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教我修仙_第三十六章 养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养炁 (第1/2页)

    “常公子,这不是先前在山腰上趴着石碑过了一夜的野小子吗?好像刚刚定心一关中还是第一个恢复意识的。”

    人群中有一人名为肖望,在易时被叫到名字上前时认了出来,便附耳小声告知那允州刺史的儿子。

    身着锦衣的常姓少年看着易时的背影,双眼微眯,在心中暗暗将其当成自己的劲敌。

    “这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野小子上一关估计是耍了什么小伎俩,但在这第二关‘养炁’中,是由寺里长老亲自评判你对天地灵气的感悟能力,决然不可能耍花招,这考核的头名定是常公子的。”

    肖望一脸谄媚地刻意讨好常姓少年,这位允州刺史的二公子,只要自己进入白马寺后为其效力,将来不论是资源还是地位都会比自己摸爬滚打要多得多。

    虽说佛门讲究看淡红尘,但作为凡俗中对抗妖魔人魈的重要培训基地,俗家弟子只需要修仙,不需要修习佛理。

    时间久了,佛门也就成了功利之地。

    常姓少年也不排斥他人的献殷勤,毕竟从小到大这种人自己见得多了,更何况到了寺里后家仆侍从都不得带入,有个跑腿之人自是能省很多功夫。

    “这考核可不是仅仅为了通过那么简单,毕竟只要能在三关成绩均在甲上,便有聆听住持佛音的一次机会。”常姓少年的眼中流露出向往的神彩。

    要知道白马寺的住持觉命大师可是南朝里屈指可数到达无我境的圣僧之一。

    传闻圣僧的大自在佛音有涤人心魂的功效,有如佛陀在世的当头棒喝,更是能解人疑虑,心神澄净,若是修为处在瓶颈,更是能助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像自己这般本就天生对灵气异常敏感之人,在接受住持佛音洗礼后未必就不能成为白马寺第二位仙苗。

    想到这里,常姓少年的身子便忍不住颤抖。

    ……

    禅院外不远处的几棵松柏之上,了解、了释、了清三个老和尚单脚立在三棵树的翠绿树尖上。

    看似沉重的三人好似柳絮鹅毛,看似摇摇欲坠,却丝毫没有跌落的迹象。

    “他进去了。”了解和尚轻抚晗下白须道,“二位师弟,还记得当初霍沐宸进我寺门时那灵璞放出的,是什么颜色的光”

    面目瘆人的了释和尚冷道:“无论何人的炁感如何,在灵璞均有所现,炁感之资从低到高对应灵璞绽放出的光芒分别是赤橙黄绿蓝靛紫。”

    “当年遇到霍沐宸时,灵璞绽放的便是紫光。”

    “紫光啊——”

    了解听闻顿生感慨,“想当年我等三人也只是蓝青之光,却也在这照天境的尽头困了数十年,究竟何时才能向住持那般步入无我之境,传闻无我境之上还有第四境,是仙佛的境界,就连奇才如那位易先生当年也是因为差一步而功亏一篑。”

    “了解师兄。”

    一直闭眼沉默的了清突然开口道,“自了清入我沙门以来,便被告知——《往生咒》日夜各诵念二十一遍,能灭五逆、十恶、谤法;若是再恒心持诵了二十万遍,便可生智慧苗芽;再念上三十万遍就能亲自看见阿弥陀佛。

    若这是如此简单,可这世间众生皆可念诵的《往生咒》又如何能助人见到我佛呢?修行为的,并非修为境界高如山岳,而是为了明心见性,见得我佛如来。

    师兄,修行即是修心。”

    了解和尚一拍脑袋,一脸愧色道:“刚才差点因执念而入了歧途,多亏了了清师弟一番棒喝之语,才得以清醒过来。”

    “阿弥陀佛,师兄身居长老院首座之职,自是为了寺里着想方才生了邪念,易地而处,师弟说不定还不如师兄。”了清谦虚回礼道。

    “师兄,不知那后生的所测资质如何?”

    “不急,待我看看。”

    ……

    话说回来易时推开禅门,迎面而来的是一面佛龛,龛前的桌案上摆着诸多礼佛之物,长明灯、香炉、烛台、净水瓶、经卷、签筒、铜磐、木鱼等等凡是自己见过的基本都有,地上还有一张蒲团。

    但奇怪的是,这个佛龛供奉的不是佛像,却是一块人头大小的石头,黑不溜秋,坑坑洼洼,与河边随处可见的石头完全没什么两样。

    可堂堂南朝名寺的白马寺,为什么要供奉这么一块臭石头?

    站在桌案前的中年和尚左手捧册,右手执笔,询问道:“你就是易时?”

    易时敛衽回礼恭敬道:“弟子正是。”

    “嗯。”一直严肃板着张脸的中年和尚嘴角莫名上扬,笑道,“贫僧法号本竹,上前来,把手放在这灵璞之上。”

    “灵璞?”

    这块又黑又丑的石头叫灵璞?什么东西?

    见易时迟疑不没有上前,之前的人凡是不听自己指令的本竹都懒得搭理,但在受到长老院首座了解长老的特意叮嘱后,自己才对这个在“定心”一关中拿到甲上的后生特别关照。

    本竹和尚耐心解释道:“此石并非凡石,乃是我寺中珍藏多年玉原石,名为‘灵璞’,能够测试出接触之人的资质禀赋。”

    这么神奇?

    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