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孙轻探山险命丧 卞喜入营口舌扬 (第2/2页)
孙轻一边往嘴里灌汤,一边问:“诶,卞老五,你说这些官军干嘛给我们吃的?待会儿刺史要问我们什么?” 卞喜一边嚼着麦饼一边回应:“我哪儿知道?死也要做个饱死鬼!吃,快吃。” 孙轻无奈,只得继续闷头吃饭。等到风卷残云,俩人吃完了,卞喜抹了一下嘴,赞叹道:“还是官军的伙食好呀,比咱们在黄巾军那儿吃的香多了。” 孙轻赶紧一把捂住了卞喜的嘴:“嘘!你疯了?在这儿提那三个字?你不要命了?” 卞喜瞪大了双眼,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随后孙轻缓缓放下了手,卞喜这会儿被自己的失言惊吓了一次,也算是清醒了许多:“虽然我不知道官军抓咱们两个来干嘛,但是待会儿那刺史要是问话,你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来应付他。” 孙轻还想问卞喜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应对之策时,一名帐前卫士把他俩叫到了中军大帐,来见张懿了。 两人来到大帐里,双膝跪下,恭敬地叩首行礼:“小民拜见刺史大人。” 张懿微微颔首:“嗯,起来吧。” “谢刺史。”两人起身恭立,借着帐内火光,这才看清张懿的面貌: 长眉苍髯皓首须,身长七尺中人躯。一抹方巾束年发,炯目鹰鼻却有神。年逾天命腰不驮,中气尚足体态英。座旁将官昂首立,案前汉剑寒光凛。为官清正两袖风,爱民如子唤张懿。 二人见张懿这等慈眉善目的模样,心下倒是放松了一些。 张懿问:“你们是什么人呀?” 卞喜回:“小民是上党郡人,名叫卞喜。他是我的同乡,名叫孙轻。” 张懿问:“怎么落得这副模样?” 卞喜看了看自己聊胜于无的破布片,还有孙轻的灰头土脸,心下一打算,扑通一下便跪了下去:“刺史大人请一定要救救我们啊!” 张懿见卞喜这么一来,疑问道:“发生什么了?” 孙轻也不知道卞喜要搞什么名堂,只是一言不发。 卞喜哭诉道:“小民本是上党郊外的药农,本欲上山采药,不料途遇强人,遭其祸害,险些丢了性命。小民乡里素来景仰刺史大人,哪人不知您的贤德之名?怎料在这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之中,会有这等强人敢来劫掠您的治下之民。这简直是闻所未闻,是在挑战您的威风啊!” 张懿脸上的表情一惊,但是张懿还没开口,旁边的将官倒先问道:“你说什么?你们遇到了羌人?” 卞喜点了点头:“是啊,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凶神恶煞,把我的乡人都杀了,只有我们二人幸免于难,亲人至今下落不明。如果大人您能替小民报仇,杀掉那伙儿乱贼,小民下辈子给您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啊......” 卞喜声情并茂的说着,心细的孙轻已经听出卞喜是要唱哪出戏了,卞喜假装自己是并州百姓,想要借官军之手干掉那伙黑山贼,找到常山兄弟们。仔细想想,确实可行,自己的脸上又没刻字“黄巾贼”,头上的黄头巾早就不知道丢哪儿去了,身上没有任何凭证显示自己是太平道徒。那卞喜就更不用说了,身上跟光着没区别,又满身带伤,看着与难民无异,甚至比难民还要惨上三分。所以谎称被山贼抢劫,再借刀杀人,确实是一个好计策。暗暗佩服之余,孙轻也知道该怎么配合卞喜了。 孙轻也跪下哭泣道:“刺史大人,如果您需要我们二人为您的大军带路,我们一定尽心竭力!” 张懿惊喜道:“你们如果知道那些羌人在哪,那就留在我的军中吧,我管你们的衣食住行,事成之后,另有酬谢!” 卞、孙二人大喜,连忙磕头:“谢刺史大人!” 张懿扭头对那将官说道:“端平,把两位乡人安顿好,换身新衣服,再治治伤,务必好生照顾。” “喏。”将官抱拳。 卞喜的计谋不仅得逞,自己身上的皮外伤也被军医敷上了药,两人还混上了两身衣服,虽然是二手的军服,但是比破布片强多了。俩人开心得不得了,孙轻也不禁对卞喜的态度好了许多:“真有你的,卞老五,没想到你嘴皮子还挺利索。” 卞喜装腔作势地皱眉道:“怎么称呼的?” 孙轻连忙笑着赔礼道歉:“啊不不不,是卞半仙。” 卞喜捋着他那八字胡:“这还差不多。” 孙轻陪着卞喜在军医那里敷药的时候,那军医跟两人闲聊:“听说你们二人是上党人?我也是上党人,咱们是同乡啊!” 卞喜假笑着应付:“啊好好好,老乡好,真是难得。” 军医说:“你们说,那些羌人已经寇掠到了上党,真担心我家里的老小会不会被他们掳去为奴。接下来的日子,还请两位老乡尽心竭力地为刺史大人领路,早日把那些羌人赶跑,还我们并州一片太平。” 卞喜点点头,问:“刺史大人带了多少兵马?” 军医说:“五百铁骑,三千郡国步兵,余下皆是辅兵,共计八千精锐之师。这次之所以刺史大人能带出这么多兵马,乃是因为天子降诏,赋予刺史大人讨贼之权,务必将这些羌胡赶出并州。然而由于羌胡大多骑马,流窜各郡,行踪难觅,故而想要找几名向导为大军引路。正好,天赐良机,你们二位老乡出现了。” 卞喜惊奇道:“好家伙,这些山贼这么大来头?居然能惊动天子?还让刺史亲征?” 军医摇了摇头:“他们不是山贼,你听错了,我说的是羌胡。” “羌胡?”卞喜和孙轻都是满脸疑惑,“我在刺史大人那儿说的是强人,不是羌胡啊?” 军医思考了一下,笑了:“不怪你们二位,你们都是久在乡里之人,对于边塞之事不了解。这次的塞外叛乱不仅仅只是羌人,还有塞北诸胡,所以合称‘羌胡’。” 卞喜心里嘀咕着:“强人?强胡?羌胡?羌人!”卞喜大惊失色,“坏了坏了,刺史把强人听成羌人了。” 孙轻那边也反应过来了,眼睛看向了卞喜。四目相对,尽是惊恐之色。那军医还道是这两位老乡谈虎色变,被羌胡吓坏了,所以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好言安慰:“放心,刺史大人一向爱民如子、忠君报国,麾下又有黄龙黄端平将军勇冠三军,这次只要你们把大军引到羌胡那里,我们就能一举歼敌了!” 卞、孙二人只得心里叫苦:“我们哪知道什么羌胡在哪儿啊!”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起,层层叠浪带沙泥。泥涌入田堵大渠,濒临丰收又遇雨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