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机器人的情感 (第1/1页)
“三枚能量币”长情突然停下筷子,递给李志三枚橙黄硬币。 李志顿觉整个晚餐变味了,背靠椅子,无语道:“要不要分这么清楚”。 长情满不在乎,“最好跟你分清楚”。 李志没有接,抽出一瓶啤酒,狠狠的用牙咬开啤酒盖,一口气喝下大半瓶。 猫左卫端正坐着,面前的桌面上没有餐具,只有一盘磁带,脱离录音机,独自转着,声音也没有外放,直接流入它的耳中。 对李志和长情的拌嘴浑然不在意。 呆呆的样子,让李志想起最开始创造它时种种失败和想死的冲动。 “你听不听得懂啊!”李志生气的拍黑猫的头,猫左卫还没有反应,长情不客气的扑过来。 李志招架住,哈哈大笑。 黑猫看着两人,你来我往,不明所以。 它还是不懂。 歌也不懂。 晚饭是李志,猫左卫做的,西红柿炖牛腩,煎带鱼,蒜泥生菜,清炒豆芽和杂粮饭,一顿家常简单的晚餐。 长情作为客人在做饭的空档把花店转了一圈,和其他花店不一样的地方,在很少有客人会去到的后墙,摆有一整墙的书架,满满的全是书。 她觉得应该是一种摆设,糊弄鬼的,猫左卫不用看,那个家伙不可能看。 至于晚餐时,长情跟李志要算清楚,因为李志这个人太赤裸裸,眼神肆无忌惮的来回扫描长情,把她惹毛了。 打打闹闹一场晚饭后,猫左卫收拾完餐桌,独自来到向阳的落地窗前,那儿有一块镶嵌在玻璃中的隔空充电板,白日里吸满了光热。 它贴近它,传输通道连接,不可见似有如无的波纹在它们中间颤动,猫左卫闭上眼睛,陷入短暂的“沉睡”。 李志和长情转悠到书架前,书架底部是一盆一盆喜阴吊兰,簇拥繁茂,绿意如洗,叶脉如剑。 “《在细雨中呼喊》,《挪威森林》,《情人》……” 长情与目齐平的书架一本本看过去,“你全都看过?” “额”李志语塞,略停顿放弃自我吹嘘的小心思,直抒“都是在老城,荒野偶然发现的,回来的路上看一点是一点,很多都没看完,你喜欢可以挑两本带走。” 长情俏皮转身,绕过君子兰,来到书架另一侧,好奇抽出一本书。 “倾城大学,我的历史学教授是一台古朴的机器人,听说是最早公用的机器人,在国家图书馆当管理员。多少次更新迭代,它因为存储的海量知识保留下来。” “它说机器人是不读书的,全宇宙里智慧生命只有父读书,读书是父灵魂的证明。” 机器人口中的父是人类,已知这世界唯有人类是天父,机器人、亚种在父的文明中寻找自己。 李志默默看着长情低头注视着书骨,神情莫名,言语里他错觉听出她的不理解和未明的羡慕。 他笑笑说:“给你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书,读书是某些人的天赋。就像机器人,不用学就会高阶算法,我到现在都搞不懂二进制0和1怎么能构成现在的数字世界。” 长情反手将书夹在臂侧。 回到花间待客厅,猫左卫已经在了,放的小小声来回听周的《以父之名》。 李志示意猫左卫外放。 一时间灯光温柔下来,低沉悠扬的倾诉回荡整间花店,包围着它,把风之信隔绝于世界之外。 李志仰躺在沙发上,脚跷放在茶几上,轻微抖动。 长情观看李志的神情,像在读一本晦涩难懂的书,他闭着眼睛,好似在沉睡,脸上却有一股感情在洋溢。 机械生命是没有感情的,猫左卫听不懂歌,它用的机器语言解析不了,它一遍遍的听,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 作为一个禁卫军,猫左卫时刻保持警惕,外界隐约风传有一个组织把机器人情感作为选题,试图攻破人类的情感密码。 有一天它会懂吗?它的逻辑告诉它自己有所缺失,可它不明白缺失的那部分是什么。 它看向长情,低眉敛目,嘴唇翕动,专注的读书一页页翻过。 会不会有一天机器人能成为父。 “我该走了”长情看向漆黑的窗外说道。 李志站起来,轻松而自在的姿态,笑说道:“好,我送你”。 走到门口,长情转身停下。 “《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借我看下。” 长情露出手里的书,封面是一个男孩的剪影站在海边。 “嗯”李志没有看书,随口应道。店门口白炽的檐灯下长情的手臂洁白如雪。 猫左卫站在花厅里,看着门口的一男一女,灯光落在他们身上,给它不一样的感觉,更似启示。 “我送你” 长情笑笑婉拒,“不用了,没多远”。 目送长情的身影消失在最远处的路灯下,李志高声喊道:“书记得还我。” 他不确信长情有没有有听到,于是再喊了一遍。 “书记得还我。” 关上门,李志喜滋滋的往回走,借书一来一往这机会不就来了,我真是聪明,单身二十三年真不应该啊。 是这该死的世道,我们都是时代的牺牲品。 李志自去卧室睡觉,猫左卫留下头顶的小夜灯,其他的全部关闭,坐在沙发上,盯着窗外,一点点等待。 走出不远,长情发现正事忘了,录音带和录音机落在花店。再走出几步,她转念一想,算了,他这么喜欢送给他了。 长情喜欢做书卡和电影卡,这是它从未向别人诉说的小秘密。 从风之信回来简单梳洗,换上居家的睡衣,窝在床上,长情打开夹满硬质便签的厚厚笔记本,便签伸出纸张之外磨损出皱巴巴的痕迹。 长情喜欢这些褶皱,是陪伴她岁月的证明。 沉浸在书中,肚子不自觉咕咕叫,看看表凌晨两点十五,还不想睡。 半跪起,长情从床里侧挂在墙上的置物架里取出一袋饼干,并用无名指和小指抽出一张空白的便签。 便签边缘绘画紫罗兰,留下中间空白便于书写。 拆开零食,把笔记本当做书写板,长情在便签竖写“海边的卡夫卡”,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夹在里面,打开书,一边读一边写下书注。 “你做了正确的事情。”叫乌鸦的少年说,“你做了最为正确的事情。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得你那么好。毕竟你是现实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可是我还没弄明白活着的意义。”我说。 “看画,”他说,“听风的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