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_第八百四十三章收复北海与封禅(求订阅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三章收复北海与封禅(求订阅求月票) (第4/4页)

等全部听凭陛下吩咐!”

    朱宏煜微微颔首,然后接着说道。

    “接下来,朝廷将会在草原上推行改革新政,改变草原上的生存状态……”

    其实对于这些蒙古人担心他们定居于一地进行畜牧,而发生土地荒漠化的问题,朱宏煜也是有考虑的。

    关于解决办法他也是有些思路。

    通过种植苜蓿草等牧草,改游牧为定牧饲养,别让牛羊自己去啃草皮为一点。

    通过扶持其他行业发展,减少畜牧业在草原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是一点。

    更重要的是要减少人口才是关键。

    草原的生态承受能力就那样,能养活的人口是有限的,时间长了,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再正常不过。

    至于说解决办法,其实也很简单。

    满清所用的减丁策就挺不错的。

    只是很可惜,朱宏煜没打算用。

    减什么丁啊,对外移民,去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抢占更多的生存空间他不香吗?

    中国以外的土地就算是被蒙古人占了去,总比被白皮占了去强吧?

    不管怎么说,蒙古人和汉人也都是同文同种,有着同一祖先的同胞。

    只要手段合适,完全是可以同化的。

    现在大明手头上的土地多了去了,新大陆,南洋,澳洲,很多地方都远没有达到人口容纳的极限。

    有太多的地方都是因为人口首限而无法开发!

    他吃饱了撑的才会在蒙古人中推行减丁。

    大不了草原上养活不了的人口往外迁徙就是了,别忘了,澳洲除去被称为矿车上的国家之外,还被称为是牧场上的国家。

    那特么不是正好适合蒙古人往那边移民吗?

    还有美洲那地方,不也正合适蒙古人去跑马圈地吗?

    至于说怕不怕蒙古人在澳洲或是美洲重建大元……

    朱宏煜还真不担心。

    他不傻,知道移民的时候要把人按照地域或是民族分开,争取不让一个地方聚集过多的同一地域或是同一民族的人口。

    别缺心眼似的,傻不拉几的都把人往一个地方移。

    把一群少民都往一个地方移,时间长了,那特么可不是要出事吗?

    移民的时候,将移民们的民族和地域打散安置,朝廷才好控制。

    一但去了国外的蛮荒之地,四周的人除去家人之外一个也不认识,不管愿不愿意,这些蒙古人都只能向大明靠拢,积极主动的接受汉化。

    朱宏煜还真就不怕他们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朱宏煜将自己设想的定牧和编户齐民的事情安排下去,然后又将草原划分为漠南和漠北行省。

    漠南行省的首府为归化城,漠北行省的首府为哈拉和林。

    分别在两地设立总督府,并准备进行实际统治。

    在将这些事情都安排下去之后,朱宏煜便开始班师回朝。

    八月中旬,大军从哈拉和林出发开始南下。

    此时的草原已经开始冷了起来!

    胡天八月即飞雪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正的写实。

    大军行至半路,天空中便已经开始飘起了雪花。

    朱宏煜无奈下令大军原地驻扎,幸而现在也就是刚刚入秋,虽然下雪但并不大。

    但气温却是很低。

    在雪停之后,明军继续开拔南下。

    大明光复八年八月底,大军抵达了归化城。

    在稍稍修整,换装了比较保暖的棉甲之后继续南下。

    一路加急行军,明军于九月中便回到了大同镇。

    朱宏煜下令大军原地修整,并分发犒赏。

    大批的金银酒rou都被送进了军营中,负责核算军功的军法官也是开始着手于对军功进行详细统计,然后贯彻落实下去。

    在军功落实下去,各地边军返程之后,朱宏煜也是开始带着禁卫军南下。

    十月中旬,朱宏煜带队抵达了北都,然后自北都转铁路继续南下。

    两日之后,搭载着朱宏煜御驾的火车在扬州停靠。

    朱宏煜搭载渡船渡过了长江。

    长江两岸,无数的大明自发的来到码头上欢迎圣驾。

    一声声欢呼声,山呼万岁声响起。

    朱宏煜站在船头,身后的披风迎风猎猎,享受着这种万众欢呼的感觉。

    李灵秀带着太子朱才坤来到了码头迎接朱宏煜。

    在无数人的簇拥下,圣驾回到了皇宫之中。

    朱宏煜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感受着房间内的暖气,将身上的披风和军服都给脱了下来。

    穿着一个丝绸内衬,朱宏煜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开口吐槽道。

    “朕原本以为南京的冬天已经够难熬了,湿冷湿冷的。”

    “可到了漠北才知道,那边才是真的冷。”

    “这还是朕没带兵留在草原上过冬,到了秋天便赶紧班师了,否则,大军的非战斗减员会更厉害。”

    朱宏煜现在也终于是理解了,为什么不管是大明还是满清,都喜欢给军队装备棉甲了。

    无他,就是因为棉甲保暖!

    李灵秀为朱宏煜端上来一杯茶水,温声说道。

    “陛下辛苦了!这次北伐陛下黑了好多。”

    “能有陛下这样的仁慈之君,实乃将士之福,苍生之福。”

    一边说,她一边亲自动手为朱宏煜整理着脱下来的军服和披风。

    朱宏煜伸了一个懒腰,懒洋洋的说道。

    “朕不辛苦,虽说是御驾亲征,可朕不管做什么都有人伺候着,可不辛苦。”

    “真正辛苦的,还是底下的将士们啊!”

    李灵秀点点头,一旁的侍女们为朱宏煜端来了一碗热粥。

    李灵秀开口说道。

    “这是臣妾为陛下熬的乌鸡参汤,陛下喝了吧,也好暖暖身子。”

    朱宏煜端起汤碗,轻轻的呷了一口。

    鲜美的味道在舌尖上炸开,朱宏煜享受的微微眯起了眼睛。

    “呼……”

    “好喝!”

    说话间,李灵秀又开口说道。

    “这段时间陛下不在京内,好多政务臣妾都拿不定主意,还得陛下亲自过目才行。”

    李灵秀虽然被朱宏煜授权监国,但政务大多都是由内阁和秘书处商讨处置。

    李灵秀所起到的作用,也就只是指挥司礼监给奏章盖个章,宣示一下皇权的存在而已。

    很多政务内阁拿不定主意,便一直积压着,等着皇帝回来处置。

    朱宏煜颇为头疼的揉了揉眉心,开口说道。

    “好,朕知晓了!”

    “回头叫人把奏章送来吧,朕亲自批示。”

    “对了,这段时间内阁处理的政务也都让底下人统计一个明细出来,朕要过目一下……”

    最后一句,朱宏煜是对着一旁的王汝贤吩咐的。

    他这么长时间没在京城,他需要好好的理一理内阁最近都做了些什么。

    虽然朱宏煜自信内阁无法架空于他,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得搞清楚自己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内阁究竟都做了些什么。

    朱宏煜有预感,最近几天自己怕是要熬夜肝奏章了……

    他特么刚刚亲征凯旋啊,就要被奏章为难。

    说句实在的,朱宏煜现在有点羡慕朱老四了。

    他也想要一个能帮他把政务,全部都给妥妥帖帖处理完的好大儿,自己安安心心的做个征北大将军。

    ……

    ps:9.4k,今天没能日万。

    满地打滚求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