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 严防死守  (第2/2页)
起来。    谢千、杜晨安四人见到这一幕,都觉得有点儿尴尬,一时间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    就在他们打算离开的时候。    方修忽然开口叫住了他们。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都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一抹忐忑。    寥寥几句话,就能让方相变了脸色。    显然这件事情不会是什么好事!    四人应了一声,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方修看了一眼上官海棠,道:    上官海棠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然后一脸严肃,语气郑重的道:    「燕国的密探传来消息,自两个月前开始,一种新出现的瘟疫在整个燕国蔓延开来,一开始只是在燕国东部的蓟州,后来是整个东部,再后来是中部和北部,如今已经有向南部蔓延的趋势。    这种瘟疫极为可怕,蔓延的速度    极快,没有接触到病患,都有可能染上,据可靠的消息,整个蓟州府城从有人发现这种瘟疫,到五成的百姓染病,只用了短短的半个多月。    除此之外,染上瘟疫的百姓,十人中有三人会因病重而死,剩下的人就算是挺了过去,脸上也会留有麻子,看着极为可怖。」    谢千四人听见这话,互相对视一眼,都能从彼此的眼中看出惊诧之色。    显然他们压根没有想到,突发的事情竟然是瘟疫。    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谢千饱读诗书,对瘟疫也算是颇有了解。    听见上官海棠的描述,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眉头同样皱了起来。    谢千作为周国的百官之首,处理突发的事情算是有一把刷子,立刻点出了关键。    方修点了点头,道:    说到这,看向一旁的秦兴言和钱浩南,道:「你们回到衙门后,其他的事情先放一放,把这件事情当作头等的大事去办,务必在三天之内拟定好章程,送到与燕国接壤的边关,让驻扎的士卒严防死守!    除此之外,还有往来的商贾,也要限制!不能让他们随意进出!若是瘟疫在大乾与大周蔓延,本相要重罚你们!」    两人听见这话,忙不迭地道:    方修沉默了半晌,紧接着又道:    四人见方修一脸的严肃,全都打起了精神,聚精会神的听着。    片刻后。    方修郑重的声音响起。    在医书中见过?    方相平日里还看书?    看的还是医书?!    四人听见这话,全都有点儿发懵,好一会才缓过神,心中好奇。    方相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难道说,方相知道该如何诊治这种瘟疫?    可是。    按照上官海棠的描述,这种瘟疫如此可怕,怎么可能轻易的诊治。    就在他们胡思乱想的时候。    方修再次开口:    天花?    包括上官海棠在内的五人,听见这话,都是一怔。    按理说,如此可怕的瘟疫,如果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出现,必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中。    但谢千确定,他在史书之中从未见到名为的瘟疫。    谢千好奇的问道。    方修道:    几人又是一怔。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前世作为生物狗,方修对疫苗的原理和制备还算是了解。    但几年过去,在实验室里做机械的工作,来到大乾,更是做着跟生物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脑海里疫苗的各种知识,不说忘了个干净,也差不了多少。    因而,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尽量用几人能听得懂的话道:「就是往身体里注入某一种药,之后    便不会再患上这种病。」    几人听见这话,先是一怔,随即表情都变得有点儿奇怪。    一时间,无人开口说话。    显然,他们认为方修说得太过不切实际。    若是注入某一种药,便能治好瘟疫,那瘟疫岂不是还不如风寒可怕?    瘟疫之所以被称作瘟疫,便是因为瘟疫没那么容易诊治!    史书上记载瘟疫: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    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由此可见,瘟疫绝不是某一种药便能治好的!    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却没这么说。    毕竟,方相说得言之凿凿,他们要是给予否定,岂不是驳了方相的面子。    一旁。    方修见到几人的表情,顷刻间便明白了他们的想法,摆摆手道:    话音落下。    几人皆是一怔。    尤其是杜晨安等三位方党核心,更是觉得震撼。    要是放在几年前,方相无论如何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沉默了片刻。    对瘟疫颇有了解的谢千开口道:    方修听见这话,看向他,道:    只讲了一句话,方修就放弃了跟他们解释疫苗的想法。    看向一旁的秦兴言,道:    秦兴言想了想,问道:    方修思索了片刻,正色道:    wa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