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这字,绝了 (第2/2页)
速给了回复。 接着,他又拿起雕刻刀,来到了胜境观后面的一个偏角。 “如今,还有最后一步。” 他望着面前的一块纯黑的石板。 观众们有些疑惑,最后一步是哈? 胜境观不是已经建造成功了吗? 接着,大家就知道了。 只见徐阳握着雕刻刀,在纯黑的石板上开始刻字。 一开始先刻下了胜境观功德碑碑文这几个大字。 接着,他又在这行字之下,又开始刻小字。 “明德观观主徐阳,于黄帝历5824年夏,历经30日建成。其下,诚谢精选家具、安迪,或物资,或钱财所助……” 当他刻下这些的时候。 观众们也都看懂了。 徐阳这是立碑写传。 这个做法,其实古时候经常出现,但是目前大多没有那么正规,很少见了。 。 “我有点蒙圈,我想知道,黄帝历是啥东西呀?” “黄帝纪年,是根据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时间开始计算的,一直被人们使用,直到孙载之先生的时代,才改用了西方历法作为纪年历法。” “现在也就还有一些古老的道观还在使用黄帝历了。” “终于能在观主直播间学到有用的东西了。给科普君竖一个大拇指。” “观主可谓是学富五车啊,就目前来看,还能懂黄帝历的恐怕没几个人了。” “不愧正能量满满的观主啊,这样的人活该他出名!” “说句良心话,观主的这个雕工是真不错。” “观主的雕不错?” “别乱开车,这字刻的简直是美轮美奂,看一眼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有大师级石雕技术的加持,徐阳就是随便划一道线,都能让人目不转睛的看半天。 更别提他专门写了这几个字了。 众人越品越有味道。 特别是管志宏,他都已经迷上观主了。 他看着这几个字,瞪大了眼睛。 “不光是木头雕刻的好看,这字也是生动形象啊。” 管志宏说着,转身进屋,用座机拨通一个电话。 “喂,老东西,我给你看个东西,一会儿给我回个电话。” 挂了电话,管志宏道:“静静,你把这字截图下来,用微信发给慕容爷爷。” “这老家伙总嘲笑我木工做得差,今天我也要让他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雕工。” “好的。”工具人静静只好截图发了过去。 而刚接到电话的慕容正林,正在看字帖。 这幅字帖,是他的一个得意门徒送来的。 是书圣王羲之的《十七帖》临摹版本。 虽说是临摹版本,但是也十分珍贵,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神神秘秘的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我可不看。” 慕容正林放下《十七帖》,自言自语着打开了微信。 看着静静发来的图片,他愣住了。 下一瞬。 他直接呆愣在了原地。 这,这字…… 沉默了许久。 慕容正林突然间蹭的一下拍膝而站:“好字!” “这字写的堪称一绝!你乍一看过去,仿佛没什么出众的,顶多算是中庸水平,笔画间还略显刻意。” “可若是细细观赏,却又是如此的流畅自然,笔画走势仿佛追循着一种规律,每一笔都是浑然天成,根本就是大家之作啊!” “妙啊!太妙了!这字真的是绝品啊。” 他夸赞声不绝于耳。 甚至于忘了管制宏还在等着他的电话。 看到兴头上,他甚至直接登录上微博,将这副字发了出去。 慕容正林:“今天看到的一幅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配图便是静静从徐阳直播间截图下来的图片。 点击了发送后。 慕容正林觉得自己的措辞还是不够,这么妙的字,一句话便形容过去,还是略有欠妥。 于是慕容正林又仔细一阵,又补了一句:“千言万语难诉其意,当真配得上一个妙字。” 甚至,他又相继在朋友圈、微信群里通通表达了一遍对这幅字的喜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