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诈死 (第1/2页)
就在所有人对朱棣去向几经猜测之际,一道如五雷轰顶般的消息传了过来。 东厂在朱棣遭遇贼人不远处的山下发现了疑似朱棣的尸首,应是从山上失足掉落身亡之后,又遭遇野兽啃食,面目全非,已经无从辨认了。 尸首身旁,留有一柄军刀,又有个朱棣贴身携带着的玉佩。 仅凭这两样,基本确定朱棣无疑了? 若不是朱棣的话,又岂能有朱棣的东西。 之后,这尸首直接被安置于鸡鸣寺。 虽说一再保密,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用多久,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 当然,也不排除是故意泄露。 谁都没想到,率先寻至鸡鸣寺的是陈瑛。 既决定对外隐瞒,指定是不能让陈瑛顺利见到的。 东厂番子卖力阻拦,陈瑛寸步难进。 就在吵吵嚷嚷僵持当中,郑和风风火火出现了。 “京中都在传言东厂寻到了具疑似陛下的尸身,究竟是与不是,总归是得有个说法的,就凭你东厂能够盖的住的吗?” 真是朱棣的话,不说是东厂,谁都盖不住。 郑和神色颜色,板着脸没直接回应,只道:“陈御史稍安,咱陈御史也是陛下的肱骨之臣,被陛下倚重,现今情况险峻,也需陈御史共同担负。” 之后,郑和亲自引领,见了那具所谓的尸身。 陈瑛也曾时长出去朱棣身边,朱棣随身携带的玉佩,陈瑛也曾亲眼所见。 不过,仅凭这些,陈瑛还是很难相信。 朱允炆不也凭个随身携带的玉佩假死脱身吗? 万一,朱棣又重蹈覆辙呢。 不说他亲眼见东厂把这具尸体从山下捞上来,就是见了怕也不能轻易相信。 陈瑛神情悲拗,泪眼婆娑,强忍着道:“当务之急,还是得请太子殿下出来掌控大局,先由太子处置朝政,安定了人心,之后再行处置陛下的后世。” 这在目前看来,的确是最为合适之法。 朱高炽这个太子,不就是以备不时之需的吗? 郑和点头附和,道:“咱家会把此事知会于太子,请太子来拿主意的。” 这种情况下,的确是只能让朱高炽来拿主意了。 自朱棣失踪之后,很多朝政已送到东宫了。 先由文渊阁票拟,之后再经由东宫属官分类处置,最后再于朱高炽的案头。 朱棣只是失踪,都怕朱棣回来秋后算账,没人敢使小心思。 再加之,内阁首辅解缙本就是和朱高炽走的近,交到朱高炽那里的,都是处理的差不多的。 不过,这些都是基于朱棣还在。 随着朱棣疑似死亡的消息传来,不淡定的人很多。 解缙第一时间寻到了朱高炽那里,颇显担忧道:“殿下应已听闻外界传言了,若是属实的话,殿下该早做准备,京中武将支持多与汉王殿下交情匪浅,加之汉王殿下还掌着神机营,倘若兵变逼宫,殿下手中能用之人又有多少?” 朱棣远在北平都能够靖难当了皇帝,朱高煦就在京中,他若兵变,朱高炽不过只是一个太子,连朱允炆都比不上。 朱高炽神色悲拗,颇显坚定道:“父皇乃真龙天子,靖难屡次历经危险都能化危为安,这次也不例外,父皇一定能平安回来的。” 朱棣倘若假死,朱高炽一旦行事错误,不仅保不住太子之位,将来怕连个藩王都做不了。 解缙压低声音,再次相劝道:“如此固然好,但殿下也该多做个准备才是,万一...” 话说到一半,外面想起了敲门之声。 “殿下,郑公公来了。” 郑和是朱棣的得力干将,在郑和面前,朱高炽都得礼让三分。 “快请郑公公进来。” 话落,门打来,郑和抬脚而入。 郑和连日来一直都在忙碌,已好几日不曾睡好觉了,身上疲乏很甚,较之以往萎靡了很多。 见到郑和,解缙颔首行礼,随之主动告退。 却是没成想,郑和拦了下来,主动道:“解学士留下一并听听吧,不少事情还需解学士协助太子殿下去做,省的咱家再单独再报给解学士了。” 郑和看起来藏着掖着怕被人发现,实则却是希望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知道的人多了,才能多看出些人的反应。 之后,郑和停顿都没有,当即道:“咱家在一处山崖之下发现了一尸首,周边有一柄军刀以及陛下随身携带一块玉佩。” 话至于与此,该想到的也能想到。 朱高炽反应强烈一些,肥胖的身子一个踉跄险些摔倒,稳住了身形之后才问道:“这...” 张了张嘴,最终一句话没能说出来。 结合这些情况分析,那尸首是朱棣无疑了。 “尸首遭遇野兽啃食,面目全非,已经无法辨认,殿下是储君,请殿下拿主意,奴婢随时听殿下差遣。” 丢下这句话之后,郑和识趣离开。 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