不凑手,忙活了一个多时辰刘木匠便凑出了一家爬犁。 胡贤试了试又让刘木匠把底座弄得光滑一些,前头向上弯曲的翘一点。一架爬犁便算完工了。胡贤找到刘皇叔让他安排三五个人给刘木匠打下手,争取今天多做几架爬犁出来。 胡贤到处转了转,晒粮场已经清理出来了,想了想又让老弱把雪都堆在北边压实弄了一道雪墙,弄些树枝掺在里面。估计撑十多天没问题。先不说什么保暖了,只求能够挡挡风就好了。 又到砍树的哪儿看了看,雪也先不用清理了,说不准哪天就又会下雪了,只要贴着地皮把树个砍了就行,也不用太宽,3米左右宽就行,估计把米都运回来后空车应该是能开回来的。 到了晚上6点,晒粮场燃起篝火、煮上大米粥,十几个小孩在场地里窜跑、阵阵笑闹,孩子们的快乐很简单,有吃有喝不挨打就开心,就忘乎所以。 胡贤和刘皇叔、刘铁柱几人回到刘皇叔家也是煮粥,不过是rou粥。一人捧着一碗粥端着半杯子的高粱酒边喝边聊。 “刘皇叔,这两天我看看了这村里风气很好啊。每个人干活都不偷懒,就是小娃娃也知道捡些树枝回来”。 “那是只要有吃食,咱们村每个都是好汉子勤苦人。”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呢也算是咱们村的一员了 那是“你这样神仙似的人物能来我们村我们是几辈子的福气” “那提个想法你们看看行不行,我呢大概会运回粮食7万斤,还有一些种子,这些都作为族产。以后咱们村民一起吃饭一起干活。你们看行不行?” “这?”刘皇叔不敢想怎么会有这样的善人,无亲无故的。 他忘了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大善人,为了村里的年轻后辈宁肯自己饿死。 胡贤也是因为被他感动才愿意免去试探直接行动。 铁牛、刘木匠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就这样定了,明天继续砍树、堆雪墙暂时就现在晒粮场吃饭大家伙一起做一起吃,等能盖房子了先盖一个大伙房大家就在食堂里暖暖和和的吃吃喝喝,顿顿吃饱也没问题了要尽快解决吃好穿暖的问题。” “你咋说咱们咋办,大家伙都听你的。” “明天继续运粮,试试这爬犁怎么样能运回多少来,一次运千数斤啥时候才能把粮食运回来啊?刘木匠要继续砍树尽快把路给清出来,要是能把路给清出来估计半个时辰我就能把车开回村里。” 几人面面相觑,听不懂胡贤说什么,但是知道是说路清理的慢 “天太冷了,也没有足够的工具”刘木匠讪讪的说 “我知道这些,没有埋怨的意思。过几天运粮队熟悉了我就进县城去买工具也买些大牲口。以后春耕也要用” “明天刘皇叔数数咱们村一共老老少少的一共多少人,我想想怎么样更好地安排他们干活,对了咱们村谁是读书人?” “没有个读书人,就是我们几个认几个字。” “还得找个读书人,大人不认字也就算了孩子们必须读书认字啊” 一夜无语,到了七点胡贤把上次运粮队的六个女孩子让他们去帮着堆雪墙做饭,自己领子20个人继续运粮。村子里继续砍树堆雪墙仓库打基础。 有了爬犁的确增加了运力,一辆爬犁运五六百斤没有问题,人也轻松了许多,八辆雪橇车运了3000斤大米又把战友送的东西给来了回来。回到村里才晚上7点多。 吃着晚饭胡贤听着刘皇叔唠叨。 “村里是十五户人家,连老人孩子总共75口人,男的42口女的33口,50岁以上的13口。我是年龄最大的。12岁以下的16人,其中10个男娃6个女娃,12到16的9口人,有6个男娃”~~~ “明天把rou拿到食堂以后中午吃rou粥,按照每人每天2两rou来做,先吃再说,慢慢的包乡亲的身体养回来,粮食多的是,光大米咱们村两年也吃不完,不用担心。干活不用那么急,好日子刚刚开始累坏了身子就没办法过上更好的日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