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举世为敌的亲爹 (第1/2页)
刘正经干涩的说出这个问题之后自己马上就否定了。 顺着秦青的问题,很容易就想到了这点,但刘三更何德何能值得这样被关注。 即便是个武圣,对九大门阀来说也不过是个顽疾而已,威胁不到他们的根本。 实在是他们太大了,杀几个人甚至几百个人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只不过掉了几根头发一样。 但是秦青却在刘正经惊恐的目光中点了点头。 “武者和术士虽然数量众多,但普通人的数量百倍之。如果不是普通人和武者术士的天生天堑,九大门阀不可能绵延数千年。” 刘正经恍然,一直以来他就觉得大秦的存在很不合常理,按照前世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可能永存。 长则数百年,短则数十年算是一个铁律。 大秦确有几千年的历史,用刘正经前世的史观根本想不通这个问题。 现在他想明白了,前世王朝统治赖以思想控制,赖以军权。不论多么强大的王朝,遇到天灾人祸就难免动荡,君主不仁,横征暴敛,失了民心,再加上天灾人祸,吃不饱肚子的百姓越来越多,王朝也就走到了尽头。 说到底,推翻一个王朝不算太难,生逢乱世,拿起锄头镰刀就可以造反。 但大秦不同,大秦的皇权已经被另外八大门阀瓜分制约,治权都在另外八家手中,皇帝个人的能力高低已经无法左右时代的兴衰。 而武者和术士的存在又决定了普通人根本没有反抗能力。 一群吃不上饭的农民拿起锄头镰刀有可能演变成改朝换代的洪流。 但一群鸡仔给它们翅膀换成刀片也不可能逃出餐桌。 对武者和术士来说,普通人的反抗能力和鸡仔差不了太多,拿了枪的普通人就和长了刀片翅膀的鸡差不多。 更何况,大秦的尖端武器也掌控在九门之中。 差距太大,武者和术士的存在才是与前世最大的区别。 秦青给足了刘正经思考的时间,见刘正经目光越来越清澈,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果有一种东西能让普通人变成武者呢?”秦青语不惊人死不休。 刘正经呆滞起来,想到了姜浅草口中的属于他们的童年。 只有他们的童年。姜浅草曾说过,他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小院子里,父母很少回来。 父母并不是不爱他们,而是某种原因让他们没法陪在他们身边,这是一种保护。 “对于刘三更的事我所知不多,不过可以推测,刘三更和姜涯夫妇在销声匿迹的那些年里就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很可能已经有了一定成果。” 姜涯,应该就是姜浅草的生父。 刘正经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一种能够改变人体质,将普通人变成武者的东西,在大秦无疑是偷天换命。 看似是造福人类的研究,往深处想想,却是颠覆九大门阀的东西。 最恐惧的就是他们。 这种情况下九门会不会想要得到这种东西? 不,那样不保险,天下没有真正保险的秘密,一旦这种东西泄露出去,九门就失去了永远传承的基础。 就像野兽发现了火,第一反应不会是想把火控制在手中,因为他们没有智人的手,他们知道这种可怕的东西无法掌控。 那么恐惧会驱使他们逃,根植在生命深处的本能会让他们远离火种。 如果逃不了、无处可逃呢?那就灭火,在它还是火苗的时候狠狠踩灭。 刘三更面对的是九门,是整个大秦,甚至这种东西如果传到了大秦之外也会让其它国家疯狂。 举世为敌,绝对的大勇之人。 刘正经心跳砰砰不停,尽管刘三更并不难算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未曾亲历,但也足以让他心生膜拜,这得是什么样的人物才敢这样做。 想一想就足以让人荡气回肠。 脑海中又还原了部分当年的真相,当年刘三更离开平阳镇,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但又没法说,所以在平阳镇很多人眼中他是叛出了平阳镇。 之后销声匿迹的几年里都和姜涯夫妇在进行一项研究,等研究到一定成果之后消息泄密。 在这个过程里姜浅草父母身死,刘三更夫妇死在了逃往平阳镇的路上。 不对,他们明明可以逃到平阳镇,却选择呆在沂城,分明是不想连累平阳镇。 最后关头也没能逃进去,可能不是没那个能力,而是不想,之所以还要逃,恐怕就是为了让孩子活命而已。 刘正经心情沉重,感觉到无法呼吸。 一方面是对当年部分真相的感慨,另一方面则是恐惧。 原本他如果只是个废柴,有林世正和宋芝两人可能就护住了他。 可现在,他一个废柴竟然杀了很多武者。 换一种说法,他这个普通人跨越了武者和普通人的天堑。 而他是刘三更的儿子。 一粒火星,刘三更这个火苗遗留下的一粒火星。 那些原本已经放过这个废柴的人怎么想?刘三更当年的研究成功了,证据就是他的儿子刘正经,普通人体质逆天改命反杀武者。 这是跳进黄河洗不清的事情,就算把系统暴露出来也没人会信。 这回刘正经更后悔了,当初觉醒了系统就觉得自己有了崛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