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_第八百三十六章停战协议与淘金收获(求订阅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六章停战协议与淘金收获(求订阅求月票) (第3/4页)

外,朝廷的财政应该还能有很大的盈余。”

    “朕准备要继续加大在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大力修整官道,用水泥路来替代原有的土路。”

    “然后再对地方的水利设施进行大范围的修缮!”

    “让底下各省分别统计一个报告出来,然后建设部要做好统筹规划的工作。”

    “总结一个报表提交给朕,朕在做完审核之后,会酌情拨款。”

    语罢,朱宏煜又将目光投降了教育部部长刘同文。

    朱宏煜开口说道。

    “这几年以来,朝廷在南京进行的义务教育试点工程也算是成效卓着。”

    “为大明培养了大批具备基础读写能力,以及具备专业素养的产业工人,这些产业工人的出现,大大的刺激了大明的工商发展。”

    “除此之外,也为朝廷的大明皇家研究所培养了足够的研究人员。”

    “为朝廷的科举选拔提供了足够的人才储备。”

    “之所以义务教育的规模一直未曾扩大,无非也就是朝廷的财政压力过大,无法继续投入。”

    “可现在朝廷不是有钱了吗?筹备一下义务教育规模扩大的事情吧。”

    “首先便是在各省的省府,以及重要城市进行政策推行,教育部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嗯,也要做好接受社会各界捐款的准备!”

    “如果有人为教育捐款达到了一定的数额,那就在当地为其立牌坊,公开宣扬,以做鼓励。”

    大明的士绅们确实挺扣的,但要说起在自己家乡进行修桥铺路,热心助学,他们还是能舍得出钱的。

    而对朱宏煜来说,既然他们出钱了,那他也不介意给他们想要的荣誉和名声。

    立牌坊这样的惠而不费的事情,朱宏煜是不介意去做的。

    朱宏煜微微沉吟一阵,然后又接着吩咐道。

    “除此之外,朕准备要在大明各地都兴建一批图书馆。”

    “图书馆内放置着古今中外各种书籍,可以任由我大明百姓随意借阅,借此来提高我大明的文化率。”

    一个国家要发展,光有识字的普通工人是不够的。

    还需要更多的掌握高级知识的人才!

    在朝廷暂时无力将义务教育向全国范围铺开之前,在大明各地开设图书馆,为想要自学的大明百姓提供书籍以及自学的机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手段。

    比起办教育来,开设图书馆所需的花费就要少很多。

    无非就是修一幢房子,再放些书进去。

    对现在的大明来说,这都不算什么大投入。

    在活字印刷术已经成为主流,造纸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书本的价格早就被打下来了,不想以前那么高昂。

    尤其是在蒸汽机和印刷术相结合之后,印刷的成本降低,速度大增,书本的价格就更低了。

    现在的大明知识虽然依旧是无价的,但书本的价格却是已经到了一个合理的区间。

    听闻朱宏煜此言,教育部部长刘同文开口说道。

    “微臣遵旨!”

    “马上就着手于准备安排相关事宜。”

    刘同文忍不住有些感慨,别看皇帝整天一幅十分好战的模样,可他对于文治方面也是相当的上心。

    古往今来,可从来没有哪个皇帝能做到朱宏煜这一步。

    朱宏煜这种摆明了想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能读书识字的劲儿头,可是做不得假的。

    如果朱宏煜真的能把这事情办成,那秦皇汉武在功绩上怕也远不及他。

    朱宏煜安排完自己一直琢磨的三件事,然后便准备下令退朝。

    臣子们也是抱拳告退。

    朱宏煜在退朝之后,又安排宣传部通过《大明日报》这一喉舌,继续想社会各界宣传新大陆的金矿。

    甚至刻意将朝廷在新大陆的淘金收入公布出去。

    并大胆的创造几个淘金发家的例子出来,用于刺激大明百姓的神经。

    积极准备推动民间力量,也参与到开发新大陆的过程中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在大明上下因为新大陆的金矿而为之振奋激动的情绪,稍稍平缓了些的时候。

    南下前往澳洲大陆的船队也回来了。

    而他们带回来的,同样也是一船船的黄金。

    以及高品质的铁矿石!

    天下人的目光多集中在澳洲那边的金矿上,朱宏煜则是看上了澳洲的铁矿石。

    他知道澳洲那边的铁矿石的储量究竟有多高,质量有多好。

    并且那边的矿石还多是浅层矿,开发起来不算困难。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时代的船只多是风帆船只,航行速度可不算太快。

    用风帆船只来拉矿石,怕不是得亏死。

    而若是直接在澳洲投资炼铁炼钢,直接将练出来的钢铁运回大明的话倒是不会亏。

    可朱宏煜却是有些担忧技术外泄的问题……

    大明现在所使用的炼钢炼铁技术,可是远超全世界的。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大明并不缺铁矿。

    河北,山西,辽东,到处都是大型的煤铁矿,开发也都不算难。

    还就在大明本土。

    更别说还有北边的草原,以及更远的西伯利亚。

    那里也都是不缺煤铁资源的,大明现在有必要冒着技术泄密的风险,去开发澳洲的资源吗?

    沉吟一阵之后,朱宏煜打消了这个主意。

    “罢了,罢了,先开发金矿吧!”

    比起铁矿来,明显是金矿更诱人。

    等将来金矿资源枯竭了,再说开发煤铁矿的事情也不迟。

    到时候,大明应该也就有足够的人口去向澳洲那边进行移民,以图实际控制了。

    到时候,也就不用担心技术泄密了!

    ……

    随着金矿的消息不断的传开,大明前往新大陆的船队再次出发时,船队的规模扩大了很多。

    已经不光是朝廷组建的官方船队了,还有不少私人的船队也是跟着一起出发了。

    不少不安分的主都是选择离开家乡,跟着船队一起向着新大陆去搏一个富贵!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也是对驻扎新大陆,以及前往新大陆的航线的沿途的驻军进行了调换。

    一是让士兵们回家探亲,二则是避免一只军队长久驻扎地方,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

    大明光复七年,西历1673年,九月。

    墨西哥,新西班牙总督府。

    总督皮萨罗正在看着今年的财报发愁。

    自从大明光复以来,西班牙的环球航线便被直接砍掉了一半。

    不敢说整个太平洋,最起码大明的势力范围内,对西班牙人来说算是此路不通了。

    没了东西方贸易的收入,西班牙人光靠一个新大陆,每年的财政收入都在不断的锐减之中。

    哗哗的往下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