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差点被学校开除_第345章 生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5章 生意 (第1/1页)

    赵宏图这次去和那些批发商谈的时候,每一个态度都非常好。

    对他提出来的要求,只要不涉及根本利益,是有求必应。

    安邦批发市场,已经在京城、魔都、深城三个地方打开局面。

    而且都是大手笔。

    上面符合国家当前政策,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赵宏图自己又在学界,政界和媒体界,组织起大大地关系网。

    加上,宏速公司,又和下游的食堂、饭店等有稳定地供货关系。

    赵宏图已经是蔬菜领域的超级大鳄。

    这种级别的大佬,来和他们商谈事情,是给他们面子,必须得接着,受宠若惊。

    第一次供货商大会上,演戏到位的中年男人张老三,不由得感叹,这个年轻人发展的真是太快了。

    眼睁睁地瞅着,赵宏图当初还不如一个小摊贩,借着三轮车送菜。

    最开始和他们合作,还得求着他们点。

    可没想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还不到两年,竟然一下子这么大的规模了。

    之前还要他们让利几分几厘钱的,现在他们还要仰其鼻息了。

    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现在这种规模的蔬菜批发生意,做的最大的,也就是千万资产而已。

    和赵宏图比起来,几十年,真是白活了。

    安邦和宏速的发展,有心人自然看在眼里。

    但一般人还真做不来,第一,没有背景,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民营的批发市场,准入的门槛都找不到,够不着。

    就算赵宏图有人民大学的背景,当初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第二,就算有这个关系和背景,也不一定能找准这个切入点。

    赵宏图从一开始送菜,就踏准了国家有关政策的关键点。

    配送业务真正开始,是从1985年开始。

    而1985年元旦,,规定“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而后,每一步动作,都踩准了政策的节拍。

    甚至,没有政策,自己努力,弄出来一个所谓的政策出来,比如菜篮子工程。

    这种眼光和能力,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就算重新开始,也没有人能复制这种模式。

    现在,安邦批发市场建好后,赵宏图的根基已成,只要眼光在水准以上的,都能看出来,赵宏图以后的发展,势不可挡。

    有批发市场在,宏速公司所谓的配送业务,根本就没有人能和他竞争。

    超市那块,至少生鲜这块,是没人能是他的对手。

    因为有根基在,宏速和宏辉的发展会更容易,配送和超市这行业,做的越大越容易发展,名气越大越容易赚钱。

    赚钱的生意,当然有人想掺和一手。

    可现在的二代,根本就没人敢朝赵宏图伸手。

    之前的胡晓波和明智公司章世明就是前车之鉴。

    暗地里,更是没人敢动,项大龙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

    当然,京城有能耐的人是一大把,但拥有这个实力的人,看得上这种辛苦生意的不多。

    赵宏图在港城那种生意,才是他们最喜欢的。

    低成本,高收益。

    赵宏图走访的最后一家,是陆大川家。

    “陆叔,开业那天,你们还得多多支持。”赵宏图说道。

    “肯定支持,支持安邦批发市场,也是照顾我们自家生意,你就放心吧。”陆大川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