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大槐坡上魅影森 天各一方自求存 (第2/3页)
“喏!驾!”眭固自令三千本部人马去迎战卫治去了。 此时,两旁上坡上尽是黑衣黑甲,张牛角竭力指挥,稍稍稳住了混乱的黄巾军。于毒率兵挡住左翼敌兵,刘石领兵挡住右翼敌兵,张牛角坐镇中军,企图挽回颓势。 忽然,张牛角座下战马横遭一击,顿时摔下马来,待到他忍痛爬起来时,看到自己身旁的黄巾军竟脱下了衣裳,系上了黑巾,一名横髭大汉手握铜锤,站在方才倒下的战马旁大喊道:“兄弟们,杀啊!” 原来,之前逃过来的那批所谓的“前部黄巾”,乃是洪刚带领的三百黑山猛士假扮而成的,趁乱之际混到了主帅身边。而今张牛角左右无人,全都派出去抵挡外部之敌了,洪刚见内部空虚,便忽然作乱。如此,黄巾军没了主帅坐镇,腹背受敌、前后夹击,彻底崩溃了。正所谓:望时银月晦时星,富时酒rou贫时羹。百川汇流成猛势,兵败山倒大厦倾。 青牛角、褚燕一众随着刘石将军去抵挡右翼的黑山军,正在混战之际,忽见中军大旗倒下,渠帅落下马来,黄巾军们立刻乱作一团。见势不妙,青牛角带领身边的士卒回头去救张牛角,褚燕与众人边打边撤。一时间,刀声遍山谷,枪击彻九霄,人仰马翻满地嚎,阎王可知晓?火光照枯林,残戈北风萧,龙宫凤阙莺莺燕,今春寒鸦饱。话分两头,按下不表。 天至五更,一夜惨烈厮杀,东方熹微,褚燕一行人彻底在那场混战中杀散了。此时,褚燕的兄弟们一个都不在他身旁,只有六十多名毫不沾亲带故的黄巾军小卒子们跟着这个褚都伯杀了出来,一夜未眠,饥寒交迫,又大多带伤,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绝望。褚燕虽凭借武功高强没有负伤,却也甚是失落。这一行人跌跌撞撞地走到了一处向阳之地,清晨的暖阳照在身上,驱走了一丝寒凉,众人走不下去了,纷纷倒在地上,原地叹息,沉默无语,如待宰羔羊一般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过了一会儿,褚燕觉得,坐在这里终究不是办法,看着眼前这群低落的黄巾小卒,褚燕鼓了鼓气,下了个决心。褚燕仰头看见东边小坡上有棵柳树,万条垂下,已抽新芽,计上心来。 褚燕倏地站起身来,哈哈大笑。众人被他这一怪异举动吓了一跳。褚燕斜眼瞟见大家都看向了自己后,收住了笑容,挺直了身子,目视着东方的朝阳。众人疑惑不解,要看他接下来想要干嘛?难道是对眼下的处境绝望到疯掉了?随后,褚燕大步流星,三步并作两步,在离那柳树约莫半丈之时,忽地纵身一跃,如燕子腾空,跳上了枝头,踏在了树杈上。背朝东方,面向众人,岿然不动。 众人虽知褚燕武功高强,素有飞燕之称,但今日见这一番亮相,还是不由得被他的轻功镇住了。褚燕见众人成功的被自己吸引了注意,心中不免一乐,但面上并无表情。褚燕运了一口丹田之气,故作玄虚,朗声道:“尔等见到本尊,还不跪下?” 褚燕声如洪钟,又面露威严,加上他站在东边树上,众人要用仰望的姿势才能看到他,而东升之阳照出的光线正好刺眼,褚燕挡着太阳,更显得他光芒万丈、不怒自威。于是这帮没什么见识的黄巾小卒们纷纷慌忙跪了下去,虽然,他们也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做。 有一个口吃的黄巾小卒叫刘三,他跪在地上,两手伏地,颤巍巍地抬起头来,用一双鼠目看着褚燕,结巴地问道:“敢......敢......敢问......您是,您是何方神圣?” 褚燕大喝一声:“住口!”刘三及众人吓得头埋得更低了。褚燕接着道:“凭你也有资格问我的名号?” 刘三害怕地支吾道:“不,不,不敢......只,只是,只是小人们该如何称,称呼您呢?” 褚燕一本正经地胡诌道:“我本是东岳大帝帐下的首席大将——飞燕将军。那大贤良师张角不过是我座下的军师,你们的渠帅张牛角只是我田里的一只耕牛。” 封建时代里,这些朴实且迷信的黄巾小卒们纷纷信以为真,皆叩首高呼:“飞燕将军”以示虔敬。看官莫要嗤笑,封建社会里,宗教之于农民犹如干柴巧遇星火,在穷困潦倒时加以蛊惑,这些可怜的农民往往会信以为真。恰似病急乱投医,人们心中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撑自己熬过难熬的苦难。 褚燕打断了众人的叩拜,接着说道:“本来,本将军要在时机成熟之时才能显露真身。今见尔等已是穷途末路,上苍......咳,黄天有好生之德,本将军便带尔等走出这穷途罢。” 众人感激涕零,纷纷拜谢。褚燕曰:“但尔等需切记一点,今日吾既在尔等面前现出真身,尔等便要保密,不可外传,否则,将有杀身之祸!” 众人头如啄米:“是是是,那是自然,小人们定不会告诉他人!” 褚燕点了下头:“嗯,好吧那就跟本将军来吧。”言罢,跳下了柳树,径直向前走去。众人纷纷起身紧随其后,但谁也不敢上前。这么一来,这帮败兵们顿时有了信仰与信心,不再垂头丧气,而是精神焕发,似打了鸡血一般。因为,有天界的将军在领着自己,还怕啥啊?就这么,六十多个小黄巾跟在一个小都伯身后,信心满满,载歌载舞地向前进发了。 那么,其他常山兄弟去哪儿了呢?咱们挨个来讲。先说那位儒雅帅气的公子王当吧。 昨夜混战之时,王当射杀了一名黑山骑兵,随后夺马而战。褚燕在前方边打边撤,王当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