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夫子 (第2/2页)
这话命中要害,屋内沉默了许久,半响才有隐隐的抽泣声传来。 黄麟也没再刺激他,转头问起: “胡兄怎么会得罪锦衣卫?” 夫子叹了口气:“唉,和同窗在酒楼闲聊,说起锦衣卫严刑逼供,抄家大员之事,正巧被碰上。被带走后,又拒不思过,若非同行的有本府同知之子,怕是回不来,就算如此,也罚了不少银钱。” 啧... “事已如此,唉....不说这了,你不是出门习武了吗?怎么回来了?” 学生难得来拜访,说了半天自家的祸事已是失礼,胡夫子便转问起黄麟的近况。 “学生已入了华山派,也拜了习武的师父,此告假番回来,一是祭拜亡父,二来也算是报喜。” “华山派?老夫也听说过,声名不错,你课业可曾落下?老夫虽然不懂武功,但也明白殊途同归的道理,可别光顾着练武,忘了学业!” 夫子的劝学之心依旧不死。 “学生明白的,此来也有像您请教的意思,往后学生该学什么?” 黄麟倒不是想弃武转文,如今金手指可以复制书籍,他想先有目地的弄点进去。 武功秘笈暂时够不着,就打算先整点文科吧。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明朝先学哪后学哪都不明白,他只能请教胡夫子了。 而且夫子说的他也挺赞同,学问高了,看武功秘笈什么的,都能看得明白些。 “唔...你之前学了三百千,和一点《论语》,接下来可以学四书了,可知四书是何?” 黄麟被问的有点懵,要是问哪本武功秘笈是哪派的,他能掰个一二三,可这.... “呃...四书,有大学...春秋...尚书...还有...还有...?” 他连蒙带猜的,断断续续的凑了三本就被打断了。 胡夫子前面见他第一个就说对了,还满意的点点头,后面越听脸越黑。 合则这是在瞎猜呢! “行了行了,我去拿给你,回头先好好看,有什么不懂的,你自已过来,要是身在华山,便来信也成。” 神童的培养还山长水远,自已一把年纪了也不知能不能把这孩子给掰正。 老夫子一边摇头叹气,一边朝房内走去。 待出来时,手了已捧了几本书。 “论语你家有,就不给你了,这是《大学》、《中庸》和《孟子》,你拿着吧。” 将书递给黄麟后,又接着说道: “家里没什么菜,老夫就不留你吃饭了,你且回去,好生学习。” 黄麟来的晚,胡夫子家里也没备什么饭菜,怕他吃不习惯,便要赶他回去。 “夫子,学生已让下人备了一桌饭菜,一会就送来了。” 正说着,那下人带着几个小二,拎着食盒进来。 “巧了,正说着,就到了。” 黄麟笑嘻嘻的望向夫子。 摆好饭菜,被夫子连声叫唤的胡魁脚步蹒跚的走了出来。 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长像虽然不能和黄麟比,倒也俊秀。 伤势不算严重,屁股上挨了点板子,看样子锦衣卫也没下死手。 他只是需要趴着静养。 可能是脸儿薄,见黄麟一个陌生小孩在堂,脸色稍有发红。 刚才就是这孩子把他骂醒的,不然还不知道以后他会出什么祸事。 想感谢又有点拉不下脸面。 “黄麟见过胡兄。” 黄麟年幼,主动见了个礼。 胡魁勉强回礼道:“贤弟见谅,愚兄身体抱恙,请勿见怪。” 夫子讲究“食不言寝不语”。 三人默默的吃完饭。 黄麟见胡魁虽然有点书生意气,但人挺板正的,便开口询问: “胡兄日后有何打算?” “幸亏贤弟当头棒喝,不然愚兄怕是要做出糊涂事来,以后便一心考功名吧。” 胡魁又感谢了一番。 “何以养家?” 和胡夫子年轻时一样,这位胡秀才也是一门心思只顾读书了。 “.......” 胡魁被黄麟这么一问,才发现他除了读书,好像什么都不会。 如今就算是学父亲一样,做塾师或是开私塾,可能也不行了,得罪了锦衣卫,怕是没人敢请他。 而且还不知道锦衣卫以后是否还会揪扯此事。 “夫子知道,长风镖局就是我家的。” 听黄麟这样讲,他不知是何意思,抬眼看了看黄麟。 黄麟接着说道:“如今家兄当家,可他需要守孝,诸事不便,而我也在华山学艺,镖局需要一个放心的人帮忙。” “贤弟的意思是?” 胡魁有点不确定。 “正如胡兄所想,小弟想请胡兄来长风帮忙,平时也无甚琐事,只是管管账,不担误兄长学业。” 现今镖局里的镖头都是黄英在时的人手,之前管理就颇为混乱。 他哥虽然当家了,可困于后院,那些镖头也仗着辈份难以使唤。 现在意外发现这胡魁还算不错,而且即能施恩,又能将镖局的账面控制在自家手上。 “多谢贤弟抬爱,只是事起突然,愚兄需要思虑一番。” 胡魁看了自家父亲一眼,见他不开口,便没当即答应。 “无妨,胡兄也需先养好身子。” 黄麟笑了笑,又转头对夫子说道: “夫子,学子今天多有打扰,便告退了。” “嗯,你去吧,家小茶薄,老夫便不留你了,在家期间,有学业上的问题,你便过来。” 胡夫子抚须点头,对黄麟极其满意。 告别夫子,黄麟出门接过下人递来的缰绳,翻身上马。 如今,该回去处理镖局的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