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八十九章 作为皇帝,朱祁钰的权力无限大 (第2/2页)
问臣工们的态度,兴安抱过来一个箱子,给了每位廷臣一个纸条,上面只有一个和一个,明公表态只需要在上面做标记,不需要记名,更不需要做其他的标注,标记完就折两下。兴安收集起了所有的纸条,放进了箱子里,用力的晃了下,然后开始唱票。 二十票赞成,八票反对,谁赞成,不知道,谁反对,不知道,反正赞成票超过了三分之二。 这个箱子是全透明的,也就是说抱着箱子的大珰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做些手段,那会引起公愤。而大明皇帝不参与投票,对政令拥有一票否决权,他不用玺,这政令就推行不下去。 不记名投票是朱祁钰发明的表态方式,一共就二十八名廷臣,之前是二十七名,现在计省财相有了一个新的席位。 朱祁钰从兴安手中拿过来了景泰之宝,在奏疏的齐缝处盖下,递给了文渊阁大学士王文说道: 大明的一个政令推行,绝对不是文华殿一拍脑袋就推行全国,沈翼的奏疏里,也只是在松江府、广州府、应天府、顺天府、长安府、重庆府等城池开始推广,试点之后,缓慢推行全国。 兴安甩动着拂尘,宣布开始第二议。 李宾言打开了自己手中的奏疏说道: 唐·恩里克王子这个名字是极其陌生的,自由城总督蒯林和葡王阿丰索五世的岳父是佩德罗王子,唐恩里克王子是蒯林岳父的三弟。 朱祁钰言简意赅的说道: 文华殿内一时间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大家都知道那不是李宾言的岳丈,也不是李宾言岳丈的三弟,而是自由城总督蒯林的岳丈的三弟,但是蒯林套的是李宾言的马甲。 李宾言很后悔,没有在奉天殿前,一剑刺死唐兴这个祸害,他出了趟海,自己的传说遍布四大洋七大洲,关键都不是什么好名声,唐兴套李宾言马甲,连蒯林也套这个马甲,再过不了几年,四大洋全都是他。 大家好不容易止住了笑意,李宾言才再次开口说道: 这次连于谦都笑着摇了摇头,喝了口茶,看着手中的奏疏,嘴角勾着笑意,谁愿意整天苦大仇深,忧思成疾,过去是他不得不忧思。 李宾言自己都笑了,他继续说道: 强制什么?劳动。 确切的说是奴隶制下,人身高度依附的种植园和工坊生产活动。 李宾言看着群臣说道: 李宾言又拿出了唐兴关于多个海贸问题思考的奏疏出来,关于海上武装力量缺位导致大明贸易发展和商业主导地位的丧失问题,进行了综述。 这个综述,让朝臣们坐直了身子,不自觉的严肃了起来。 礼部尚书姚夔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唐兴在海上无聊的思考,是大明财经事务的重要部分,是大明财经事务思辨成果之一,理应汇编。 朱祁钰点头认可道:朱祁钰看着李宾言问道。 李宾言图穷匕见,开口说道: 朱祁钰拿过来了李宾言的奏疏看了许久,荷兰、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的翻版,其实在大明,这都可以统称为红顶商人。 有些脏活累活,朝廷不方便出手,总督府也不方便出手的时候,就要用到这个海商共利同盟。 朱祁钰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观点,看着李宾言问道: 李宾言眉头紧蹙的问道: 朱祁钰颇为确切的说道:朱祁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相对应东印度公司,鞑清朝的广州十三行,也是朝廷提供一定的军事、政治权力赋予的海商集体,结果鞑清朝的海商集体,因为鞑清朝廷的约束,慢慢失去了活力,最后演化成了控制外商、怀柔远人的工具。 管是一定要管的,任命商总以及对整个商盟重要人物进行人身限制,不得出海 ,一旦这个商盟作恶,朝廷以雷霆手段将其毁灭,而后建立新的商盟即可。这个底线,就是以大明利益为先。 朱祁钰想了想,拿起了桌上的钢笔批复道: 于谦表态,他表示了支持。朱祁钰再次拿出了景泰之宝,齐缝盖下,将李宾言的奏疏递给了王文。 大明帝制的制度设计之下,皇帝有权绕过廷议任事,这是给李宾言站台,他的这份奏议不见得能通过廷议,即便是皇帝和百官之首于谦支持,都不见得能通过。 作为大明皇帝,朱祁钰的权力是无限大的,他很少动用这个权力,但只要动用这份权力,就代表了皇恩浩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