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极太初_第二章 《浩然正气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浩然正气篇》 (第1/1页)

    “元神修炼法,是指人体之意识,居于人体之识海,在修真界,各个教派、道统对元神修炼法的称呼各不相同,大致采用儒门的元神修炼法境界称呼,而儒门对元神修炼法的境界与法身修炼法的九境又相对应,法身修炼法分为九境三十六期,分别为:练气境、筑基境、金丹境、化婴境、化神境、分神境、合体境、渡劫境、大乘境,一境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巅峰。而儒门将元神修炼法分为三层九境,本我境的启灵境、慧光境、明理境,自我境的明心境、见性境、知行境,超我境的不惑境、耳顺境、知命境每境对应着法身修炼的一境。rou身修炼法为炼皮境、锻骨境、洗髓境、五脏境、六腑境、金身境、罗汉境、法相境、大乘境。

    至于上古之初,天道未显现之时,修真者几乎在元神修炼法、法身修炼法以及rou身修炼法择一修炼,但是极易。元神修炼法,是以感悟天地变化为主,以识海感悟为纽带,一朝顿悟,即可成圣。法身修炼法乃是以扩充人体气海为容器,炼天地灵气于气海,炼化之后为己所用;rou身修炼则以身为器,以熔炼世界法则于己身,到达rou身证道的效果。

    天道显化之后,看见天地修仙之人因自持拥有大法力而肆意杀伐,而且修仙过易容易导致修为心性跟不上,便将天地划分无数下界以及仙域,便置天劫一关,用以观察修者心性以及评估修者业力。所以后面的修真者都同修元神修炼法与法身修炼法,而rou身修炼法反而少有人修炼。”李淳风说道,看着弟子仔细听之后,又继续讲到:

    “本教之元神修炼法为浩然正气篇,乃是当初你子美师叔传与为师的,当初他为儒家圣子,因为他一朝顿悟,元神修为踏入超我三境中的知命境,导致法身修为连破数境,一日之间达到元神与法身都突破到世界极限,被世界意志排挤,而在当时他在飞升之时,这修真界又逢魔兵入侵,时值我又刚好收了下界人皇之子为徒,也就是你大师兄,所以他将浩然正气篇传于我。”

    “所以我还有师叔了,本教不是师尊你创建的吗?”李知政有些疑惑的问道。

    “儒正教是我所创,但是我也有师尊,师兄,另外我宗的另一本法身修炼法《青莲剑典》乃是你太白师叔传与我的,好好听我讲。”只见李淳风说道。

    “元神修炼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大多数修仙者心性不过关,而最后惨死在修真雷劫之下,而修炼元神修炼法之后,能够提高修仙者的渡劫成功率,减少心魔吱声。”李淳风停了下来,一方面是想认他感悟,另外一方面是看小家伙有什么问题。

    “哦!那师尊,元神境界是怎么样划分的?而《浩然正气篇》有什么特别之处?”

    “《浩然正气篇》的源头乃是仙界太清圣地的《德经》演化而来,是当初儒院创始人孔夫子问道于太清圣人,再结合人道变化规则而转化来的。

    究其根本,元神修炼法,讲究的是人间历练的感悟以及对世间万物的认知,穷理才能尽性,尽性方知天命。只有坚韧不拔之志之人,在经历人间磨砺之后,使得意志更加坚定,循序渐进,才会证得大道,悟出自己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是明白自己该如何作为?方能证得随心所欲,如己之求。

    而《浩然正气篇》主要的贡献为对元神境界的划分,现在,你最主要的是知道前三境,即本我三境:启灵境、慧光境以及明理境,启灵境要求极低,即拥有灵智即可;慧光境则要求开启智慧之门,而《浩然正气篇》有使灵台清静之功效,对于开启智慧之门也有很高的辅助效果;明理境则是对自然变化,法则运转、日月交替的自然变化的认知,这个一般需要前往大自然中去观察。记住了吗?”李淳风对着李知政道,不过也没有指望他能听懂,只要能记住即可。

    “记住了,还有其他的吗?”李知政仰着小脑袋道。

    “至于《浩然正气篇》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宗门飞升的人数上,你有师兄师姐九人就成功飞升八人,至于你大师兄则是自己未将本门功法修炼至高深境界,而又心系他事,才导致的飞升失败。修道之人修炼法身境界的修为之外,最重要的还要修炼元神境界上的修为,以元神境界为媒介推动法身境界的提升,二则缺一不可,否则修炼到后期,容易会走火入魔,轻者修为止步于此,严重者还会魂飞魄散。倘若提升的元神境界高出自身的法身修为的话,以后对提高自己法身修为就会很容易了。”李淳风语重心长的说道,看着小家伙灵智极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心中已经打算将其作为关门弟子来教。

    “那我师兄师姐他们都飞升仙界多少年了?”

    “你的师兄师姐八人飞升仙界最长的有一起拿有余,最短的是你九师兄,也就是你两岁前在的王府家主王星智曾祖,都有三百年有余了。”李淳风回道。

    “从今天开始我教你识字读书,你须将《浩然正气篇》的口诀记下来,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静的学习状态。”说完便将《浩然正气篇》的修行法诀传给了他“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

    传完法诀之后便朝着书房走去,为弟子准备一些开启智慧之门的书籍。

    接下来每日清晨李淳风都带着徒弟习字识文,每天清晨都会有奶声奶气的声音从书房中传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