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全球从缅甸宝藏开始_第一百三十一章 JDZ瓷器拍卖专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JDZ瓷器拍卖专场 (第3/4页)

竟高手在民间吗,看不出来也正常。”

    “你说的也是。”

    听到郑经的话,王阳明同意的点了点头。

    把青花开片花鸟纹双耳瓶放下,王阳明把加彩罐子、茶壶和四只青花矾红云蝠碗。

    全部仔细的看了一遍,王阳明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这六件物品不错,保存的都很好。”

    “你说你总共花了十三万五千,捡漏了。”

    王阳明放下青花矾红云蝠碗说道。

    “那青花矾红云蝠碗现在的市场价格多少钱一只?”

    郑经很好奇青花矾红云蝠碗的价格。

    王阳明想了一下,说道:“去年十二月我见过一只青花矾红云蝠碗,两万块钱成交。

    现在的价格应该在两万到两万五千。”

    听到这个价格,郑经惊讶不已。

    “涨幅这么大吗?”

    “当然,毕竟青花矾红云蝠碗的寓意很好,而且烧制的也很精美,所以,价格每年都会往上涨。

    我猜测,到了明年,这个价格大概率还会涨。”

    “要是这样的话,这四只小碗还是理财的好产品。”

    郑经笑着说道。

    王阳明听到郑经这么说,感觉很对。

    “没错,古董就是另外的理财产品,还是很难赔钱的那种。”

    “留下吧,这东西可是越来越少了。”

    “那行,我就留下来,不卖了。”

    王阳明看完后,把东西挨个放回箱子里面。

    “这个青花开片花鸟纹双耳瓶,我还没有发现它的底子是什么东西上的,东西是老的,这个瓶身是近两年的,你看着办就行了。”

    王阳明把青花开片花鸟纹双耳瓶放进箱子中的时候说道。

    郑经点点头,想着等会去后就放在家中,当做花瓶。

    “对了,你开房间了吗?”

    “开好了,就在另一边。”

    “那就好,拍卖会是晚上六点多开始,时间还早,你赶紧给我说说这个视频怎么弄。”

    “这我也不是太懂,我就把我学会的给你说说。”

    随后,郑经把他知道的一些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说了出来。

    半个小时后。

    王阳明听完郑经的讲述才明白,原来一个小小的视频居然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他还以为就这么一拍,然后上传就好了。

    想不到还挺麻烦。

    看到正在想着要不要做视频的王阳明,郑经有些撑不住了。

    打了个哈欠,就起身告辞。

    “老爷子,你慢慢想吧,我先回房间睡觉去了。”

    回到房间,郑经把箱子收进空间,也不洗澡,穿着衣服躺在床上就睡了过去。

    …………

    晚上六点。

    酒店三号厅。

    随着夜幕降临,来酒店的人忽然多了起来。

    “咱们也下去吧。”

    王阳明把郑经叫出来说道。

    郑经关上门,打了个哈欠跟在后面。

    来到楼下三号厅,郑经忽然看到拍卖公司的人已经把今天要拍卖的物品摆放在了大厅里面。

    看到桌子上那些瓷器,郑经眼睛一亮,连忙走了过去。

    王阳明看了一圈,看到了几位老朋友,向着他们走了过去。

    好家伙,这次拍卖的瓷器居然有这么多。

    来到桌子前,郑经看着大大小小的瓷器简直看花了眼。

    怪不得大厅有这么多人。

    看过瓷器,郑经扭头往后看了一眼,发现王阳明正在和一个老头说话。

    看样子,他们应该认识。

    “亲爱的来宾,拍卖会马上开始。”

    听到这句话,在大厅中交流的众人纷纷找地方坐下。

    郑经没有和王阳明坐在一起,他随意的在角落找了一个地方。

    王阳明看到郑经已经坐下,很想让他过去。

    可是他看到拍卖台上已经有人上去,这才作罢。

    “感谢各位参加保利瓷器拍卖专场。

    话不多说,拍卖会正式开始。”

    随着这位说话的人下去,上来一位手拿木锤,带着白手套的老人。

    看穿着,他应该就是这次的拍卖师了。

    “感谢各位参加这次的拍卖会,我是这次的拍卖师,冯文艺,现在开始拍卖第一件物品。”

    随着拍卖师话音落下,一位身穿旗袍的美女端着一个托盘走了上来。

    托盘上盖着公布,看不出来第一件物品是什么。

    随着红布揭开,一个通体深红的笔筒出现在众人眼前。

    “第一件拍卖品,清早期,黄花梨玉兰花笔筒。”

    “笔筒以细密黄花梨制,包浆红润浑厚。

    葵花形敞口,宛若盛开之玉兰,取“玉兰富贵”之意。

    筒壁饰以高浮凋、浮凋、阴刻诸法,表现折枝玉兰花卉。

    玉兰枝干自笔筒底部丛生,形神、韵味俱佳。花叶饱满,如迎风拂动,枝叶翻转,阴阳向背,亭亭净植,诗意盎然。

    整个画面构思布局精研巧妙,旋转观之,画面逐渐展开,生趣盎然。

    明末清初,文人崇尚天然之趣,喜以自然形象制作文房器,于简约中彰显雅兴,并蔚为一时风尚。

    此件保光浓郁,凋工圆熟劲健,磨制细腻,刀刀入微,清雅意趣自然流露,艺术性强。”

    拍卖师给这件笔筒一通介绍,听的郑经是佩服不已。

    “经过我们和委托人的交流,这件拍卖品起拍价八万元,每次加价不得少于一万,现在开始出价。”

    “后排2369,出价九万。”

    “电话出价,十一万。”

    “前排91号,多少?十二万。”

    “十二万,还有没有出价的?”

    “前排,出价多少?十三万。”

    “十四万,后排出价十四万。”

    看到这个笔筒,郑经很喜欢,拿起号码牌开始出价。

    “后排,出价多少?十八万。”

    “后排,9527号,出价十八万。”

    “还有没有更高的?”

    看到郑经一下子加了四万,周围很多人都看向他。

    看到他这么年轻,很多人都在猜测这是谁家的后辈。

    “啪,恭喜9527号。”

    顺利把笔筒拍下来,郑经很高兴。

    “那位就是你说的晚辈?”

    在另外一边,王阳明身边的老者看了一眼郑经问道。

    王阳明点点头,说道:“没错,怎么样。”

    “不错,他有女朋友了吗?”

    “嗯?”

    听到这话,王阳明一脸诧异的看着他。

    “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喜欢古董,又有钱,还是孤儿,这踏马妥妥的优质股,我孙女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