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北宋汴京情_第十九章 老友樊楼相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老友樊楼相聚 (第1/2页)

    夕阳西下,一抹晚霞映照着汴京城,街道上,热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酒楼、茶肆、客栈、娼院纷纷亮起红灯笼,汴京城的夜生活由此拉开帷幕。

    颜昭提议今天晚饭去夜市摊点,于是两人沿御街,走过龙津桥,往州桥夜市走去。

    街头两旁,进城摆摊设点的小商贩,生意兴隆,往往为了一文钱,与主妇们争执不休。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万般嘈杂的声音中,一个颜昭颇似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颜昭兄弟,好久不见啊!”

    颜昭回头,看见一个秀气的白面书生,身着锦衣,腰挂香囊,在向他打招呼,这人似曾相识,却一下想不起来。

    “你不记得我了?”书生走到颜昭面前,笑着说:“我是田家的小儿子田风呀!”

    田风,比颜昭年长一岁,两人一起在汴水镇长大,又在同一家私塾里读书,从小彼此交好,只是五年前的一场浩劫之后,两人再未见面,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变成玉树临风的青年才俊。

    “哎呀,真是田风兄,五年未见了,你让我如何认得出,惭愧呀!”颜昭连声致歉。

    “我也是那天你去我家,才知道你到了汴京城,当时,小妹告诉我,是你来了,我赶忙找出来,不想你已走远。”

    傅鹏见颜昭和旧友相聚,自己夹在中央挺尴尬。

    “颜昭兄,今日你们老友相逢,我就不陪你们晚饭了,你们在一起多聊会儿!”

    “好,那明天上午见!”

    傅鹏向颜昭、田风一一行礼告别。

    “今晚我请颜兄弟到樊楼一聚,两人喝个小酒,听个小曲,不醉不归。”田风提议道。

    樊楼,又被唤作“丰乐楼”!颜昭此时的心里微微一动,他想起了那晚初遇李师师的情景……

    想起李师师,那是最美的相遇,是初开的情愫,也是最让人留恋的瞬间!颜昭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颜昭跟着田风,走进樊楼。

    田风衣着华贵,外表儒雅,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公子,颜昭衣着普通布衣,倒像是田风的跟班。

    守门的看护,对着田风点头哈腰,又发现颜昭就是前些日在门口见过的穷小子,对着他揶揄了一句:“你这小子,终于找到主子做事了。”

    颜昭没有理他,那看护忽然看见颜昭腰间的捕快铁牌,瞬间又变了脸,一副媚笑挂上眉梢,对着颜昭道:“看我这瞎眼,对不住了,原来是捕快呀。欢迎您来樊楼作客。”

    捕快虽然身份卑微,可是权力不小。

    长长的走廊,张灯结彩。倚栏边,静静地站着一群美艳女子,她们舞姿弄sao,等待着客人们的挑选。

    殷勤的店小二在前面带路,田风左右扫视之后,扭头对着颜昭悄悄说:“这一楼陪酒的,只是些普通女子,我们上三楼。”

    上到三楼,却不见一个女子,但闻琴音歌声,从阁子(房间)里隐隐传来。

    每个阁子门前,流光溢彩,珠帘绣匾,匾上刻有阁子的别称。田风带着颜昭,穿过楼与楼之间相连的飞栏,来到北面的一间阁子,阁子上的额匾,刻着:清平乐。

    田风指着这间阁子,对店小二道:“就进这个阁子吧。”

    颜昭环顾四周,每间阁子皆用词牌来命名。

    田风对颜昭说:“颜兄,这三楼西边的阁子,进去后可以望见宫廷的东华门,宫廷墙内的情形,尽在视线之下,所以,一般人是不能进去的,据说,是专门为天子留着的。”

    “田风兄对这里倒是非常熟悉呀!”颜昭道。

    田风略略一笑,顺手掀起珠帘,请颜昭走进阁子。

    这阁子里,布置的古色古香,红木桌椅上,摆放着精美的青瓷盘盏和银制酒具,装饰台柱上,红烛闪耀,整个阁子里暗香缭绕。

    阁子有个里间,也用珠帘隔开,里面放有一张摆台,一张小椅,那是专为陪酒唱歌的女子准备的琴音室。

    田风和颜昭刚刚坐定,便有三楼的管事走进来,手中托着一个盘子,里面放着众多的木牌,牌子上刻着今晚前来陪酒的歌女姓名。

    “先点个歌女,再点酒菜。”田风笑着去翻托盘里的木牌,一边翻着一边问:“今晚师师姑娘可来?”

    “师师今天要晚些时间过来,不过,她的牌子已被别人选走了。”

    “是谁?这么早就来樊楼定了师师?”田风惊讶地问。

    “这两位公子爷,师师一晚有十曲,您看,等这师师的头曲之后,我马上来告诉您,您两位来听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