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账房先生 (第1/1页)
站在芙蓉楼外的李淑婉四人,看见柳慕卿从芙蓉楼里走了出来,几人都面带着笑容。 “原来是老家阿弟来了,怎么不提前说声啊,走,随jiejie我上楼去吃酒席。” 柳慕卿不愧是跑江湖的,反应自然比常人更加敏捷。 她这样一番言语倒是让李淑婉四人有点意外。 李淑婉、李慕白、李适三人当然明白柳慕卿为何这番作态。 何娘子没有明白过来,刚准备开口说话。 柳慕卿走到和何娘子身边,给何娘子递了个眼色,然后拉着何娘子就往芙蓉楼里走。 何娘子这才反应过来。 李淑婉四人跟在柳慕卿的身后,来到了二楼一个稍偏僻但不失韵味的雅阁。 在柳慕卿的招呼下,几人围桌而坐。 柳慕卿顺便吩咐伙计备了些酒菜。 “柳掌柜,我们这次来是因为……” 李淑婉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柳慕卿打断。 “您到芙蓉楼来是什么缘由,我不会过问,但我一定会帮助您。” 柳慕卿未免李淑婉几人误会,先摆明了自己的想法。、 李淑婉倒是觉得这柳慕卿真是个妙人,通人情世故,为人耿直善良, “柳掌柜如此帮我们,我们自然要向柳掌柜说明一二。” 李淑婉之所以要说清楚,是因为她有求于柳慕卿。 如果不与柳慕卿说明缘由,那也是表明自己还不信任柳慕卿,让柳慕卿多少有点寒心。 求助别人还表现出不信任别人,这样做人太不厚道。 “既然如此,那您请讲。” 前几日,柳慕卿于鸿铭医馆,便从李慕白的称呼中得知了李淑婉的公主身份。 只不过此时有何娘子在场,她不便言明。 李淑婉将来芙蓉楼的目的,以及如何救出何娘子的来龙去脉,全部向柳慕卿说出。 听完李淑婉所说,柳慕卿右手握紧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视百姓为蝼蚁的狗官,真该千刀万剐!” 柳慕卿说完又紧紧握住何娘子的双手。 “何meimei受苦了。” 然后她又转向李淑婉道:“何meimei放在我这里,您请放心。” “那就多谢柳掌柜了,我们还有要事去办,就先告辞了。” 李淑婉、李适、李慕白三人向柳慕卿告辞后出了芙蓉楼,回了巡卫衙。 * 子时四刻(晚上十二点)。 巡卫衙。 李淑婉、李慕白、李适三人已到了巡卫衙门口。 这三人乔装打扮还是很成功。 值守岗位的黑甲兵没有看出来。 “来者何人,这乃京都护卫重地,没有要事速速离去。” 李适走进前,拿出令牌。 黑甲兵看到令牌再仔细瞧了瞧李适,这才认出李适。 他赶紧将令牌还给了李适,并向李适赔礼道: “属下有眼无珠,没有认出殿下,望殿下恕罪。” “这不怨你。” 李适收回令牌,一边说一边朝巡卫衙里走去。 李慕白与李淑婉跟在李适身后,一同进了巡卫衙。 自李适出去后,小诚十分尽职地守在巡卫衙正堂,将衙门里的一切大小事宜都瞧在眼里,记在心里。 李淑婉、李慕白、李适走进正堂。 小诚先是警觉,因事先李适交代过,他也认出了李适、李淑婉、李慕白。 “殿下,一切可还顺利。” “恩,那文传明自己作恶多端,看来是报应来了,老天爷都帮了我们。” 李适如此说,小诚一头雾水。 “殿下,为防不测,我认为得连夜找个信得过的账房先生,先是抄个副本出来,然后再仔细推敲。” 李慕白仔细思考后,说出了此番话。 将账册抄个副本点醒了李淑婉。 她附和道: “阿弟,后日何玉、赵琦就要处斩。 明日我们必须进宫将账册详情奏明,为了万无一失,账册还是做个副本出来较为稳妥。” 李慕白这个主意十分巧妙,李适点了点头。 李适向小诚道: “小诚,何玉、赵琦、马安等‘军马案’一干人犯是否都移交给了承旨司?” 小诚抱拳施了一礼道: “回殿下,今日殿下出去办事后,为防不测,于申时(下午三点),承旨司李将军亲自来巡卫衙接收‘军马案’一干人犯。” “恩,按照圣人旨意办妥就行。” 李适话中多少透露出些许无奈。 他接着道: “你现在就去请本王亲自安排的巡卫衙账房先生屈蓬,让他去书房商量要事。” “是。” 小诚转身出了正堂。 * 巡卫衙李适书房。 因账房先生屈蓬早已回家,小诚要前往屈蓬家中去请。 屈蓬家离巡卫衙不太远,小诚骑快马只需二刻钟便能将其请来。 李淑婉、李慕白、李适各自沐浴更衣后,三人来到书房等候屈蓬。 此时门外传来小诚声音。 “殿下,屈老先生已请到。” “进来吧。”李适道。 屈蓬进来后向屋内三人施了一礼。 “屈先生不必多礼。” 李适边说边起身回了礼,李淑婉与李慕白也跟着起身回了礼。 李适对屈蓬看上去比常人尊敬许多。 “先生请坐。” 屈蓬在李慕白身旁太师椅坐下。 李适又转向小诚道: “小诚,你站在守在门外,今日一事至关重要,容不得隔墙有耳。” 小诚按照李适的吩咐,出去后关上书房门,笔直站在门外把守。 书房内,李适朝李淑婉及李慕白看了看,三人互相点了点头。 李慕白这才拿出胸前一直放着的账册,然后递给屈蓬。 屈蓬接过去,只是随便翻了几页,便道: “殿下,这是兵部购进军马的账册,理应放在户部,怎会在您手中?” 这老者果然不简单,连朝中账目由谁主管他都清楚。 李慕白一脸疑惑地望向李适及李淑婉。 李淑婉是认识屈蓬的。 她向李慕白道: “屈先生以前便是我与阿弟的启蒙先生。 后来因脾气耿直惹父皇不喜,他便辞去户部侍郎官职。 因为官清廉,家中储蓄本来就不多,后来生活就潦倒了一些。 后来是阿弟再三请求先生,先生才答应来巡卫衙做账房先生。” “原来如此,老先生所为令在下佩服。” 李慕白说完又向屈蓬行了一礼。 屈蓬也还了一礼。 户部侍郎是正四品,品级仅次于尚书,在户部也算能说得上话的人。 能辞官而去,可见在老先生为人清高。 李慕白自然心生敬仰之情。 “这账册来历不是本王不愿告诉先生,只是先生为人正直,未免先生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先生还是不知晓为好。” 李适向屈蓬解释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