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 消息送到 (第2/2页)
后,才最终放在蜡烛上点燃。 确定全部变成灰烬之后,才一脚踩了上去。 被朱高煦踏了一脚的灰烬彻底灰飞烟灭,再寻不见任何踪迹。 次日,朱高炽召内阁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大理寺这些中枢衙门处理商议目前的朝政。 现今的朱高炽不过只是一个太子,在朱棣突然失踪的情况下虽担任了监国之职,但所能做的不过也只是招呼中枢衙门掌管商讨些重大朝政。 去奉天殿以监国太子之职召开早朝是无可厚非,但朱高炽行事一贯小心谨慎,肯定不敢这么冒失的。 “殿下,陛下英明神武,出此意外之状实属是可惜,既要昭告天下也应寻个为陛下争名之策处置,定不能以实情处置的。” 一个皇帝竟死在了野兽手里,那传出去得让人笑掉大牙。 说这话的,乃是户部尚书夏元吉。 夏元吉是被朱棣提拔做了户部尚书的,朱棣对他也算有知遇之恩了,能先考虑朱棣脸面也算是有情了。 有了这个带头,其余几人也是纷纷附和。 就是这样,史书还不知道怎么写呢。 倘若真如实公布了朱棣的死因,那肯定得炸锅。 更何况,朱棣靖难坐上皇位本就不够光明正大,倘若遭遇上了这种死法,那定会被人觉着是报应的。 这些朝臣大部分是出自于建文朝不假,但他已投靠了朱棣,做了一次贰臣,只能效忠于永乐朝了。 再背叛朱棣,那可就成叁臣了。 所以说,目前这些人倒真是为朱棣所虑的。 在众人你一眼我一语中,解缙很快道:“殿下是陛下钦定的太子,陛下不在了,殿下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君主,还望殿下早日即位,处置陛下丧葬之事,尽早安定民心。” 一句话,朱高炽只有早日即位,才能堵住外面的悠悠之口。 “请殿下早登大宝,以安民心。” 有些解缙的带头,文渊阁几个大学士先后出面。 随后,便是几个尚书。 这种情况下,朱高炽早日即位的确很有必要。 国不可一日无君,没有皇帝主持,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遭至建文余党的反扑了。 朱高炽平日在文臣单重的威望本就很甚,解缙这么一带头,支持朱高炽早登大宝的竟一下达到了大半。 朱高炽究竟是要等在场的人全都答应,还是单纯不愿在朱棣尸骨未寒考虑此事,还是怀疑朱高炽不可能这么轻易就死了。 反正在写解缙等那些朝臣出言后,朱高炽是迟迟没表态。 在这种气氛僵持中,几个本观望之中的人也都站在了解缙那边。 眼瞅着,没表态的人越来越多。 就在这个时候,陈瑛往前一步,正气凛然指责道:“尔等受陛下器重,陛下尸骨未寒,尔等就想着巴结新君了,陛下究竟死于何因,又是出自于谁之手,此事若不能有个说法,怕是难对天下人有个交代的。” 知晓了朱棣死亡的而消息后,这些朝臣顺理成章都相信了表面上的那个原因。 倒真没来得及考虑其他原因,或许即便是考虑了,也不想因为此耽误册立朱高炽为新君的事情。 别看朱高炽是太子,但朱高煦完全是有何朱高煦抗衡的能力的。 稍有不慎,朱高煦便会兵变。 这些文臣,可打死都不愿意再让一个丘八做皇位的。 “陈御史,这样说的话,你是知道些陛下的死因了?” 解缙沉声询问,言语之中满是不快。 都是同朝为臣,谁是人谁是鬼,他们可一清二楚。 陈瑛平时就和朱高煦走的近,这个时候出头,极大的原因怕是为了朱高煦。 “具体是何因老夫只大致知晓一些缘由,但本着谁受益谁有疑来看,陛下之死怕是很太子殿下脱不了干系,册立太子做皇帝老夫不认同,一个弑君弑父之人,老夫不认为能做好天下的表率。” 很显然,陈瑛话里话外已把朱棣的死和朱高炽联系在一块了。 只有有这个风言风语,朱高炽支持的人再多,怕也做不牢皇位的。 “陈瑛,你休血口喷人,别以为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你说陛下的死和太子殿下有关,那你就拿出真凭实据来,无凭无据的,你这盆脏水可泼不到太子身上。” 解缙和朱高炽走得近那是人尽皆知的,能第一个站出来给朱高炽出头倒是不稀奇。 “呵,老夫怎么想,你又是怎么想的,你敢说出来吗?” https://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更新,第173章消息送到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