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代出戟水丞,五十万赚大了 (第1/1页)
宁帆听到话也觉得有点意思。 点点头道。 “那就看看吧。” 听到话,要债宝友和几个兄弟赶紧开车回到公司,从保险柜里面取出一个奇特的瓷器。 通体发青,四周有竖向的棱,高不过十厘米,上下都收回口,长相像是个椰子,最绝的是上面还插了一根吸管。 直播间众宝友看着这个东西都忍不住皱起眉。 这东西,怎么看都像是个瓷器的椰子吧? 而且还是剥了皮的那种。 好事的宝友更是直接调侃起来。 “宝友,你这个顶账怕不是亏大了?” “这东西怎么感觉是从饭店偷出来做椰子冻的容器。” “你看这个大,这个形状,还有上面的开口,这完全就是一样的啊!” “我们这边的椰子冻就是用这种容器做的,不信我给你找个图。” 宝友着话发出一张图。 众人看着图都傻了。 果然是一个上下中间大的容器,除了中间没有四条竖棱,可以一模一样。 本来还没有什么感觉的要债宝友看到这个东西也慌了。 看着屏幕脸色涨成猪肝。 “宁大师,我这个是被诳了吗?” 宁帆都没有开口,直播间内众人已经叫起来。 “宝友,这么明显的你还问是不是,直接损失多少钱就好!” “这个应该可以报警了,估计至少坑了你二十万吧?” 也有宝友好心安慰一句。 “兄弟个数啊,这东西你是顶了多少钱,我看这个也有点年头,万一就是几万块,可能还不亏。” 要债宝友看着话简直欲哭无泪,一把拍在桌子上, “要是几万就好了!” “这东西顶了差不多五十万!” 着话又是一通抱怨。 他们辛辛苦苦帮着老板要债,本来好的是要回去一千万,抽十个点,结果死缠烂打也只拿回来八百万。 最后没有办法,先撤了。 老板就给他们发了三十万现金,还有这么一个瓷器。 “当初的好好的只要现金结算,但是没有办法,对方是财神爷,只能这样了。” 要债大哥有些自责,看着东西咬咬牙。 “要是这东西值钱就算了,要是不值钱,我豁出去也要讨个公道!” “宁大师,这……” 宝友都到这个份上,宁帆也不再藏着掖着。 看向东西,信息一览无余。 【邛窑青釉出戟水丞,烧制于五代时期,有花蕊纹路,为后蜀国妃嫔花蕊夫人所有,底部落款官字。】 宁帆微微一笑,开口。 “宝友,这个东西,五十万还真不能算亏。” “我就知道,我弄死他个王八……蛋……等等?” 要债宝友话一半突然停住,看着屏幕好半晌没回过神。 迟疑好半才缓缓开口。 “宁大师,您的意思是这个东西,不亏?真的值五十万?” “没错。” 宁帆点点头起这个东西的来历。 “宝友,这个是正经的五代时期后蜀国的御用定窑瓷器。” “虽然长得有点像,可完全不是你们的什么椰子冻的容器。” “这是出戟水丞。” “所谓的出戟就是古代容器器身凸起扉棱,最早是用在青铜器上面的装饰,后来瓷器、珐琅器、玉器也开始出现。” “因为具有古韵而又古朴大幅,所以深受历代皇帝的喜爱,多有仿造和御用烧制。” “现在比较有名的是宋代的出戟尊的器型。” “眼前这个,算是后蜀留下来的不错的东西,距今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这东西,至少也是百万吧,赚大了!” 宁帆完,直播间内安静数秒。 众人都没有想到这个东西居然是真的,看着视频中的东西有些傻眼。 消化吸收半,重新问起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 宁帆看到消息淡定开口。 “水丞又叫做水盂,是放在书桌上用来承装研墨用的水的,有嘴的叫做水注,没有的就是水丞。” “算是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的一点的情趣吧。” 宁帆完,又补充一句。 “想想你们晚上回家兴致来了,想要挥毫泼墨。” “是一个人在那边研墨好呢,还是有一个穿着淡青色蝉翼纱衫,里面隐约地围着盘金绣花抹胸,冰肌玉骨,粉面樱唇的美女在边上挽着袖子舀水。” “时不时地,水还溅到衣服上。要是你们……” 宁帆话一半,直播间弹幕已经沸腾。 “宁大师,你别了,浏览器关不上了!” “一只手打字,很忙!” “冲完了,缺点营养快线钱,哪位老哥支援一下?” 宁帆看着弹幕满头问号。 “宝友,你们这个想法不对劲啊!” “我的是正经的后蜀国记载的事情,你们在什么?” 听到宁帆的话,直播间弹幕一空,宝友们面露尴尬。 他们刚刚还以为宁帆突然开车,跟着上了高速,发现这车是通向图书馆的。 一个个都不知道什么。 宁帆看到弹幕上的消息也知道宝友的想法,缓缓解释起来。 “当年后蜀国后主孟昶怕热,在摩诃池上,建筑水晶宫殿避暑,常年让宫人着薄纱,寻欢作乐。” “我的就是当时宋灭后蜀后的记录。眼前这个就是后蜀宫里面妃嫔用的水丞。” “你们……在想什么?” 直播间半晌无语,没几秒,全都打起哈哈。 “我们也在想历史!” “对对,是历史,对了!宁大师,您是怎么看出这东西是宫里面的?” “这个有没有什么证据啊?” 宝友们转换话题,宁帆也不纠缠太多。 微微一笑,只一个字。 “樱” 接着解释起这个东西的来历。 “这个出戟水丞底部的落款就可以看出来了。” 要债大哥听到这东西真的价值五十万,也不敢含糊,心地把东西翻起来。 众人看着水丞底部的官字疑惑起来。 “这能明什么?” “官难道就是宫里面用的么?” “那为什么不写个王?” 宁帆微微一笑。 “宝友,一看你们就不熟悉五代这段历史。” “当时五代北方大战,所有的铜铁都要制作兵刃用于战争。” “民间和宫内都开始流行瓷器。” “与此同时,南方流亡王朝也开始制作宫中瓷器。” “而江南那边窑口众多,烧制的瓷器比较好,后蜀国这边只有邛窑可用。” “所谓的官窑就是让邛窑的窑工精心准备一批好瓷器,并在下面标注了官字,甚至有一批还是从当时比较好的民窑器具中选出去的。” “这个东西就是当时的邛窑瓷器,而且使用人还是位知名人物。” “花蕊夫人,听过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