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8章 一百两这么贵?  (第2/2页)
都自已来挖,我调查过,跑了大半天。”宋祥笑道:“这边产量最少是我们登州矿区的五十倍以上,可以用好久,而且比登州的好挖,在浅表层。”    历史上到了清朝末期,这边已经拥有两百三十多个矿井,最深的才一百米,而且在当时属于巨大的煤矿。    一般都是二十米到四十米深。    在这个没有机械的时代,只挖到二十米,且能源源不断的出煤,这种煤矿,是相当优秀。    因为官府不怎么管,有人借口承包一百亩矿,交少量的税,真正挖的时候几百上千亩照样挖,反正没人管。    丁毅很满意:“不错,以后这里的矿就是我们的了,你们和青州府说了没有?”    杜如海哈哈大笑:“我们找到青州知府,说把这里全承租了,每年给知府三千两白银,承租价,一百两每年,一次性承包五十年,以前承租的都不算。”    “尼娘的,一百两每年,这么贵?”丁毅骂道:“五十两一年不能再多了。”    杜如海一脸黑线,老大你要不要这么黑,这么大的煤矿呢。    “原先的矿工,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在这边建墩堡,附近囤田。”    “让方多台调一千人过来守着这。”    丁毅一道道命令下去。    前几天在登州,他决定登州也增兵四千,三千步营,一千骑兵。    骑兵归杜如海,步营为方多台和周有根。    现在让方多台在海阳所练兵,周有根带一千兵马来守这个矿区。    同时在附近召收矿工,包吃给银。    每人每天工钱为三十文。    此时明朝城镇中雇工,常价每天为三十文,农村为二十文。    丁毅出到三十文,做一天算一天,来干活的人还是挺多的。    为什么要日工,不是按月来。    因为淄博地域属大陆性季节风气候,冬春降水稀少,夏秋雨水多,地下水位也随之提升,一年当中只有半年可以采煤。    一般是从农历十月到第二年四月,五月以后雨季来临,井下不断出水,没有水泵无法采掘,而五月至九月又正是农作物收获季节,所以很多矿工会不来。    像现在八月,丁毅过来,现场看到的矿工就比较少。    这边雨季比较多,有时一月下十几天雨,按月结算会很亏本,丁毅当然要按天来。    “有没有办法从下面抽出水来?”杜如海这时问随行的几个工匠。    只要能抽出水来,挖煤的时间就会延长。    几个工匠们面面相觑,很显然,明朝还没有这样的技能,或者他们都不懂。    丁毅仔细想了想,这个时代最难的就是做水管,一般是用竹筒来。    因为明朝时挖矿就用竹筒,这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煤层当中有瓦斯,所以用大竹筒中间打通,插入煤层上部,利用瓦斯比重轻于空气的原理,通过竹筒来引导。    丁毅觉的第一个想到这种办法的人,肯定很聪明,也不知他如何判断瓦斯比空气轻,怎么知道瓦斯会往上去,或者当时,他仅仅只想让毒气往上排出去。    果然,杜如海这时也想到他们挖煤时的竹筒:“咱们能不能用竹筒,就是和插在煤层上一样的竹筒,中间打穿,连接成管子,用来抽水?”    “用何来抽?”有人问。    “就是要你们想办法。”杜如海苦笑,这种事,当然得问你们工匠。    工匠们一脸尴尬,按他们现在的知识,很难想到如何抽水。    其实明朝已经有和针筒一样,用类似两层竹筒,利用压力来抽水的,但只能缓缓抽水,用在水井里。    这要想抽矿井里的水根本太慢,没什么用。    “下雨天还是不要挖,安全第一。”丁毅想了想这时道:“抽水事不急,可以慢慢考虑,先在附近建房,设堡,囤田,把这里圈起来,占为已用再说。”    众人深以为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