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也能出圈_第一百九十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一万字大章,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一万字大章,求订阅) (第4/4页)

。”看着和自己并肩战斗的同事,孙佳栋就这么说着。但是大家都能看出来,他很遗憾。能不遗憾吗?摸爬滚打,在血与火当中摔跤了三年,好不容易研制的卫星,现在居然没办法亲眼看到它发射,这对孙佳栋来说,可能是他一辈子的遗憾。“不行,我们得去找钱院长,让你一起去!”大伙说着就打算找人。可孙佳栋却是把他们拦了回来。他很严肃也很温情的看着大伙:“和卫星比,我个人的事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大家就别为了这个事就麻烦钱院长了,毕竟他身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了……”就这样。在大伙去卫星发射现场的时候。他就只能默默的坐在办公室里。“这可能就是成功可以有我,功成不必有我的最好典范吧。”有观众感慨着。“科学家的伟大在于他不争名不夺利,在于他有天大的格局。”“可再怎么说,这也是孙爷爷付出了无数心血造出来的东西,这就相当于是他的孩子,三年怀胎谁能明白其中的苦楚?”“可能只有他自己懂得吧。”卫星即将发射了,孙佳栋送走了同事,关上了科研所的灯,然后默默的往家里走。他就这么走着走着,然后看着天。谁能想到那个时候的他,心里到底有多少委屈?但他无怨无悔,就这么咽了下去。有人说他是可敬的人,是纯粹的人,是最可爱的人。但他又何尝不是为了崇高的信仰和伟大的祖国而一直默默坚持着,不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呢?东方红卫星要发射了。全国范围的电视台在这一天停止一切节目,三天全国重播着东方红卫星的发射。也是因为这事。国内的很多电线底下都站着,人确保卫星发射不受一丝一毫的影响。所以除了科研人员,其实还有很多人默默的为卫星发射,为科研突破而作出努力。努力着。努力着。东方红出现了。随着电流的交织映衬着卫星的上升。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搭载下,东方红终于要升空了。三二一点火!巨大的火光闪动,喷出nongnong的烟雾。长征一号火箭迅速升空,它将完成自己的职责,那就是将东方红1号顺利的送上太空。远处看去,那彷佛是一道火龙在朝着天空而咆孝。众多的人看着聚集在一起。单薄的身影看着,那是孙佳栋。“报告,卫星入轨!”随着一道坚定的话语说出。在场的众多科研人员和军人们也都跟着沸腾起来,他们兴奋他们咆孝。因为伟大祖国终于拥有属于它的卫星了。这一天值得铭记,这一天值得被所有人记住。“1970年的4月24号,我们伟大祖国的第1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这一天值得被我们所有人记住,哪怕已经过了50年,也应该一直记住……”“是啊,这一天是该记住,但像孙爷爷这样的人,我们也更应该记住。”众人说话的时候,就看到孙佳栋正等着最早的报纸。等报纸来了之后,他几乎是第一时间买了一份。看着报纸上的字,向前走着,因为蹲了一夜,步伐有些蹒跚。但他就这么向前走着。脸上的泪水逐渐流了下来。这不是他委屈的泪水,因为他嘴里喊着陈主任。“陈主任,我们终于骑着自行车上月球了,我……我们骑着自行车上月球了。”他的声音在颤抖,眼泪在哗哗的流着。是的,即便在这一刻他都没有去顾及自己的得失,而是想着,他们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他没有对不起陈主任曾经的栽培和教导。红旗闪动,在风中不断飘荡。似乎在告诉孙佳栋,即便没有人记住你的名字,但我记住了……伟大祖国,记住你了!所以啊,请放心,你的努力不会白费,你的努力也不会不被人们记住。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个画面。当孙佳栋的名字和相片出现的那一刻。众人看到,他开始获得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1984年获得航天部门一等功。1985年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三年后又当选科学院的院士。而后,他在99年终于获得了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这几乎就是在说明,他的功劳,他的付出,他的努力被上级所认可!这一刻,观众们看的泪目了。他们明白,即便有时候伟大祖国或许会因为一些大局上的问题而暂时忽略个人。但祖国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它所付出的人。观众们看着。看着孙爷爷荣获09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看着他获得18年的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看着他拿到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看着他得到祖国勋章!功勋的荣誉不会被抹去,科研的荣光也仍旧会像星辰洒落在天地,却仍旧映衬出一片光芒而存在。所以就像是孙爷爷说的那样。“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航天是我的兴趣爱好,搞一辈子也不会觉得累,干航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热爱,没有热爱,奋斗、奉献、创新,这些都谈不上。”所以啊,正是因为怀揣着对卫星,对国家nongnong的热爱,他才能忍受一切,最终获得成功。而此刻弹幕上的很多观众,除了狂刷激动和泪目之外。打出来的更多的字就是向前辈致敬。是的,他们的确应该向这些前辈们致敬,因为如果不是这些国之栋梁,民族嵴梁,伟大祖国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与科技上迈入一个更高的台阶。而随着整个故事走到了结尾。众人看到,一个伴随着1970东方红1号发射的历史。国内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展开始飞速向前。在这50余年的时间里。伟大祖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00多颗卫星,这些卫星闪耀在天空之上,绽放着璀璨的光辉和光芒。从1999年第1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再到03年杨将军乘坐着神舟5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我国第1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国家的航天发展,秉承着基于创新,成于实干的伟大精神。开始不断迈步向前,并逐步掌握了卫星发射技术,卫星返回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和载人航天技术。而除了这些之外。伟大祖国还实现了风云系列,北斗系列的卫星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1号。而神州七号,最终也成功上天使得国人实现了太空漫步。与之相对的嫦娥3号月球探测器,也实现了国内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包括随之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以及和量子科学有关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还有更新换代的嫦娥四号,足以震惊世界的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更多在卫星行业发展当中所取得的璀璨成效。就像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说的那样。“伟大祖国航天剑指深空。实现了嫦娥奔月,天问问天,祝融探火等伟大成就。这是航天精神的薪火相传,是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也正是因为被这股精神所引领,我们才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再到强大,再到逐步成为航天强国的伟大目标……”但其实对现如今更多的科学家们来说。他们的发射卫星探索太空目标或许可以笼统的概括成一个。那就是,我们的目标啊,是星辰大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