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办事 (第1/2页)
我在聊斋证长生第十章办事四月十七,吉日,宜所有,忌无。 袁玉堂来到祠部衙门前,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得有些头皮发麻。 在大夏要当和尚道士并非易事,不是说剃光头发或者蓄上道鬓就能自称出家人,除了需要传度入箓外,还需要祠部的承认。 祠部是一个特殊部门,名义上归吏部管辖,实际上又超然度外,管辖天下道僧之事,轻易不会发放承认和尚道士度牒。 要知道出家人在这方世界地位超然,除了备受百姓礼待外,还能享受到实打实的好处,譬如无需纳税,无需服徭役等政策优待,所以很多权贵老爷们就费尽心思钻空子或隐匿人口或兼并农田。 早在大夏建国之初,太祖皇帝就预料到后世可能会出现上述的弊端,故而早早勒令祠部收紧度牒发放。 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太祖皇帝的苦心孤诣注定落不着好。 如今围堆在祠部门前的那些光头和道士打扮之人,多数是欲浑水摸鱼的地痞无赖,想着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求得一张度牒,从此过上丰衣足食的人上人生活。 只不过多大时他们连祠部的大门都进不来。 反正地痞无赖什么都不多,就时间多,试试又不会怀孕,万一踩狗屎运呢? 所以一年四季全国各州祠部都门庭若市。 袁玉堂幽幽一叹,紧了紧怀里准备好的身份证明文书,便大步上去,挤入人群。 “哎呀,谁特娘的乱挤,懂不懂规矩!” “后面的别挤啊,劳资隔夜屎都被挤出来了!” 顿时,门口那些滥竽充数的野僧野道们被挤得人仰马翻,叫骂连天。 以袁玉堂的修为,插个队不过是易如反掌,很快就挤到最前面。 祠部门庭还算气派,门前一对精致的白玉石狮子,朱红铆钉大门,门楣上挂着龙飞凤舞的牌匾,上书:祠部分部。 袁玉堂无视身后的恶毒咒骂,安然自若地上去敲门。 几声过后,一道懒洋洋的声音从门后传来: “谁啊,衙门要处也敢乱窜,不怕吃板子吗?” 袁玉堂朗声笑道,“贫道景山宗第二十八代掌门袁鱼机,特意拜访绍州祠部侍郎,还望通禀一声。” 随着袁玉堂自报家门,门后之人似乎吃了一惊,半响后朱漆大门吱呀一声开了道缝隙,里面露出半颗脑袋来,惊疑问道: “景山宗不是人都死绝了吗?哪里又冒出个第二十八代掌门?再说鱼机子不是李宏那老不死的道号吗?” 袁玉堂闻言剑眉一簇。 李宏正是邋遢老道的俗家姓名,没想到邋遢老道离开绍州这么久了,居然还有人认识他。 只是听这门房的话语,似乎饱含讥讽,让袁玉堂听了心里很不舒服。@*~~ 那门房细细打量袁玉堂片刻,哂笑道,“嘿,不就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娃娃么?也敢大言不惭自称景山宗掌门,速去速去,再敢捣乱,当心扒了裤子抽板子。” 说着就欲关门。 袁玉堂眼疾手快,瞬间就扳住门板,然后一言不发地把准备好的身份证明文书从门缝里递过去。 门房下意识地接过文书,只看一眼就惊骇无比。 因为这些文书里赫然有不少要紧衙门的印玺,其中以东北道总督府的印玺最为惹眼。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门房已经在祠部迎来送去几十年,早就门儿清,一眼就看出这些文书不似作伪。 但就算文书是真的又如何? 那黄毛小子一点规矩也不懂,以为凭着这几张白纸就想踏入祠部大门,连最基本的孝敬也没准备,做梦呢! 心里来气,门房就用力关闭大门,嘴里囔囔着,“你这娃儿怎么回事?老子不识字,速去速去!” 。 袁玉堂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也不多说,就这样扳住门板,任由门房怎么用力也无法如愿关上大门。 后面的无赖们也回过味儿,一个个不怀好意地等着看戏。 好久没都见过头铁的愣头青敢在祠部叫板了,他们无比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门房累个半死也奈何不了袁玉堂,当即大怒道,“好你个刁民,敢在祠部捣乱,今日便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官府威严!” “来人啊,有刁民要硬闯衙门,快来人啊!” 说着门房就放声大吼起来,很快门后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袁玉堂始终面无表情。 他不是不知道官府办事的道道,也不是不舍那点钱财,但是这可恶的门房对他恩师出言不逊就让他很不爽。>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肯赔笑脸送贿赂? 来都来了,今日这祠部他必然要闯上一闯! 没多久,大门被一只大手用力往里掰,袁玉堂也适时松手,一群身穿大红皂衣的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