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读书人 (第1/1页)
风起北地之上。 拂过北安之城。 清晨,是安静而又祥和的。 牲畜,包括人,都处于逐渐清醒的过程中,慵懒的活动着沉睡了一夜的躯体,并渐渐找回应有的灵智。 但这只是草原上的景象。 北安城可不是如此。 北安城地处偏远人稀之处,人口数量上并不如那些南方的重城,但即便是再人丁稀少,北安城毕竟是重城! 北安城内,辖四百七十余万良民。 若是算上北安城周围、被冠以“北地”之名的驻军大营,单单北安城自身,就拥有五百二十余万的人口! 而且,这还没算上周边的地带。 数十余座小城中的人口总量,统合来算并不比北安城少多少。 因此,若是算上这些小城,大周北地最起码拥有一千余万的人口,若在算上奴隶以及隐瞒的人口,三千万,说不定都有可能凑出来! 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黑暗。 反之亦然。 所以,虽然北安城明面上只有四百七十万的“良民”,但若是按人头数来计算,远远不止这个数量! 而在这样一座重城之中,想要在清晨寻得片刻安宁,其实还不如在午夜默默守望着宁静。 最起码来讲... 午夜有宵禁,清晨则没有。 一大早,疲于奔命的小商小贩,各家商铺酒楼的掌柜小二,就都已经准备就绪,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而不从事商业的平民,大多数都是裹着单薄的棉袄,仨一帮俩一伙的站在驿站旁或码头上,琢磨着今天能否接到任务,然后换两个钱养家糊口。 如此熙熙攘攘之态,又怎么可能保持安宁?! 不过这才是人间常态。 人间,是红尘。 红尘,说白了也只是烟火气罢了…… 失去了这熙熙攘攘的嘈杂,人间又与那天上的清冷有何区别?! 那天上的神仙,又何必来这纷扰的红尘中走一遭呢?! 所以,北安城的清晨,是嘈杂的。 嘈杂的很正常。 嘈杂的也很自然。 但这只是小民的嘈杂。 越是向上爬,就越是缺少烟火气。 就像是在这红尘中的读书人一样:抚摸着自己洁身自好保留下的纯白羽毛,礼貌的与其余纯白者寒暄,似乎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彰显出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的态度,又似乎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风骨。 读书人,不就追求这点东西吗? 要么是名,要么是利。 而名大于利,且包含利。 所以,读书人自然是优先追求名。 因为在有了名之后,利,就再也不需要他们犯愁了,会有数不清的商人,主动奉上钱财,只为了给后代亦或是子侄征求到一个名额。 一个读书的名额! 哪怕... 只是作为伴读!!! 但只要关系够好,其实是有办法改变出身参加科举的! 而即便是没有名的帮衬,也没有商人的投资,任何一个读书人,也都不需要为了吃喝而发愁。 当然,这里所提到的“读书人”,指的是真正的读书人,有功名在身的那一种。 童生、秀才、举人。 这就是大部分读书人的一生。 也是三个不同的境界。 童生,可免自家税钱。 秀才,可免亲属税钱。 举人,可家乡留名,光宗耀祖。 所以,只要考上了童生,就不必为生活所困扰,可以娶一个贤淑的妻子,并且轻轻松松的掌握家庭大权。 秀才,则是一个分水岭。 过去了,那就是鲤鱼跃龙门。 因为有秀才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是可以收徒的! 而且,不仅如此! 具有秀才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手里掌握着举荐的名额! 换而言之... 就是学籍! 只要有了这玩意,就可以参加科考! 这才是秀才真正受人敬仰的原因! 若是过不去,就只能作为一名童生,老老实实的过着幸福美满但无趣的生活,安安稳稳的活到死。 三妻四妾什么的,肯定是不要想了。 但能活到老死,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即的奢望了,更何况还不用犯愁吃穿住行,放在流民眼中,这与神仙的生活没什么区别。 举人的话,则是另一个阶层。 到了这个阶段的读书人,一但认为县官做事不公的话,或者是拿到了县官违法乱纪的证据,是可以直接越级找州府处置的! 而且,县官还没有资格拿下举人! 可以说,到了这个阶段的读书人,即便真的是胸无大志回到了家乡,也是民敬官畏的存在! 不过,大周毕竟是人情的社会。 即便真有举人心灰意冷亦或是胸无大志的回到了家乡,也通常会应下县官提出的请求,担任县学的院长或副院长。 也算是有了一个虚名在身。 顺带加强了一下两者的关系。 总之,读书人确实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只不过受限于天赋,从平民之家一跃而起的,终究还是少数。 而且,像这种出身低微、必定具备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往往也轮不到小门小户攀枝附叶。 大家族的眼光,基本不差。 这也是读书人多负心的根本原因。 没有功名在身,顶多是识了两个字的平民,在真正的读书人眼中,根本不算是读书人,更不会被接纳到圈子里! 所以…… “还真是神通广大啊!” 一间干净整洁的小院子里,陈鼎坐在桌案后,对照着手腕下方黄纸上的提示,翻看着手中的学籍,印对了半晌后,情不自禁的感慨道。 说实话。 陈鼎是真没想到北安城的守将竟能给他送来这样一份儿大礼,也是真没想到北安城的守将胆子竟然这么大! 走私一些紧俏的货物也就罢了…… 反正大家都在干。 大周和草原之间,本就存在着互市,真要是深究起来,恐怕大周的脸面都要直接丢光。 所以,大周不会深究。 万一被发现了,顶多是降职。 走私一些军用品,也可算作罢了…… 反正可以改账本。 找个手段高明且足够忠心的账房,在自身地位足够高的基础上,遮掩住走私军用品的行为,不算太难。 或者说,很轻松! 若这能让上面派下来检查的人从账本上找出什么毛病,那只能证明北安城的守将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但能给他这个外来者搞来一本学籍,而且还是一本秀才的学籍,而且还是经得住查验的学籍,甚至学籍上的姓名与师承都做的有据可查…… “真特娘的是个人才啊!” 陈鼎情不自禁的笑骂道。 像这种事,一但被查明证实,别说是他这个冒牌货,就算是北安城的守将,都会被及时问斩,以平天下文士之怒。 可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如今的大周,已不是当年的大周了! 凭巷战,死死的咬住草原轻骑十三天的大周,在七十年前;孤身持王杖,穿敌营而过的大周风骨,在一百六十年前;驱杀胡虏光复山河的大周,在二百二十三年前…… 二百二十三年后的大周…… 也是此时此刻的大周…… 已经在腐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