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梧桐树下燕朝凤 黄河浪里鱼入海 (第1/2页)
接上回,农妇将饭食均已备毕,诸常山青年一通狼吞虎咽,历经一夜大战,早已饥肠辘辘。左校连扒带舔,没几下自己碗里的饭就吃完了,却没吃饱,便伸空碗与妇人,曰:“再与俺盛些饭来吧。” 那妇人面带难色:“去岁大旱,粮食歉收,官府又加苛税,家中仅有之粮已悉数做与你们了。” “这......”左校一时语咽。王当听得此语,伸手拿出一只锦囊,塞给了农夫:“这里有些许碎银,请老丈收好,算是我等的饭钱。吾观老丈家中不见子女,余下的银钱,就当我等感谢老丈救济之恩,请老丈做些补贴吧。” “这,这怎生好意思......哈哈哈。”老汉虽一番推辞,却在王当的一再坚定下收了锦囊。老妇见这群青年对自己一家恭敬有礼,还贴补了银钱,脸上愁眉略展,慨叹道:“唉,若是我家的骐儿和骥儿能有你们这群孩子这么孝顺就好了。” 左校憨憨地问道:“你们的儿子不孝顺吗?” 老汉接话:“以前,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勤劳能干,次子在家务农,长子在外帮工。只是,自从去年腊月,长子拉着他弟弟出了一趟远门,便再也没有回来了。至今,也不知是死是活......”说到这儿,那老妇的脸上已挂上了两行浊泪,掩面离开了。 左校自知失言,尴尬地闭住了嘴。王当安慰老汉:“吉人自有天相,老丈待我等如此宽厚,令郎必得东岳福庇,安然无恙。” 老汉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离开老汉家,一行人便寻五谷仙师去了。行不多久,日已西斜。萧云自幼耳聪目明,能远视数里之雀,此时,他站在高地之上,目撒四方。忽见西边山坡之上,一轮红日映射之下,有屋舍罗布,旁有烟火,北风徐来,斜指南方,四周竹林环绕,一株硕大梧桐伫立于千竹之中,甚是显眼。 “燕大哥!杨仙师家快要到了,就在那边!”萧云兴奋地指向梧桐树。 “好,兄弟们快走。”褚燕众人加紧了脚步。 行至屋前,但见此景:竹栅成栏,一水护田将绿绕;炊烟袅袅,两鹭踏瓦林间鸣。菊开三簇傲风立,木业铺庭灿黄生。四五禽畜追逐戏,六七磐石藓苔青。八九散柴卧灶畔,十柜药草济苍生。但问茅舍何人居?无主之凤寻佳桐。 褚燕众人甚是惊奇,明明已是春二月,这里却犹如春秋二季并存,菊开草青、叶黄苔绿。褚燕咳嗽了两声,站在屋外,向里面高声喊道:“敢问此处可是杨仙师的家吗?我等乃常山真定人氏,今兄弟负伤,特此求见仙师!” 从屋里走出来一位长须男子,约莫耳顺之年,以黄巾束发,面容消瘦,见有访客,便拱手请进。 男子云:“我便是汝口中所称的杨仙师,请进。” 天色已晚,屋内昏黑,杨凤点上几盏油灯,褚燕、王当将杜长置于榻上,杨凤取来药箱,开始诊治。 众人因感冒伤风之故,也不时发出咳嗽、喷嚏之声。杨凤抬眼瞟了一下这伙常山人,问:“尔等既是常山人,何故至此?” 褚燕曰:“哦,我等俱是商贩,欲往豫州做些买卖,只是恰逢途径此地。” 杨凤面无表情,只是“嗯”了一声,手中继续为杜长疗伤。 不知过了多久,杨凤再次开口,打破了屋内的寂静:“劳烦哪位能帮在下个忙?灶上饭食已然煮熟,我这里分不开手,请帮在下盛出来。” “我来”,褚燕应声起身,左校却按住了他,曰:“哎,燕哥坐着吧,让小弟去便是。” 左校盛出饭来,热气腾腾,本来在那农户家中就没吃饱,加之左校饭量又大,故而此时盯着饭食直咽口水。 杨凤头也不回,为杜长敷着药曰:“东墙上挂有三包调味之物,若你们饿了,就先用吧。” 王当忙曰:“先生尚未忙完,我等怎好先用呢?” 左校却乐开了花:“哎,仙师既然都开了口,那俺们又怎好推辞?嘿嘿嘿,是吧燕大哥?” 褚燕曰:“仙师为我堂兄疗伤,我们还是等仙师忙完再吃吧。” 杨凤曰:“无妨无妨,吾腹中尚且不饥,尔等就不必拘礼了。” 左校笑曰:“谢仙师!谢仙师!” 一群青年顿时撒开了欢,端起碗来,箸如马蹄,手似电影,风卷残云。吃完之后,左校打了个饱嗝,众人补充了体力,气氛也比刚才缓和多了。 此时,杨凤也为杜长处理好了伤口,戴上了一个黄色眼罩,灌下了汤药,坐在床头,饮了一杯清茶,细品茗蕴。灯影幽幽,竹叶婆娑,杨凤径自取琴,席地而坐,也不言语,弹起了铮铮之音。 褚、左等人俱是村夫山民,哪里懂得音律?众人或坐或站,虽不言语,却甚显尴尬。唯有王当细细去听。这琴声不疾不徐,不沉不躁,如雨后洼地之水,新降而不污浊,近地而不清高;大汗淋漓者闻之可除暑气,心如死灰者,听之可得希冀。不显天地之辽阔,不困槽枥之窄狭。虽无仙家之气魄,亦无庸人之俗气。称不上心如止水,算不上汹涌波涛,指不出东西南北,猜不出这琴音奥妙。 一曲指弹毕,众人虽不懂音律,也被惊呆了,说不出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好听。最后一音绕杨散去之后,榻上的杜长终于睁开了眼,众人赶紧凑了过来。 “堂兄,堂兄,你终于醒了!”褚燕惊喜道。 杜长欲起身,右眼却吃痛不已:“啊嘶,我这是在哪?” 褚燕曰:“这里是杨仙师的家,是他给你治好了。” 杜长欠身拜谢:“哦,多谢杨仙师。” “哈哈哈,杨仙师,您可真是仙师啊!俺和兄弟们谢谢你了!”左校立马跪下磕头拜谢。 杨凤摆手道:“不必谢我,医资可曾带来?” “这......”众人语塞,褚燕曰:“我等赶来匆忙,不曾带有五谷,如若仙师不弃,我们兄弟这里也有银钱,仙师想要多少,尽管开口便是。” 杨凤捋了捋夹杂着黑色的白胡子,曰:“本仙师从不收银钱,只要五谷,尔等无有,岂不是坏了我的规矩?” 左校从地上站起身:“仙师好生无理啊,我们兄弟跋山涉水,身上怎有五谷?既有银钱,您要多少我们给便是了,怎生如此固执?” “小弟,不得无礼!”褚燕呵斥道。 杨凤微眯双目,笑道:“既是行远路之人,身上怎能无有谷粮作炊?既是商贩,又怎无有行李货物?” 褚燕忙道:“我等俱是马商,不幸路遇山贼当道,劫去了我等货资,弟兄们与之大战一场,虽侥幸得生,却失我堂兄一目,这才来寻仙师,以求救助。” 杨凤冷笑一声:“汝一口一个仙师,却信口雌黄,无有半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