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北宋汴京情_第二十章 师师一曲如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师师一曲如梦 (第2/2页)

万般言语,只能无奈藏于心中,落花虽有意,却哪堪流水无情!

    田风似乎读懂颜昭的心思,举杯对着颜昭,道:“颜兄,来,先喝了这杯酒。这李师师,名声再大,不过市井一歌伎耳,想这汴京城,无数王公贵族,前来捧场李师师,一个为满足色心,一个为捞取钱财。即使师师对你有意又如何?没有户籍,终身为妓,不足挂念也。不过呢,若是颜兄弟真想那李师师,可为她花巨银赎身买籍,不过,还要看她愿不愿意呢。”

    “田风兄说笑了,弟哪有如此能耐。”颜昭将杯中酒一干而尽。

    两人带着酒意,离开樊楼。

    汴京城的灯火,在夜空中燃烧,瑟瑟秋风里,颜昭似乎还能听见李师师的琴音和歌声,在耳边萦绕。

    一曲动京城,红颜倾天下!连当今几位著名的词人,也纷纷为之倾倒折腰,最近汴京城就流行着开封府推官、著名词人晏几道的一首《生查子》。

    词曰: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李姥姥,李师师的养母,金钱巷镇安坊的坊主,金钱巷又名小御街,与皇宫大院一墙之隔,以娼院和教坊集中而闻名。

    教坊,官办妓院的别称。虽说是官办,其实就是公开挂牌的私人娼院,只是定期向朝堂缴纳银税。和私院相比,避免了许多官兵和江湖混混的sao扰敲诈,多了份安全保障。

    镇安坊培养出来的一流女子,个个色艺俱佳,琴、棋、书、画,无所不会。

    今晚师师的表现,李姥姥全部看在眼里,她有些魂不守舍。

    李姥姥年轻时,也是汴京城有名的红歌女,色艺誉京城,年老色衰之后,便利用手中积攒的银两开了这间镇安坊。

    一乘马车离开樊楼,驶向小御街的镇安坊。

    李姥姥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李师师,这目光,让李师师心中发虚。

    “师师,今晚唱歌心绪不宁,莫不是有什么心事?可向mama说道说道?”李姥姥焉能不知李师师的心事,她只是想让她自己说出来。

    “mama想多了,师师今日偶感小恙,您又不是不知道。”

    “我知道你今日身体不舒服,可我还知道,你心中现在想着一个男人。”

    李姥姥出身风尘,阅人无数,而李师师虽然名满京城,其实也只是一个刚刚出道不久的少女,少女情窦初开,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李姥姥镇安坊的“头牌花魁”,一棵摇钱树,岂能让普通人家的公子轻易摘了?!

    李师师听了李姥姥的话,脸颊绯红。

    “唉,师师,mama也是过来人,在这红尘世界里,我们身份卑微,这些有钱的王公贵族、风流名士,如今像蜜蜂一样围着你转,那是因为你正处在美貌如花的时节,一旦年老色衰,花儿凋谢,你就会被他们像垃圾一样扔掉。”李姥姥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对我们来说,所谓的感情,那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是不可能拥有的,你现在趁着年轻,唯有努力赚些银两,将来也像mama一样,脱离乐籍,赎成自由之身,然后,在汴京城买栋房子,安享余年。”

    “mama教训的是,师师一定谨记mama的话。”李师师轻声细语回答道。

    “师师知道就好!”

    李姥姥的镇安坊,有各色歌伎艺女数十人,还养有一批护院、杂役、侍女。她把手下的姑娘们分成三等:

    三等姑娘守在房间里,专门卖身拉客。

    二等姑娘则被派到汴京城的各个酒楼,唱歌、伴酒、陪宿。

    这一等姑娘,如李师师、筱碧心等,李姥姥则为她们配有贴身的侍女,在镇安坊内,有自己专用的宴客厅和厢房,专门接待来自汴京城的达官显贵,名流雅士。这些贵族文士,来到镇安坊,或者樊楼,往往一掷千金,只为一睹她们的芳容,听她们纤手一曲,与她们共同把酒诵唱、舞文弄墨。

    她们平时只卖艺,从不轻易卖身。除非是遇到称心如意而又肯出重金的男人,这事,还需要顺从姑娘自己的意愿。至于李姥姥,只要能开出她需要的价码就行。

    为了培养李师师,李姥姥可谓倾其所有精力,她不惜重金,在汴京城邀请各类名师高手,从小训练李师师琴棋书画,吟诗作赋……

    李师师天资极高,又得到名家们的指点,数年磨练,终成一代色艺双绝的佳人。

    如今,李师师就是李姥姥手中待价而沽的一件商品。

    李师师自从出道以来,虽然身边贵族名士如云,仰慕者众多,可她至今还没有失身下水。

    她和李姥姥都在等待:

    她在等一个能让她心动的男人!

    李姥姥在等那个能出得起重金的男人,李师师的处子之身,在她心中的价码,不是一般的银两所能买走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