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4章 摄政王与太上皇不同  (第2/2页)
为严厉。    几乎是明着告诉他们。    你们要是敢乱    来,就得做好一同被整治的准备!    几名内阁大学士互相对视一眼,脸上皆是露出犹豫之色。    乾国的事情,他们自然清楚。    毫不夸张的说,乾国上上下下,唯方修之命是从。    这可不是简单的是施加恩惠就能做到的。    摄政王必定是用了雷霆手段,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    前年的时候,乾国贵为三公之一,武官之首的太尉,因为在朝堂上顶撞了方修,都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天牢,至今仍然没有放出。    由此可见,摄政王这个人是不怕你同他对着来的。    只是......    乾国是乾国。    周国是周国。    摄政王在乾国根基稳固,敢这么做。    来到了周国,还敢用同样的手段吗?    他就不怕引起的变故,最后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大学士们这么想着,就听见谢千道:    「老夫知道,无论老夫如何说,你们都会觉得老夫是为了自己议政理事和内阁首辅之位,不敢同摄政王理论。    老夫也不想辩解,你们这么想就这么想吧,只是老夫要告诫你们,革职一事,摄政王极为看重,一日之内,革职官吏的名单必须列出来,且不能遗漏一人,三日之内必须处置!    他们如何闹事,老夫管不到,可是你们最好安分守己!    若是你们想要掺和这趟浑水,到时候无论发生什么,都别到老夫的面前,求老夫救你们!    各位......言尽于此,自求多福。」    谢千一脸的庄重,语重心长的道。    几位内阁大学士听了,皆是陷入沉默。    火炉仍在不断的散发着暖意。    窗外有寒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殿内却是静悄悄的。    不知过了多久。    文渊阁大学士张新远缓缓开口道:    另外几名大学士纷纷应和。    一个时辰的时间,一份名单送到了乾清宫,方修的手里。    方修看过以后,拿起毛笔,蘸了朱红,在上面画了个钩。    很快。    名单又送回到了文渊阁。    在谢千这位吏部尚书的带领下,内阁大学士们又很快商议了革职官吏的方案。    这份方案送到方修的手上,已是两个时辰后。    天色渐暗。    方修拿着烛灯,仔细的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乱七八糟的伎俩,便又批了红。    方案送回文渊阁。    谢千伸手接过,看见披红后,抬眸望向几名大学士,沉声道:    几名大学士在心里叹了口气,纷纷答应。    ............    入夜。    雪仍在下。    只是相较之前,小了许多。    寒冷的天气,让地面结了一层薄冰。    踩在上面,得万分的小心,一个不留神就会滑倒。    吏部的差役手里拿着文书,从宫里走出,急匆匆的往城里某处宅邸赶。    等到了目的地,已是摔得鼻青脸肿。    吏部的差役叩响了门,看着那门房说道。    门房夜里被吵醒,本是不满,但听到吏部两个字,瞬间清醒    了过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忙不迭的道:    吏部差役抖得直哆嗦,声音都有点发颤。    门房快步离开。    一炷香后,回到了大门前,看向那吏部差役,道:    紧接着。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走廊和亭子,来到了屋前。    门房开口道。    屋里传来沧桑的声音。    门房轻手轻脚的推来了门。    差役迈步走了进去。    屋子里有暖炉。    原先冻的哆嗦的差役,一进屋立刻暖和起来,声音也沉稳了许多,压低声音道:    所谓的高大人正是工部尚书高宇。    他是这一次革职风波中地位最高,且品级最高的。    在朝廷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高宇听见这话,心里一沉,伸手接过了信件,打开以后,自上而下看了起来。    越看,他的眉头皱的越紧,一颗心越是沉重。    看完以后,已是沉到了谷底。    信上的内容,让他觉得震撼,又让他觉得愤怒。    他这般年纪,仅仅只是没有冒雪迎接摄政王,就被要求告老还乡。    天底下哪里有这样荒诞的事情?    女帝陛下和那位摄政王这么做,就不怕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不怕被读书人唾弃?    不怕被人称作昏君,女干臣?    高宇恼怒了好一会,深吸一口气,方才渐渐的平复了情绪。    谢千给他来信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让他安心的告老还乡,不要想着惹事,否则便连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未必能够保得住。    言语十分的恳切。    已经近乎恳求。    谢千是他的同窗,也是他多年的好友。    两人一同参加科举,一同考中进士。    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情谊远超一般的同僚。    因而。    高宇心里清楚,谢千给他送来这封密信,必定是已经做出了判断。    这一次摄政王下定决心要杀鸡儆猴!    他作为工部尚书,就是最有可能被杀的那个!    他也知道,这个时候选择避其锋芒,安心的告老还乡,是最好的选择。    但他莫名的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一个乾人,竟是做了大周的摄政王,还如此的独断专横!    他身为大周的栋梁,岂能视若无睹,坐视不理!    wa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