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根24 (第1/2页)
大家一路看美景,一路说笑。忽听山谷中传来瀑布的轰鸣声,连忙加快脚步。远远仰头望去,只见悬泉飞挂,一道白练宛如游龙从天际间奔珠溅玉地飞流直下,峭壁似乎怕它摔伤,在约二十米处托上一托,溅出如雾如烟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纷呈。可游龙稍扭身子,又一倾而下。峭壁大怒:小样,我还阻不住你!又在五十米处猛踢它一脚,只见水花飘飘,如春雪般散开。 游龙咆哮如雷,避开峭壁的脚。雪白的玉带、滔滔的洪流,汹涌地冲入潭中,击起千层浪花,飞花碎玉般洒满山涧。水声轰轰,宛若奔雷,盖过山林间一切杂音,只剩下游龙的怒吼。整个瀑布落差有一百五十多米,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就像奔腾的巨龙在纵情高歌。 翠翠故意摇头晃脑地吟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虽不喜欢读古诗古文,但李白这首还是写的不错,确实像天河下落。” 铁蛋饥笑道:“就你这样的还去做导游,别把人引入歧途。三叠泉是在宋朝被樵夫发现的,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美誉。发现三叠泉时,李白都死去好几百年,难道他是在棺材板上写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大家都捂着嘴偷笑,翠翠兀自不服气地说:“也许是李白先发现,他收着藏着不愿意与别人分享。” 铁蛋乐道:“日照香炉生紫烟,你也不想想这香炉是哪个地方,庐山以香炉为名的山峰有四座:一座在东林寺南面,称为北香炉峰;一座在秀峰寺后面,称南香炉峰,一座在吴障岭东,称小香炉峰;还一座在凌霄峰西南,称香炉峰。李白诗中的香炉指的是南香炉峰。要是他说日照五老生紫烟,或是说日照海会生紫烟,那他写的就是三叠泉瀑布。” 翠翠说不过他,气恼地拿秀腿来踢,娇嗔道:“就你学问大,有本事就拣个通俗易通的来。” 国强马上念道:“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空碧。” 五一也立刻道:“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 婷婷也乐道:“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铁蛋大叫:“你们缺德不,都念完了我拿什么来交差?” 小雨峰蹦跳道:“哥,不怕,你自己写一个。我都会写,不信你们听:水,水,水,天上倒下洗脚水,溅了jiejie大花脸,惊得jiejie像个鬼。” 大家哈哈直笑,翠翠指着弟弟骂:“你这小不点,皮痒了是吧!”雨峰嬉笑地跑开,躲在婷婷身后。 魏蔚笑道:“瀑布是庐山的一大特色,传说秦始皇曾得到一根威力无穷的神鞭,可以让山崩地裂。他听说蓬莱有长生不死药,便特意用神鞭将骊山的一角抽去填海,想铺平去仙境的道路。于是他挥鞭赶山,在天快黑的时候,来到鄱阳湖边,决定先休息一晚。南海观音见天下山川波动,掐指一算,这才发现自己的神鞭被孙悟空偷去玩耍,不慎遗落到人间。他立即腾云驾雾赶到鄱阳湖,移花接木,换走鞭子。第二天,秦始皇举鞭赶山下海,那知山岿然不动。他一气之下,竟连抽九十九鞭,打的汗如雨下,可山仍纹丝不动地屹立在原地。秦始皇无计可施,只得将鞭子扔下放弃。从此,山便在这里扎下根。那九十九条鞭痕,就变成九十九道锦峡深谷。扔下来的鞭子变成龙首崖外的桅杆峰,那满身流淌的汗水,化作群山之中的银泉飞瀑。大家跟着我往下走,看见那个洞没有?那就是观音洞,樵夫观棋的事就发生在这洞里。” 国强道:“我是从奇谈怪异中看到的,没想到洞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传说。” 翠翠忽指着一块巨石说:“你们瞧,那块石头上刻着字。” 铁蛋念道:“竹影疑踪。” 翠翠问:“什么意思?难道竹林里还藏有特务?” 魏蔚捂着嘴乐道:“你是电影、小说看多了。听老人们说观音洞通向我们在锦绣谷所说的竹林寺,洞口是竹林寺的后门,常有仙人出没。大家常说地上少林寺,天上竹林寺。其实在以前竹林寺也是在地上,寺内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小和尚不满十岁,每日除了晨钟暮鼓,打坐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